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新一代雷克薩斯 ES 發布!還有一輛用了鴻蒙座艙的豐田鉑智 7,歡迎閱讀。
今年的上海車展,豐田帶來了兩款重磅車型:
一是首款搭載鴻蒙座艙的 D 級轎車鉑智 7,二是突然迎來改款的雷克薩斯 ES。
▲鉑智 7
▲ 新一代雷克薩斯 ES
先來看看鉑智 7。這是一輛純電轎車,依舊采用了豐田最新的家族化設計,線條凌厲,辨識度很高,尤其是雙 C 型的貫穿式日間行車燈。
作為一輛純電車型,鉑智 7 稱得上低矮,也用上了時下流行的溜背造型,實際上就是一輛看起來更加修長、比例感更好的 bZ3。整體來看,鉑智 7 的造型還是值得一個好評的,bZ3 上面那個難用的門把手也改掉了。
車内的進步也顯而易見,儀表盤的位置回歸正常,中控不再「傻大黑粗」,副儀表台也布置了雙無線充電和一個小儲物格,整體布局向自主品牌靠攏。
對了,bZ3 那套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車窗互動,終于在鉑智 7 上被取消了。總的來說,鉑智 7 在延續 bZ 系列設計精髓的基礎上,摒棄了日系車企那些傳統造車思維,終于回歸了正常的軌道。
就這套内飾,如果遮住方向盤上的 logo,還真認不出來是一輛豐田,尤其是它用的還是鴻蒙座艙……
另外,鉑智 7 還用上了來自 Momenta 的 5.0 端到端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配備激光雷達。可以預見的是,只要像鉑智 3X 那樣價格到位,鉑智 7 一定也會收獲不少好評。
接着我們來看看突然迎來換代的雷克薩斯 ES。
全新雷克薩斯 ES 同樣用了更為轎跑式的車身設計,窗線也明顯提高,運動感強了很多(雖然我也不知道 ES 為什麼要搞這麼運動)。
前臉造型類似雷克薩斯之前的純電 RZ 450e,不同之處在于 ES 新增了分體式大燈設計。
車尾的設計同樣非常立體,LEXUS 徽标和貫穿式尾燈結合得也挺協調。整體來看,新 ES 前後的改動比側面更容易接受。
進入座艙,從這個新配色來看,新一代 ES 瞄準的群體确實要比之前年輕不少。雷克薩斯說,青竹色靈感源自竹子的自然色調,目的是喚起純淨、高雅的感覺,你們感受一下。
配置上,顯而易見的是副駕前方多了一塊大屏,後排則配備「尊享座椅」套件,包括電調座椅、腿托和老板鍵。
雷克薩斯國際總工程師千足浩平表示,全新 ES 在進一步強化 ES 系列标志性的靜谧、駕乘舒适性的同時,還致力于打造「家一般的座艙氛圍」。或許正因如此,新 ES 的内飾和之前相比,豪華感要弱了一些。
全新 ES 采用全新優化的 GA-K 平台,與上一代車型相比,車身長度增加 165mm,軸距加長 80mm。懸架用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杆,支持最大 4 ° 的後輪轉向。配備自适應可變懸架系統(AVS)的車型,采用了線性電磁閥系統,阻尼力響應更出色。
動力上,新 ES 只有純電和混動兩個選項,其中純電車型有兩款 350e 和 500e,後者支持四驅。
豐田中國從「執行者」變成了「引領者」
發布會上,豐田中國總經理李晖分享了一個故事,上海車展開幕之前,豐田社長佐藤恒治找到他說:
中國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處于領先的位置,如果我們的產品能夠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那也一定能夠獲得全球市場的青睐。
兩年前,也就是 2023 年的 4 月份,處于轉型期的豐田發布了兩個方針,一個是「繼承和進化」,第二個是以「商品」和「地網域」為中心的經營。這兩大方針有一個共通點:本土化經營。
具體到中國市場,豐田中國推出了兩個重要舉措。首先,是建立 ONE R&D 研發體制。
2023 年,為了加強智能化和電動化技術的本土研發,豐田将位于常熟的豐田中國最大研發基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并整合了原本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一汽豐田研發、廣汽豐田研發、比亞迪豐田研發。更關鍵的改變是:
豐田将研發的決策權從日本本土轉移到了中國。
第二項舉措是,面向中國消費者的商品研發的徹底本土化。
幾十年來,豐田一直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叫做「CE(首席工程師)制」。CE 是車輛研發的總責任人,從商品企劃到生產、銷售等一切的内容,擁有全部的責任和權限。bZ 系列車型自然也不例外,之前 bZ4x 的 CE 就是豐田純電動業務負責人豐島浩二。
但現在,中國已經成為電動化、智能化領網域的領先市場。豐田明白,想要造出真正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就必須要用「中國人的頭腦和方法」,聚焦中國人的思維來進行產品研發。
為了落實本土化經營理念,豐田中國正式推出了「中國首席工程師(RCE)制度」,豐田中國的工程師們也由此從「執行者」變成了「引領者」。
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在本屆車展上看到如此「中國化」的鉑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