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又一部爽劇衝到全球第一,赢麻了,歡迎閱讀。
最近,新一輪醫療改革在網上引發了不少讨論。
立場不同,看法也有所不同,孰對孰錯,尚不好說。
但這樣的全面讨論,仍是我們需要的。
畢竟,在持續的讨論中完善醫療體系、平衡不同群體的利益,是大家共同的願景。
其實,無論何地,醫療改革總免不了各種陣痛與風波。
就像去年的韓國,也因為醫療改革的不同意見,一度引發了醫生大罷工事件。
上萬名醫生集體辭職罷工,幾乎導致韓國醫療體系整體癱瘓。
因為此事,韓國一系列醫療相關的影視劇也被迫延遲。
直到今年,醫療劇的限制才逐漸解開,作品陸續播出。
其中一部更是一上線就成為熱門話題。
不僅在網飛多地區位居熱度榜首,還一度在播放量上打敗了《鱿魚遊戲》。
究竟是什麼劇能讓人如此欲罷不能?
咱們今天就來看一看——
《重症外傷中心》
중증외상센터
本劇改編自一部熱門網絡小說。
同名改編的漫畫,在網上觀看次數突破 4.1 億。
原著作者李洛俊,本身就是醫生,還是一位百萬網紅 YouTuber。
他在一次的采訪中,曾透露心目中的男主角唯一人選就是「朱智勳」。
如今果然心願成真。
劇名「重症外傷中心」,指的是韓國醫院一個特别急診部門。
與普通急診不同,是專門救治有致命外傷的急診病患。
但,對于許多綜合醫院來說,這樣的病患往往不敢接。
因為救助重症外傷患者,既需要高昂的開銷、先進的設備,也需要高超的醫師。
因為要與死神搶生命,負責重症外傷的醫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手術能力,還必須擁有全科醫療知識。
然而,在劇中,整個韓國能稱得上外傷重症專家的醫生只有一名,還過勞病倒了。
基于以上緣由,重症外傷的病患存活率很難提升。
醫院往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無法成功救助。
為了不想擔責,許多醫院幹脆拒收。
劇中開場,就有一名遭遇車禍身負重傷的市民,因連續被五家醫院拒收,在途中死亡。
而這樣離譜的事情,一年已經發生了 13 起。
民眾紛紛表示質疑:這樣的重症外傷醫療體系到底有沒有正常運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名醫生被空降到韓國大學醫院的重症外傷中心。
他就是男主,白江赫(朱智勳飾)。
白江赫,是一名堪稱超人的天才醫生,人稱「上帝之手」。
就算只剩一口氣的病患,他都能用一把手術刀起死回生。
他剛到醫院,就看到重症外傷中心來了一名刀傷患者。
肚子插着刀,胸部也有淤血,危在旦夕。
然而,此時值班的卻是一名年輕的肛門科醫生楊載源(秋英宇飾)。
既非對口專業,也沒有足夠經驗,他不敢,也沒有能力實施手術。
正在急診室猶豫、混亂之際,白江赫出場了。
看似復雜的問題,在他眼裡仿佛小兒科。
根據傷者情況,迅速做出判斷,三下五除二,手術完成了。
之所以能夠手到擒來,除了本身醫術高超,還得益于其臨床經驗異常豐富。
他曾多年在戰争前線,從事醫療救助工作。
再危險、緊急的場面都經歷過。
不僅手術高超,白江赫其他技能也是樣樣通。
騎摩托車,穿越火線。
開直升機,懸崖救人。
甚至還能扛槍衝鋒,戰地急救。
這哪裡是個醫生。
幾乎是個萬能的「特種兵」。
最誇張的一回,是在飛行的直升機上,進行開顱手術。
當然,劇裡的手術場面只供觀賞,不可當真。
有些情節,或許只是在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中并未經過檢驗。
比如有一個患者心髒破裂,血流不止。
白江赫為趕緊止血,臨時将醫用手套碎片,縫蓋在患者心髒之上。
之後做好正式縫合後,再将手套碎片取出來。
後面為了讓情節有信服度,還特意安插了一篇學術報告。
不過魚叔谷歌學術了查了一下,無。
當然,這部劇也并非現實主義類型。
更像是一種武俠式、漫畫式的熱血爽劇。
因此,我們也沒必要強求故事的現實合理。
而正是這些白江赫的手術奇迹,才讓不少觀眾達到一種極致的爽感,看得欲罷不能。
雖然這部劇有些情節很誇張,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但在這些誇張的情節之下,也呈現着各種與現實相連的故事和情感。
相較之下,楊載源這個角色就更貼近一個普通人的形象。
他是一個典型的聽話學生,雖然成績優秀,但經驗不足,沒有超越常人的能力。
甚至一開始有一點笨拙,總想着按照書本上學到的内容和規章制度來行事。
但白江赫對他說:
「救治外傷患者時,比起按照課本教的,觀察眼前患者的狀态更重要」
「如果不明白這點,會把可以救活的患者弄死」
某天,重症外傷中心接收了一名重傷患者,需要進行肝髒移植。
