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IPO爆火的老鋪黃金背後:截然不同的消費生意,和同一個投資人,歡迎閱讀。
文|任彩茹
編輯|喬芊
老鋪黃金正式敲鍾,黑蟻資本又一次迎來 " 高光時刻 "。
高毛利、高增長,這是當下公認的一樁好生意。但在何愚的表達中,黑蟻投資老鋪黃金的過程沒什麼戲劇化的情節,而是像過去的許多案子一樣,靠 " 直覺 " 一見鍾情,然後深入研究和跟進,在機會最終來臨時一擊而中。
黑蟻管理合夥人張沛元第一次拜訪老鋪黃金創始人徐高明是在 2019 年,但直到 2023 年對方才首次開放上市前的唯一融資,視窗轉瞬即逝,黑蟻在兩個月内完成了從立項到交易的所有過程,比同行更快、更堅決。
對于這個項目,黑蟻内部曾經讨論過一系列問題,比如老鋪黃金的高速增長在多大程度上與金價上漲有關?它的高毛利是否可持續?這些設問在深入的消費者和公司調研後被一一否認。黑蟻确信,老鋪黃金的根本價值立足于品牌沉澱之上,可以用潛在的奢侈品牌視角來看待它的壁壘和潛力。
一位跟進這個案子的黑蟻投資經理告訴 36 氪,老鋪黃金創始人徐高明惜字如金。但投資視窗期開放後,雙方聊了數個小時,話題不是黃金股,而是圍繞奢侈品牌的屬性與成長軌迹展開,很快得到徐高明的共鳴。
長期投消費所積澱出的手感和認知,幫黑蟻收獲了這個從生意角度看幾乎無可挑剔的項目——招股書顯示,老鋪黃金過去三年的收入復合年增長率達到 58.6%,毛利率均超過 40%,遠高于傳統黃金珠寶品牌 20% 左右的水平,2023 年的店均年收入接近 9400 萬元,比 2022 年的兩倍還多(據了解 2024 年至今同店收入還在高速增長)。6 月 20 日老鋪黃金開啟招股後,騰訊投資、南方基金以及 CPE 源峰紛紛加入基石投資人隊伍。
黑蟻還是泡泡瑪特、巨子生物、海倫司、喜茶、元氣森林、UR、鳴鳴很忙、袁記雲餃等一系列明星消費公司背後的投資人。最近一次出圈,是他們投資的零食集合店公司 " 鳴鳴很忙 " 在 6 月 12 日宣布突破萬店。無論環境如何變化,黑蟻似乎總能抓到當下的好公司。
在老鋪黃金敲鍾前夕,黑蟻資本創始合夥人何愚接受了 36 氪的采訪。3 個小時的對話裡,何愚分享了他對 " 好項目 " 的判斷、對消費市場和募資環境之變的理解、對自我能力和邊界的認識。
何愚始終展現出一種不疾不徐、中式圓融的氣質:更多談論具體而微的項目邏輯,更少渲染刺激的故事;不否認過去一些明星項目遇到的困難和調整,也不急于對今天的 " 下沉市場共識 " 和 " 消費降級 " 做出百分百認同;在人民币基金被普遍質疑 " 不夠市場化 " 的當下,他說," 不要把變化看成不好的事情 "。
黑蟻資本創始合夥人何愚
抓住 " 黃金的盡頭 "
36 氪:你們第一次拜訪老鋪黃金是在什麼時候?
何愚:2019 年,我們注意到這個品牌,于是我們一位合夥人張沛元在北京拜訪了徐總。他對產品、品類和如何構建品牌都有很深的認知,所以一直保持了聯系。當投資視窗打開,在 2023 年再度見面時,我們心裡其實早已經有了投資意向。之後每次見面,都能聊幾個小時,從辦公室聊到吃飯。
36 氪:pre-IPO 輪完成增資時,距離老鋪遞交招股書只有幾天,這是一次節奏緊湊的投資嗎?
何愚:一般來說,pre-IPO 的項目會比較水上,大家相對有認知和共識。老鋪比較特殊,它沒有歷史融資,雖然單店產出很高但是門店數量比較少,相對水下,市場對它也還有很多非共識存在。但我們從立項、盡調、投決,再到完成所有的交易執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過程中很堅決。
36 氪:你們如何處理非共識?
