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克勞斯“壯士斷腕”,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梁春富
央企中國中化旗下上市公司克勞斯(600579.SH)最近 " 瘦身 " 動作不斷。一是降本增效,2023 年宣布在全球範圍内裁員,并不再續聘年薪超千萬元的海外董事。二是連續處理虧損子公司。
近日,克勞斯發布公告稱,公司和間接控股股東中化工裝備(香港)有限公司(下稱 " 裝備香港 ")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拟将裝備香港對公司全資子公司 ChinaNationalChemicalEquipment ( Luxembourg ) S. à .r.l.(以下簡稱 " 裝備盧森堡 ")的債權轉為股權。交易完成後,克勞斯将不再擁有裝備盧森堡的控制權。
裝備盧森堡是一家德國老牌化工企業,其于 2018 年年底被克勞斯收購,交易對價高達 60.62 億元。克勞斯本想着通過這筆海外并購解決同業競争的問題,發揮協同效應,将公司進一步 " 做大做強 "。然而,标的公司除被收購的 2018 年實現盈利外,此後連續 4 年虧損,更是将克勞斯拉入了虧損泥沼。
對于此次 " 債轉股 " 的交易方案,克勞斯稱,KraussMaffei Group GmbH(以下簡稱 "KM 集團 ")KM 集團是裝備盧森堡主要資產,鑑于 KM 集團持續虧損是公司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故本次交易順利實施和完成有利于改善公司經營狀況、資產質量和财務狀況,有利于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 此次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剝離裝備盧森堡,克勞斯可以盤活保留的現有資產和業務板塊,提高經營質量,逐步恢復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加深企業融資造血功能,同時提升整體歸母淨資產水平,增強公司未來長期持續發展能力。" 克勞斯方面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公司将聚焦企業經營,持續提升抗風險能力,切實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努力帶給投資者滿意的投資回報,實現公司股價和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控股股東出手
克勞斯于 2002 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公司股票簡稱歷經黃海股份、天華院等多次變更。 2013 年,主營工業機械的 *ST 黃海因經營陷入連續虧損,被中國化工集團旗下的天華院借殼,控股股東也變更為中國化工。
但完成借殼後的天華院業績持續下滑,公司的營收 2014 年為 8.24 億元,2017 年卻下降至 4.46 億元;淨利潤也從 2014 年的 0.77 億元降至 2017 年的 -0.54 億元。2018 年初,中國化工将旗下裝備盧森堡 100% 股權注入天華院,公司股票簡稱也由 " 天華院 " 變更為 " 克勞斯 "。
早在 2016 年初,中國化工就從加拿大 Onex 基金收購了裝備盧森堡,從而實現了對 KM 集團的 100% 控股。作為裝備盧森堡的核心資產,KM 集團是一家有着 186 年歷史的德國橡塑機械制造商,其擁有克勞斯瑪菲、克勞斯瑪菲 . 貝爾斯托夫和耐馳特三大品牌,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注塑、擠出和反應成型技術并提供相應產品、生命周期服務及數字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2021 年 3 月,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實施聯合重組,合并為中國中化。由此,克勞斯目前是總資產過萬億的央企巨頭中國中化下屬的化工裝備行業公司,随着裝備盧森堡的注入,克勞斯的主營業務為塑料機械、橡膠機械及化工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及數字解決方案等。
克勞斯當年注入,市場寄希望于能扭轉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頹勢。從克勞斯 2018 年年報來看,注入裝備盧森堡等資產後,公司營收大增,達到了 113.04 億元;實現淨利潤 1.91 億元,扭虧為盈。
但 2018 年後,克勞斯連續虧損,主要原因系 KM 集團 " 水土不服 ",經營狀況每況愈下。2019 年至 2023 年,克勞斯連續 5 年虧損,累計虧損額達 50.02 億元,其中裝備盧森堡(包含 KM 集團)累計虧損 49.80 億元,占比高達 99.20%。
在克勞斯的體系中,KM 集團一直扮演重要角色。2023 年,公司新籤訂單 112.16 億元,其中,KM 集團新籤訂單 11.57 億歐元(折合人民币約 88.51 億元)。也就是說,來自 KM 集團的訂單占了公司總訂單的接近 8 成。但 KM 集團的持續虧損也成為了克勞斯持續虧損的最重要原因。
從最新的 2024 年半年報業績預告看,KM 集團對克勞斯業績拖累仍然存在。業績預告顯示,預計 2024 年半年度克勞斯實現淨利潤 -2.80 億元到 -4.10 億元。對于業績續虧,克勞斯表示,近年來,公司業績欠佳的主要原因是 KM 集團。KM 集團面臨市場需求收縮、營業收入下滑、新增訂單不足、剛性成本高企居高不下等生產經營壓力。
KM 集團 圖源克勞斯官網
在上述背景下,克勞斯選擇将裝備盧森堡置出,而 " 接盤 " 的裝備香港也是中國中化下屬公司。
