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張小泉集團及法人等被執行31.3億,已被限制高消費,歡迎閱讀。
天眼查法律訴訟信息顯示,近日,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富春投資有限公司、張樟生、張國标等新增一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标的 31.3 億餘元,執行法院為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1 月,法定代表人為張樟生,注冊資本約 1681.7 萬人民币,由杭州富泉投資有限公司、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共同持股。天眼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現存 6 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 38 億餘元,此外,該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張樟生已被限制高消費。
據觀察者網了解,截至 2025 年 3 月,控股股東杭州張小泉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99.9% 已被質押或凍結,且因債務違約,質押股份對應的融資業務中已有 5 筆逾期,涉及本金 5.10 億元;對外擔保違約未代償本金更高達 44.86 億元。其中,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多次為關聯企業(如富春控股集團)的保理融資、借貸等業務提供擔保。
原因是控股股東富春控股集團過去幾年大量投資與張小泉主業無關的項目(如物流、房地產),導致資金鏈斷裂。例如,2022 年因對外投資失敗,富春控股需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直接引發多起債務糾紛;2023 年,控股股東又為富春控股與上海城邦保理公司的 2 億元融資提供股權質押擔保,導致股份被凍結。
此外,2024 年 5 月,原董事長張樟生卸任,由張國标之子張新程接任;張樟生之子張新堯則被任命為董事兼副總經理。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應對債務危機的家族内部調整,加劇了投資者對公司治理穩定性的擔憂。
張小泉品牌始創于 1628 年,以剪刀起家,其產品以 " 鋒利耐用、工藝精湛 " 著稱。張小泉品牌曾是最早一批被國家商務部評為中華老字号的民族品牌。
但中華老字号并非一 " 老 " 永逸的護身符。2023 年,商務部首次将 55 個長期經營不善的品牌移出中華老字号名錄,對 73 個經營不佳、業績下滑的品牌要求限期整改。其中,因 " 拍蒜刀斷 " 深陷輿論風波的張小泉被列入 " 予以整改 " 名單。
(羊城晚報•羊城派綜合自大象新聞、新華社、人民網、魯中晨報、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