同時,一個剛剛腦死亡患者的器官捐獻手續,也正在進行。
只要等到家屬籤署同意捐獻書,移植手術就可以開始。
出乎意料的是,家屬正巧就是躺在手術台上需要肝髒移植的傷員。
原來,家屬聽說父親去世,便駕車前往醫院,處理相關事宜。
卻在路上遭遇車禍,身受重傷。
按照規定,沒有家屬籤字就不能進行器官捐贈,事情就這麼陷入了僵局。
但在白江赫心中,這種特殊的危急時刻,就不應該守着死規定不放。
既然是将肝髒移植給自己的孩子,又哪會有父母不同意捐獻的呢。
于是,在他的堅持下,重症傷者獲救成功。
除了在極端情況下的手術抉擇,主角們還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兩難困境。
白江赫雖然醫術超群,到崗之後大幅提升了重症患者的生還率。
但,來者不拒的接患,不計成本的投入醫療資源,導致了中心陷入嚴重的财務赤字。
于是,院方百般限制他們的資源使用。
最終導致一名傷者錯過了最佳急救時間。
這時,白江赫依然不認命,堅持想辦法救助患者。
面對這樣的情況,楊載源已經幾乎洩了氣:
「只有我們拼死拼活救助患者又有什麼用,其他人都放棄了」
無數的醫生,起初都是心懷救死扶傷的理想。
但在現實的困境下,很多人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有時是因為能力的不足,有時是因為體制的不公。
更多時候,是因為意志的不夠堅強。
醫生畢竟是人,這樣的力不從心,我們也能感同身受。
可白江赫最超越常人的地方,就在于他永不放棄的信念。
他頂着所有壓力,堅持在傷者頭上開了兩個洞,将能做的都做了。
最終還是讓傷者活了下來。
白江赫在一個又一個生死關頭中,一切以患者為優先。
無懼制度與規則的束縛,做出極具人性光輝的抉擇。
最能突顯出他這一點的,就是辦公室裡數不勝數的患者照片。
其他醫生的辦公室,總是挂滿了榮譽獎章,個人頭銜,出訪演講。
而白江赫的辦公室裡,卻只擺着自己救助的患者們。
我想,這樣理想的好醫生,沒有人不會愛上。
當然,主角并非真的是無所不能的超人。
說到底,他也只是一介凡人,也會有面對生命逝去無可奈何的時候。
劇中就有這樣一個情節:
在完成一台又一台的疑難手術後,白江赫的名氣徹底打了出去。
不少人心中,就沒有白江赫救不活的患者。
重症外傷中心,也開始有了不少底氣。
此時,白江赫為了犒勞兩位辛苦多日的同事,請他們好好大吃一頓。
可就在他們聚餐的時候,中心來了一名交通事故傷者。
白江赫與楊載源第一時間跑出飯店,拼盡全力趕到醫院。
可惜,這時候患者已經被宣告死亡。
對此,白江赫十分自責。
他想着如果沒有出去吃飯,如果他一直守在醫院,這個患者說不定就能活下來。
然而,楊載源卻道出一個殘忍的真相:
這名傷者在送醫時頸椎已經斷裂,骨頭也全碎了,即便白江赫在這裡,結果也是一樣。
就算是「上帝之手」,面對這種情況也無回天之力。
這在爽劇中,也是無法逆轉的現實。
同樣的,作為個體,很多時候也會受制于龐大的體制機器和高壓的權力之手。
就像上文提到的,因為資源限制,錯過最佳急救時間的傷者。
雖然在白江赫的努力下,他保住了生命,但卻成了植物人的狀态。
這樣的結果,其實完全可以避免。
正是因為白江赫的「拼命三郎」行為,觸碰了一些醫院高層的利益。
于是,高層動用關系,在各方面為難白江赫。
得知此事的白江赫,憤怒地衝進醫院高層的辦公室。
可即便如何洩憤,也沒有辦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
其實不止這一件事,劇中有不少細節都展現了這樣的無奈。
就像重症外傷中心的醫療資源,長期被侵占。
原本分配的三個監護病房,卻只有一間是給他們用的。
其他兩個,總是被其他科室占用。
面對這樣的情況,白江赫向上級申請合理安排病床,始終得不到批準。
同時,他也不能趕走已經在這裡的病人。
而且,所謂「神醫」「天才醫師」這樣的醫學人才,總是稀缺的。
劇中,雖然在白江赫的努力下,重症外傷中心體系的運作有了明顯的好轉。
但如果這樣的體系,永遠只能依靠一個超級強人才能完成,那或許也是遠遠不夠的。
更何況,現實中可能連一位這樣超凡的醫生都沒有。
就像去年的韓國醫生罷工,至今也尚未得到妥善解決。
如今,韓國又陷入更大的政治危機。
這樣的事實,在這部醫療爽劇的對比下,反而顯得更加無力。
也許,正是因為現實的殘酷,才導致大眾更想從這樣的爽劇中尋找一種心理彌補。
有意思的是,本劇結尾頗為意味深長。
原來,那個唯利是圖的院長,曾經也是一名不願放棄任何患者生命的理想主義醫生。
白江赫也是因為他,才有了成為醫生的夢想。
究竟是什麼,将一個個醫生從不惜一切的理想主義者,轉變為自私冷漠的功利主義者。
或許,我們能在第二季,看到這部劇更大的野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