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一家300億造車公司宣布破產,把富士康告上法庭,歡迎閱讀。
最終還是撐不住了。
本周,美國電動汽車上市公司——洛茲敦汽車(Lordstown Motors)在官網上宣布,已向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院申請啟動破產重組程式。至此,又一個造車新勢力倒下。
圖源:洛茲敦汽車官網
成立僅五年,洛茲敦汽車留給外界深刻印象的是在 2020 年通過借殼上市成功登陸美股。巅峰時期,公司市值曾達到約 300 億人民币,憑借旗下電動卡車被視為特斯拉最有力競争對手之一。
但沒想到,王朝坍塌得如此之快。關于這次破產,洛茲敦将原因歸結于富士康投資中斷資金鏈斷裂。但深究背後不難發現,洛茲敦和之前破產的造車新勢力有着相似的路徑:燒光數億資金,自身造血能力差、虧損不斷擴大。更致命的是,截至今年 2 月,洛茲敦僅累計生產約 40 輛 Endurance,交車數甚至只有 6 輛。
零交付也能融到資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一家電動皮卡車獨角獸,倒了
市值曾達 300 億
我們先從故事的主角說起。
成立于 2018 年,洛茲敦汽車由美國貨運卡車制造商 Workhorse 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 · 伯恩斯創立,總部位于美國俄亥俄州。和美國大多數造車新勢力一樣,成立之初,洛茲敦就将電動卡車作為自己的創業方向。
随後,洛茲敦成功拿下美國通用汽車的前工廠,首次進入大眾視野。這裡不得不提的是,該工廠建于 20 世紀 60 年代,在長達 50 年的歷史裡,這裡生產了雪佛蘭 Caprice、Vega、科沃茲等一系列經典車型。但自 2011 年後,該工廠只生產科魯茲這樣一款車型,面臨着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于是,通用汽車計劃關閉北美包括這家工廠在内的五家工廠,這才給了洛茲敦接手的機會。
最終,通用向洛茲敦投資 7500 萬美元,其中 2500 萬美元為現金投資,餘下的 5000 萬美元則以 " 工廠資產 "" 工廠許可證 " 等的形式進行投資。 自此,通用汽車把皮卡電動化的目标寄托在洛茲敦身上。
資金到位後,洛茲敦以 1200 萬美元和公司 10% 的股權,從 Workhorse 買到了 W-15 皮卡的知識產權,并在這一基礎上開發自己的電動皮卡 Endurance。
萬事俱備。很快,洛茲敦公開宣布開放 2021 年 Lordstown Endurance 電動皮卡的預購 , 訂金 1000 美元。據悉 , 該車的起售價為 52500 美元,約合人民币 36.97 萬元。官網顯示,這款車型的 EPA 續航裡程為 260 英裡(約合 418 公裡),車型平台采用 Workhorse 成熟的車型平台。
這裡有一個重要背景——當時特斯拉電動皮卡帶來一股熱潮,美國新造車公司都在集中生產皮卡。對于自家產品,洛茲敦信心滿滿,甚至放話特斯拉不足為懼,自家皮卡也能吊打賽博皮卡。
所以,洛茲敦一躍成為美國造車新勢力明星公司,旗下 Endurance 被外界視為狙擊特斯拉電動皮卡的重要對手。印象深刻的是,公司曾隆重宣布 Endurance 未正式上市就收到了超過 10 萬輛訂單。
這算是洛茲敦生涯中的高光時刻。2020 年,在美國電動汽車借殼上市的浪潮中,洛茲敦與一家名為 DiamondPeak Holdings 的空殼公司合并,通過 SPAC 的方式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後,市值一度達到 41.5 億美元,約 300 億元人民币。
不過,造車是一門燒錢的生意。在洛茲敦急需外部充血時,正好想在美國獲取造車資質的富士康伸出援手了—— 2022 年 5 月,富士康以 2.3 億美元收購了洛茲敦在俄亥俄州的工廠,這也是富士康首家汽車工廠。
同時,富士康還為洛茲敦 " 送 " 去了 4.65 億美元的大禮包,其中包括額外投資 1 億美元,并提供 2700 萬美元的運營和擴展成本,5000 萬美元的洛茲敦股票。此外,富士康還向洛茲敦提供了 4500 萬美元的貸款,以滿足洛茲敦對合資公司的初始資本承諾。
這意味着,為了拿下這個造車工廠,富士康需要付出 6.95 億美元,折合人民币 47 億元。交易完成後,富士康接管工廠,并繼續為洛茲敦生產旗下車型 Endurance 純電動皮卡。
一切看上去都那麼順利。那時恐怕沒人想到,背靠通用和富士康,這一家造車新勢力日後會如此潦草收場。
誰殺死了它?