何愚:可能大家接觸老鋪的第一反應是和傳統黃金品牌做對标,而市場上的黃金品牌過去都建立在效率基礎上,也就是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從效率和體驗二分法來看消費行業的差異性,如果把一個體驗向的項目用效率的标準來判斷,就錯判了老鋪真正的價值。
我們從第一次接觸開始,就沒有這樣去理解它,而是基于它在產品和内容創造力、時間沉澱、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定位、在高端渠道端得到的認可度這些維度來理解老鋪的壁壘和價值,認為它具備發展成為奢侈品品牌的良好基礎。
在這個問題的認知上如果走彎路,那就可能對老鋪的市場份額、增長驅動力、競争壁壘方面就會有疑惑,就會錯過當時短暫的投資視窗期。
36 氪:現在老鋪黃金的各家門店都常常出現排長隊現象,它當時是一個搶手的案子嗎?
何愚:去年投資的時間節點上,整個資本市場對消費項目是相對克制的,大家不輕易出手。同時投資視窗期很短,時間很緊張。
老鋪黃金香港廣東道店
36 氪:怎麼判斷它值這麼多錢?
何愚:第一,跟其他黃金品牌相比,它的毛利率更高,而且有一些新產品系列在向奢侈品的毛利區間發展。第二,老鋪的資本投入回報率是遠高于行業的。我們覺得它兼具高端和規模化的屬性,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個點,所以它的估值邏輯不是對标成本加工費邏輯,而是一個具備產品定價權、高品牌溢價的體驗向品牌邏輯,并且在這個價格帶還沒有競争對手。
36 氪:投老鋪黃金的過程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
何愚:消費者反饋。我們調研的消費者把它稱為 " 黃金的盡頭 ",跟卡地亞、寶格麗這樣的品牌放在一起談,大家都願意給身邊的朋友推薦。一個中國品牌能具備這種價值感、自豪感,其實挺難的。
另外,它也有一些反直覺的撕裂感。銷售額已經很高了,增長也很快,但是身邊知道它的人還真不多,這意味着老鋪未來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也是讓我們挺興奮的一件事。
永遠加注好公司
36 氪:你們上一期的 LP 裡有產業公司、產業資本,他們跟過去的美元 LP 有什麼不同?
何愚:目前產業資本在黑蟻的參與其實更多是财務考量。但我們平時跟很多產業公司有緊密溝通,大企業的資源也許能幫助到我們投資的創業公司,也可能是未來潛在的買方。
36 氪:大公司買資產的目标或者偏好是什麼?
何愚:第一個,買人群。大公司往往會做 " 大人群 ",但 " 小人群 " 的細分定位產品是大公司不太會做的,内部孵化也不容易。另外,有些行業可能競争到一定程度也需要再整合,降低内耗,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也會發生。其他還有很多并購的維度,買供應鏈、買渠道、買區網域市場等等。
36 氪:去年零食很忙和趙一鳴合并,大家都挺震驚的,黑蟻在這個事情裡的角色是什麼?
何愚:我們當然全力支持這個事,因為這有助于更快速地提高行業效率。更重要的是,兩位創始人惺惺相惜,底層具備對彼此文化的認同和信任的基礎。之前在今年的加盟商大會上,他們甚至把當年的微信記錄都放出來,2021 年他們就差一點要籤字合并了。
36 氪:大并購時代還有聯席 CEO,但今天很難看到像這樣的兩個創始人同台,很神奇。
何愚:回過來看,我覺得不常見,肯定不是說靠外力想推動就能推動的。首先行業有這樣的需求,其次兩個創始人也要非常認可對方,這種事情很難復制。
36 氪:你是在什麼時候發現,這個行業可以做到這麼大?
何愚:2021 年我們去縣城調研就看到這個業态很适合下沉市場,後來去研究和理解它。我應該跟很多人提過,這是我覺得過去 5 年中,線下消費最大的事情,也是最大機會之一。過去幾年有哪個線下項目是可以迭代成民生的基礎設施的?中國是多層級市場,這是第一次能覆蓋中國 50% 以上人口的線下零售網絡。它空間足夠大,而且在幾乎所有省份市場都是有驗證的。
36 氪:相當于你們找案子的時候,零食很忙已經是第一,紅杉也進了。
何愚:對,紅杉比我們早。這個賽道我們看了六七十家企業,後來覺得那個時間階段比較早,最終應該不止一家,還有投資機會。當時趙一鳴的規模最多算是前十,但我們押了。第一,它從縣城長出來,門頭、店型、價格、產品上都能看到跟競争對手的不同。第二,聊完之後我們覺得趙定不錯。
36 氪:趙定身上有什麼閃光點?
