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千萬不要再用這個姿勢午睡啦!真的會越睡越累,歡迎閱讀。
人類人類,人活着就是會累。
尤其是忙了一上午之後,再接收完午飯碳水的洗禮,發飯暈更是人之常情,只想一頭扎進床裡。
圖片來源:irasutoya
然而,大部分人都沒這個條件。于是退而求其次,選擇這款經典午睡姿勢——
趴着睡。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殊不知,趴着午睡時,身體的很多部位都在默默抗議。醒來之後,如果覺得腰酸背疼,神不清氣不爽,也很有可能跟這個午睡姿勢有關!
趴着午睡時,
許多部位都在排着隊遭罪!
首先,讓我們來用一張圖說明,當你趴在桌子上午睡時,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會遭受些什麼: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下面,請洗耳聆聽,這些部位具體都有哪些苦水要倒給你吧——
➊ 眼睛:
按理說,午睡的時候,被螢幕炙烤一上午的眼睛終于可以得到休息。但很多人趴着睡醒之後都會發現——天呐,我怎麼好像瞎了(bushi 至少是眼睛對不上焦了!
be like:
快劃走!快劃走!!
圖片來源:soogif
很正常——趴着午睡時,眼睛緊貼胳膊,眼球被壓迫,眼壓上升,還可能在短時間内改變眼軸長度和角膜的屈光狀态,導致醒來後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的表現。
雖說趴着午睡後視力模糊的情況一般可以在休息後得到緩解,但是我們午睡本來不就是為了休息嗎?休息完了還要再通過休息來緩解休息產生的不适,頓時感覺自己命好苦。
對于一些高眼壓症或潛在青光眼風險的人來說,長期壓迫還可能會導致眼壓永久性升高,甚至誘發青光眼發作
➋ 臉:
幾乎每一個趴着午睡的人,臉上都曾被壓出印子來。
這種彈性形變的影響有限,畢竟印子一會兒就會消失。不過,趴着午睡帶來的面部皮膚壓迫,還有可能刺激睡眠皺紋的形成!
圖片來源:文獻
(午睡的時間畢竟有限,如果再加上晚上喜歡側睡,無疑又疊上了一層 debuff。)
➌ 唾液腺:
趴着午睡,很容易壓迫到耳根附近的腮腺(它是負責分泌唾液的三個大唾液腺之一),使唾液分泌大量增加。
再加上午睡時臉被壓着,不容易吞咽,而且嘴通常是張着的,口水會流出來也是人之常情。
圖片來源:
➍ 脖子:
趴着午睡時,為了能正常呼吸,自然形成低頭的姿勢。此時,頸椎承受頭部的重量,即使有桌子的支撐,也無法保持自然的生理曲度,長時間下來可能導致頸椎疲勞、疼痛。
尤其是側趴時,頸椎活動不足,有可能會造成頸部小關節的紊亂或錯位。同時,也可能會壓迫到椎動脈,造成頭暈或腦供血不足的情況。
圖片來源:網絡
➎ 胃腸: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體驗:午睡爬起來之後,肚子裡始終裝着一團氣,十分不痛快,老想打嗝,而且怎麼也停不下來。
目前關于這種現象沒有直接的研究,可能的解釋是:趴着睡覺會幹擾到胃腸道的正常蠕動,不利于胃腸道内氣體排出,再加上趴着睡更容易出現張口呼吸,也會将大量氣體吸入胃部,需要通過打嗝排出體外。
這種情況很正常,也不是很嚴重。但即便不嚴重,睡醒之後肚子裡翻江倒海,打嗝打很久都停不下來的體驗還是很不友好的。
傷害值不大,但不适感拉滿。
➏ 手臂:
趴着睡覺,手臂自然就成了枕頭。
長時間受壓,手臂血液循環不暢,醒來之後局部缺血,產生麻木、酸痛等不适感都太正常了。
而且,趴着午睡容易使得位于肘部皮膚和骨頭之間的尺神經因長時間受到壓迫而受傷,形成尺神經病變或神經粘連,不只手臂會麻木,小指和無名指也可能酸痛麻木。
➐ 腰椎:
趴着午睡時,腰背整個是弓起來的,這與脊柱的生理曲度相悖。
桌子的高度是固定的,人趴着午睡的時候必須要去适應桌子的高度。光是瞅着午睡的時候彎腰駝背的那個猥瑣樣子,也不可能對腰好到哪裡去。
這可真是——
午睡午睡,越睡越累;
趴着午睡,不如不睡!
既然不推薦趴着午睡,
那應該怎麼睡?
首先,有條件的話,最推薦的還是:
躺着。
畢竟老板總說公司就是我們的家,在家裡躺着睡個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名正言順!
是時候換個能躺着午睡的公司了(bushi
圖片來源:
當然,人生總是事與願違。即使不能擁有家裡床上同等體驗,也可以創造機會盡可能提升我們的午睡環境。
一個比較推薦的替代方案是:
靠在椅背上坐着睡。
這種情況下,眼睛、臉、手臂、胃等部位都可以得到解放。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純坐着,頭部通常會處于歪着或者耷拉着的狀态,頸部肌肉一側拉伸、一側受壓迫,很容易落枕。
建議搞個 U 型枕固定脖子,有助于保護頸椎。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實在沒條件的話……如果只能趴着睡,那起碼可以:
墊個小枕頭。
這麼一來,整個人不會蜷縮得那麼厲害,各方面體驗都會好很多。
現在也有很多專門的午睡枕
圖片來源:
另外,除了姿勢之外,另一個造成「午睡越睡越累」的可能是時間。研究表明,午睡 20 分鍾左右是最合适的,最長别超過 30 分鍾,醒來才會神清氣爽。
最後再來劃下重點:
趴着午睡不是個好姿勢,臉、眼睛、頸椎、胃腸、手臂、腰都會抗議。
最推薦的午睡姿勢是躺着,不行就搞個 U 型枕靠在椅子上睡,再不行就搞個午睡枕趴着睡。
午睡本來是個好事,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有限的條件裡,獲得最舒适的體驗~
快轉給你身邊那個喜歡趴着午睡的人吧!!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 1 ] Sar ι fak ι o ğ lu, Nedim, et al. "A new phenomenon:"sleep lines" on the fac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nd hand surgery 38.4 ( 2004 ) : 244-247.
[ 2 ] 肖中舉 , 杜友愛 . 生理學(第 4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 2018.
策劃制作
策劃:橘子卡 | 監制:Feidi
文内配圖來源:站酷海洛、圖蟲創意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為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