" 作為中國中化下屬的化工裝備板塊,長期以來,公司依托集團公司強有力的發展平台、系統内外部豐富的資源和中國中化倡導的内部協同精神,可以與系統内企業聯手協同,在系統内部實現‘強鏈、補鏈、延鏈’,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競争力。" 至于未來中國中化是否給予克勞斯更多支持,克勞斯方面稱,相關情況請以公司公開披露的公告為準。
" 債轉股 "
根據克勞斯 7 月 31 日的重大關聯交易公告,間接控股股東裝備香港計劃将裝備盧森堡的債權轉為股權,但債權轉股權的比例、交易價格等核心條款仍需進一步論證和溝通協商,截至公告發出日,交易雙方尚未籤署任何協定。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克勞斯公告發現,裝備香港最近一年分别向裝備盧森堡、KM 集團出借了一筆資金。
2023 年 4 月 6 日,克勞斯公告稱,裝備盧森堡向裝備香港進行不超過 3.4 億歐元的永續債融資,融資來源于裝備香港向裝備盧森堡分别于 2019 年 9 月 25 日、 2020 年 6 月 23 日及 2022 年 9 月 15 日提供的三筆信用借款本金(合計 3.2 億歐元)以及 0.2 億歐元利息。
2023 年 12 月 14 日,KM 集團拟向裝備香港借款不超過 2.5 億歐元。即在 2023 年裝備香港向裝備盧森堡及其子公司最高出借了 5.9 億歐元。
此外,裝備盧森堡于 2023 年 4 月 25 日與關聯方中化香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港集團 ")籤署借款協定,約定由港集團向裝備盧森堡出借 4 億歐元。港集團與克勞斯均為中國中化下屬企業。
針對裝備香港持有裝備盧森堡的相關債權,克勞斯方面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和關聯股東裝備香港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拟将裝備香港對公司全資子公司裝備盧森堡的債權轉為股權。公司已委托相關證券服務機構開展審計、評估、盡職調查等相關工作,相關信息需以審計機構及評估機構對裝備盧森堡進行審計、評估的結果以及後續籤訂的正式交易檔案為準。
克勞斯在公告中提醒,本次交易最終能否實施及順利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尚需履行公司、裝備盧森堡、裝備香港及其控股股東、境内外監管機構相關決策、審批、備案等程式,存在未能通過該等決策、審批、備案等程式的風險。"
若交易順利完成,對于上市公司克勞斯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根據 2023 年年報,除 KM 集團外,克勞斯還有天華院、中化橡機,雖然這兩家公司的營收加起來都不及 KM 集團,但淨利潤為正值。2023 年,兩家子公司營收占克勞斯營收的 17.15%,淨利潤為 1.03 億元。
" 本次交易完成後,裝備盧森堡不再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範圍,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克勞斯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持續 " 瘦身 "
除了處置裝備盧森堡,克勞斯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采取了多項精簡開支和改善現金流的措施,包括裁員、出售子公司等。
2023 年 5 月,克勞斯公告披露,KM 集團 2022 年度和 2023 年第一季度持續虧損。為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KM 集團拟實施以組織結構優化、組織流程優化、工作崗位精簡、降本提質增效為核心的調整計劃和效率計劃項目。在此次調整中,KM 集團拟在全球範圍内精簡不超過 790 個工作崗位,在德國精簡不超過 490 個工作崗位。
需要注意的是,自注入裝備盧森堡後,克勞斯引進了多位外籍高管,在 KM 集團連續虧損期間,他們大多拿着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年薪。
注入裝備盧森堡的第一年即 2019 年,原董事、總經理 Frank Stielr 從克勞斯領取了約 920 萬的天價薪酬。2020,Frank Stielr 的繼任者 Michael Ruf 從公司領取了 658 萬的薪酬。接下來的 2021 年、2022 年,Frank Stielr 又分别領取了 1053.04 萬元、1658.23 萬元的天價薪酬。
再比如克勞斯董事、财務總監在 2021 年更換為 J ö rg Bremer,其 2021 年約 11 個月的薪酬為 337.49 萬元,2022 年則增長為年薪 861.22 萬元,薪酬實現翻倍。J ö rg Bremer 于 2023 年 3 月辭任,當年仍拿到 212.34 萬元的薪酬。截至 2023 年年末,克勞斯董監高中,已無外籍高管。
除了精簡人員,節省開支外,2024 年 1 月份,克勞斯再度宣布将以約 13.26 億元出售旗下公司 NETSTAL Maschinen AG100% 股權和 NETSTAL 商标。
針對 KM 集團的人員精簡,克勞斯回復稱,為了應對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帶來的綜合不利影響,改善組織架構,優化人員結構,提高企業整體生產效率和運營效率,公司全資子公司裝備盧森堡的下屬子公司 KM 集團于 2023 年啟動了以組織結構優化、組織流程優化、工作崗位精簡、降本提質增效為核心的調整計劃和效率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