何愚:他是創業者,有長期思維和格局,并且對用戶、對加盟商的利他精神很強。再者,他過去做了很多年下沉市場的零售業态創業,對加盟體系、門店運營管理有很多迭代和總結。最後,有很強的用戶洞察力,有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初心。我們一直想确保我們參與投資的創始人有為用戶創造價值的正念。
36 氪:這個案子在你們投的項目裡,有機會長成最大的一個生意?
何愚:從規模看現在就是最大的,大幾十億收入的公司我們有很多家,過百億的目前只有這一家。
36 氪:所以你們去年一定要再加一點股份。
何愚:我們一直加,合并前後我們累計三輪投資了 2.5 億在鳴鳴很忙。當年的泡泡瑪特我們也加了很多錢,喜茶也加過很多,我覺得好的公司一定要加。
36 氪:你覺得做渠道生意和品牌生意的差别是什麼?鳴鳴很忙和老鋪黃金其實是兩者的代表。
何愚:與其說渠道和品牌,不如說消費分兩類生意,一種是效率生意,另一種是體驗生意。
老鋪黃金是典型的體驗生意。一般來說,跟情緒價值、身份表達、價值觀、世界觀有關的品類,才可能實現長期溢價。比如運動戶外、咖啡和酒、寵物,也包括護膚、美妝、珠寶飾品。做好體驗型生意,需要極致的產品、極致的内容,以及時間的沉澱。
對效率生意來說,價格和便利性才是核心。渠道當然也要有自己的定位,但用戶不會為它支付溢價,本質還是效率。" 多快好省 ",這個在渠道間沒有區别,只是說不同層級的用戶對價格、品質的要求不一樣。你的定位是瞄準某一群用戶,那麼你就想怎麼把他們服務到最好,但這群用戶在這兒一定是效率導向的。
效率的優勢建立在規模的基礎上,體驗的優勢建立在差異化。
36 氪:黑蟻可能是最能代表新消費投資的一家機構,那最能代表黑蟻的案子是誰?
何愚:我們早期投了江小白,是不錯的公司。海倫司也是好公司,現在受疫情後商業環境變化影響大,但是仍然有不錯的盈利、仍然是酒吧這個賽道最好的公司,未來我是堅定看好的。還有挺多的,泡泡瑪特、喜茶、元氣森林、UR、巨子生物、鳴鳴很忙、袁記雲餃等等都很不錯的。
趙一鳴零食門店
理解和重視下沉,但下沉不是全部
36 氪:這幾年你覺得擦肩而過,後來看有點遺憾的項目,有嗎?
何愚:當然有,比如瑞幸出事情之後那個轉捩點,其實是一個很好很好的機會,如果對瑞幸的經營事實有足夠了解的話就可以抓住。另外,我們早期也錯過了蜜雪。
36 氪:因為什麼錯過了?
何愚:原因不一樣。我覺得消費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消費太大了,行業太多太雜,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和機會。好的一點是,我們一直專注在消費上,認知是不斷迭代的,資源是不斷積累的,能力是不斷增長的,我相信專注和時間的力量。
36 氪:錯過蜜雪是因為當時還沒開始研究縣網域經濟嗎?
何愚:對,當時其實沒看那麼下沉。我覺得 2022 年是整個消費的轉捩點。
36 氪:這個 " 轉折 " 就在于平價和下沉?
何愚:簡單來說,過去 20 年我們的消費就是不斷更新,幾乎每年都可以通過產品和服務優化來提價,消費者都能接受,因為收入在增加,而且預期很好,2021 年後這個邏輯變了。
但是,長期來講,我覺得一二線城市這些更偏生活方式、偏體驗的東西會回來,也會繼續增長,我相信只要消費者是不斷成長的,類似老鋪黃金這樣的體驗型消費會越來越多,譬如我們看到的戶外運動、寵物、咖啡、IP 消費等等。
短期的話,這幾年肯定是在降價的通道裡,首先價格在變化,但成本不會變得那麼快,那麼很多公司的產品結構、商業模型都要做調整。它是變化,也是機會,零食集合店就是在這個趨勢下,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大幅提高了效率。
36 氪:這算是突破以往的認知慣性?你們之前投的項目大多是典型的消費更新。
何愚:不同階段不一樣。如果你倒回去看,機會不一定在下面,只是說今天的市場是這樣的。
36 氪:你怎麼評價喜茶現在的調整效果?
