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定居泰國、高調炫富,這一次再也沒人能管住張默,連張國立也沒轍,歡迎閱讀。
70 歲的張國立在橫店片場的燈光下翻着通告單,而 43 歲的張默在曼谷點燃一支價值 1200 元的古巴雪茄。
一個仍在奔波,一個則潇灑度假。
講真,這對明星父子實在讓人唏噓 ......
張國立身為内娛家喻戶曉,且有演技的老演員,早年間口碑特别好,出演的影視劇《康熙康熙微服私訪記》更是被電視台重播到爛。
然而 ......
他靠作品積累下的口碑,都被他的兒子一次又一次的耗盡了。
關于張默的争議,幾乎貫穿了他的前半生。
他從學生時代就不讓人省心,稱得上是 " 問題少年 "。
小到逃課,大到毆打女友,轟動整個娛樂圈,逼得張國立不得不站出來替兒子公開道歉,承諾 " 嚴肅處理 "。
可是,張默被學校開除,依然沒能讓他吸取教訓。
張國立本想引領張默出道拍戲,結果他不好好拍戲,反而在劇組對着記者發飙 " 明天報紙上誰罵我,我知道對方長什麼樣 "。
後來還猖狂到 XD,以及容留他人 XD。
對待兒子的醜聞,張國立從出面幫着回應,到沉默不管不顧,屬實是對兒子失望至極了。
當張默出獄後,他所幸把他送出了國外,表面是留學,實際上是無奈的 " 放逐 "。
另一邊,張默倒也是自在。
他在泰國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開着限量超跑出入夜店,過着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可以說,這對父子之間的關系是失敗的。
從張國立身上,能看到普通父親的糾結,始終在 " 嚴厲管教 " 與 " 愧疚補償 " 之間搖擺。
原來,張默的童年并不幸福。
父母離異後,他先是跟随母親生活,後又在青春期被父親接回北京。
熟悉人,陌生的環境,此時張國立早已重新組建家庭,張默就像是個外人,顯得格格不入。
張國立忙于事業,只能用物質彌補陪伴的缺失,張默則将這種補償視為理所當然。
他曾直言——我惹了事,就該我爸賠錢。
這種扭曲的親子關系,讓張默逐漸形成 " 特權思維 ",認為無論闖下多大的禍,父親都會替他擺平。
張國立的痛苦,不僅源于兒子的不争氣,更源于他自身的無力感。
有人猜測,他晚年仍拼命賺錢,部分原因是為了供養遠在泰國的兒子,而張默似乎從未體諒過父親的艱辛。
其實,從張國立的采訪中不難發現,張國立對這段關系滿是遺憾。
他曾說:" 孩子應該對父親恭敬。"
但現實恰恰相反,張默在采訪中毫不掩飾對父親的不滿:" 誰讓你沒時間陪我?"
這句話像一把刀,刺中了張國立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他或許後悔,年輕時忙于事業,忽略了兒子的成長;或許憤怒,埋怨兒子始終無法理解他的苦心。
但無論如何,他從未公開指責過張默,而是默默承受着外界的嘲諷。
張默的悲劇,是星二代群體的一個縮影。
他們從小活在父母的光環下,既享受特權,又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有些人如謝霆鋒,最終走出父親的陰影,闖出自己的天地;而有些人如張默,則沉溺于特權的幻覺,最終走向自我毀滅。
總的來說,金錢和資源可以鋪就一條康莊大道,但若缺乏正确的引導,這條路也可能通往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