一紙訴狀揭開了洛茲敦的死亡原因。
就在破產申請的同時,洛茲敦還把富士康告上法庭。在訴狀中,洛茲敦指控富士康有欺詐行為,且違背承諾、未遵守向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投資 1.7 億美元的協定。
法庭檔案顯示," 本案源于并基于全球最大的制造公司之一的欺詐行為,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行為達到了摧毀一家美國初創企業業務的預期效果 ",洛茲敦控訴富士康對公司前景造成了巨大傷害。
那麼,所謂欺詐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還要從今年 4 月份說起。當時,洛茲敦收到來自納斯達克的來信,警告稱公司因股價一直低迷,将面臨退市風險。
正是這封退市警告函,引起了富士康的警覺。4 月 21 日,洛茲敦收到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的來信,聲稱其違反了雙方約定的投資協定,鴻海認為洛茲敦未能滿足當初的投資協定條件,若在 30 個交易日内不能糾正違約行為,就要中止後續投資。
截止目前,富士康已向洛茲敦投資超 5200 萬美元(約合 3.8 億元人民币),持有洛茲敦 8.4% 的股份。按照協定,如果增資全部完成,鴻海集團應該會對洛茲敦持股 19.3%。但現在來看,洛茲敦可能無法得到這些投資了。
随後,Lordstown 對富士康發出控訴,認為其違約指控毫無根據,協定仍然有效,因為富士康并未按照此前協定,對達成電動車項目的預算及其裡程碑做出 " 合理的商業努力 ",促進相關融資。
之後一段時間裡,雙方雖然并沒有完全決裂,但富士康卻沒有再繼續投資。于是,洛茲敦被迫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當中,最終不得已宣布了破產。
其實,抛開富士康的原因,洛茲敦汽車的破產也早有端倪。從實際經營來看,燒光數億資金,洛茲敦的產品能力卻不盡人意。
2021 年,知名做空機構興登堡在一份報告中稱,洛茲敦 10 萬輛的訂單大部分是假的,随後洛茲敦被美國 SEC 調查,質疑其訂單數據造假,調查至今仍在繼續。
之後洛茲敦也在 2022 年第四季度财報中坦言,截至 2023 年 2 月,累計僅生產約 40 輛 Endurance,交車數甚至只有 6 輛,與原定的目标相差甚遠。
從财報上來看,洛茲敦 2022 年四季度營收僅 19.4 萬美元,遠遠低于市場預期的 129 萬美元,當季淨虧損達到 1.023 億美元,較一年前的 8120 萬美元擴大約 26%。
巨額的虧損和難以實現的商業化落地,令内部人員都對公司發展失去信心,公司高層接連 " 跑路 "。就在前幾天,創始人和前首席執行官 Steve Burns 已經抛售了他所持有的所有 Lordstown 股份,令人譁然。
不過,根據美國《破產法》第 11 章,公司在申請破產後,還能繼續經營和重組業務。換言之,如果有資本願意接手,洛茲敦或許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潮水退去
新造車公司排隊關門
" 洛茲敦的破產,意味着新造車成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美國對衝基金 Great Hill Capital 董事長托馬斯 · 海耶斯對此評價。過去一段時間裡,如洛茲敦這般落寞離場的美國新造車公司已經不在少數。
就在今年矽谷銀行破產前夕,美國自動駕駛卡車獨角獸 Embark 也宣布倒閉。在郵件中該公司表示," 資本抛棄了我們,我們無法籌集資金,十分抱歉。"
和洛茲敦十分相似,Embark 也在鼎盛時期成功借殼上市,最高市值達到 53 億美元(360 億人民币),26 歲創始人 Alex Rodrigues 憑此成為當前最年輕的美國上市企業 CEO。比洛茲敦更幸運的是,Embark 身後有着更多資本支持,Y Combinator、紅杉美國、老虎環球基金、Maven Ventures、SV Angel、AME Cloud 等都曾為其擲下豪金。
他們失敗的原因也極為相似。成立六年,Embark 只交付了一輛無人卡車,關于 Embark 一些前瞻性的、驗證性的技術合作,更多的時候都是 PPT 式的演示效果。燒光了所有資金,投資方對 Embark 的信任轟然倒塌。
沒有造血能力,他們最初為何還能吸引一眾有頭有臉的投資人呢?
這裡有一個時代背景是,2020 年,全球汽車行業受到疫情的衝擊,彼時美聯儲為了救市,将基準利率下調至 0-0.25%,是有史以來最低水平,并啟動了規模達 7000 億美元的量化寬松計劃,而電動汽車成為熱錢流入最多的領網域之一。
那一年,美國至少有 20 家電動汽車相關公司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實現借殼上市。其中最為轟動的是,2021 年 11 月,電動汽車制造商 Rivian 實現上市,兩日市值便突破千億美元。而當時,Rivian 的對外交付量僅僅為 0,瘋狂得令人難以置信。
但接下來,從 2022 年 3 月開始,美聯儲開始以 40 年來最快的速度加息,熱錢消失。當市場回歸理性,那些上市卻仍沒有實現量產交付的造車新勢力開始迎來苦日子——去年 6 月,美國電動商用車制造商 ELMS 率先啟動破產程式,Rivian、Lucid 等幾家明星公司股價大幅度縮水,走下神壇。
如此一幕,無疑為國内造車新勢力敲響警鍾。今年以來,拜騰、愛馳、威馬、天際汽車等一批車企傳出經營困難或關門的消息,行業淘汰賽已經打響。
雖然雷軍曾表示,造車新勢力比小米提前了 6-7 年,兩年前小米做了很多訪談,認為汽車是百年賽道,只要看好汽車產業,任何時候都不晚。但是,造車門檻之高,已經有目共睹——
李斌曾公開表示,一個電動車企業走到量產至少需要 200 億元;而何小鵬則認為,200 億元還不夠花。要知道特斯拉在盈利季度前的 15 年,一共燒光了 50 億美元。即便時至今日,擺在蔚來和小鵬面前的挑戰依然很多,這些早已實現财富自由的大佬難言輕松。
投資人對此也深有體會。正如此前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分析,造車新勢力今年肯定又是一個巨大的困難期,核心是就產業本身來說,需要 15 年以上的投入,超過 1500 億以上的資金。如果沒有這個量級的時間和資金投入,基本不靠譜。
當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吳瓊,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07/5166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