何愚:喜茶從最開始相對中高端的人群,現在已經調整成大眾人群。降價不是那麼簡單,背後是一整套產品到服務、供應鏈甚至商業模型的改變。我們前年底才 800 家店左右,現在 4000 多家,在這個價格帶裡,喜茶具備真正的品牌價值,這是要靠創造力、靠時間積累的。
我們認為現制飲料和瓶裝飲料是不一樣的邏輯,滿足的消費者需求是不一樣的。效率重要,但拉長時間看,不是最終的決勝點。
36 氪:喜茶轉型成功和失敗的核心點是什麼?找到一個懂加盟的人?
何愚:Neo 最早是做過加盟的,他本來對這個事情有很好的認知,但整個組織、工作流程還需要重新去建立。喜茶過去兩年完成的迭代其實是比較少見的事,很不容易。 Neo 他是個很有天賦且勤奮的人,感性和理性都很強,創造力很好,同時也非常有策略和思考。
36 氪:除了開始理解下沉,你這兩年還有比較大的認知變化或者修正嗎?
何愚:其實我覺得,認知不要太極端,下沉只是視角的一種補充,每個階段的側重點稍稍不一樣而已。不是說今天我們覺得下沉市場好,就只要下沉市場。中國一二線城市肯定是有機會的,生活方式才是人類社會發展趨勢,這一點不會變。我們依然會去看體驗類的消費,哪怕是在去年,也投過一些,以後有亮眼的還是會投。
除此之外,大型供應鏈、提供極致好產品的品牌公司我們也持續關注。出海公司也在看,投了 E-Bike、耳機、掃雪機器人這樣的項目。23 年投的耳機品牌 Oladance 也被產業方收購了,這也是我們第一個并購退出的案例。我覺得未來可能還有一個方向,就是虛拟的内容消費,這裡面如果有好項目肯定會去看。
喜茶紐約店
極其樂觀才能勝利
36 氪:你今年工作精力的分配,跟前幾年有什麼差别嗎?
何愚:沒有太大不同,但會拜訪更多的產業合作方,去讨論對行業的看法和有沒有一些更多元化的合作機會,這方面花了更多時間。
我們是一個產業基金,從第一天就想更加產業化。長期來講,只是純資金的話,壁壘不夠高,要有更多的產業資源和產業能力。第二個,在我們的視角下,能不能去看到不一樣的、非公開的投資機會,或者創造一些新的投資機會,這是作為垂直基金要做的。
36 氪:你們接下來還會繼續募美元嗎?
何愚:有必要。我相信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外資 LP 會長期關注的領網域,并且受外部環境的幹擾比較小。
36 氪:和募美元相比,募人民币在工作方式上會有怎樣的不同?
何愚:我覺得不要把人民币基金的政府和國資 LP 這個事情看成不好的,不要割裂開。并不是說我這個事是為政府服務,那個事是為創業者服務,不管產業、政府還是創業者,要找到共同點,把一個事情變成好的事,比如說政府的訴求怎麼變成對創業公司更有利,這兩年我們為創業企業的投後綜合服務能力變得更強,這裡面也有政府或國資背景 LP 的貢獻。
36 氪:你蠻樂觀的。
何愚:我這麼多年都是。我們一直是樂觀,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譬如外面都說市場很差,港股很差,但看看老鋪黃金的火熱認購情況卻是另一種反差,重要的不是外部,而是自己。
36 氪:樂觀從何而來?在大家普遍悲觀的時候。
何愚:我自己還是很相信中國市場的機會,尤其在消費領網域。我們擁有最大人口基數的統一大市場,最大的機會一定在中國,只是不同的階段對我們的投資能力要求是有不同的,我們需要不同的視角和做法。
尊重現象,尊重邊界
36 氪:你之前說過投海倫司的契機,是你第一次去他們的門店,就覺得一定要接觸一下。這很直覺,但你本人又很理性。
何愚:投資首先要尊重現象,存在即合理,這是消費投資的一個基本原則,所有發生的事情,先承認它,如果别人的生意已經很好了,就不要不承認。有時候感覺不合理但是又存在的事實,反而是更有意思的。但直覺是不夠的,最終出手一定是靠理性、靠商業邏輯的推演。
36 氪:你對泡泡瑪特和海倫司的直覺分别是什麼?
何愚:泡泡瑪特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他的 IP 很好看,在店裡能感受到用戶的喜歡有多狂熱。像海倫司,你進去看不出來有什麼特别的,位置特别差,但生意卻特别好,下雨天陰暗的樓梯上全是排隊的人。事出反常是最有意思的。
36 氪:現在 AI 這麼火,作為一家投消費的機構,你們有發現這裡面的機會嗎?
何愚:長期肯定影響非常大,從供應鏈到生產制造、研發、獲客渠道都會變。首先改變的肯定是營銷,未來 AI 在消費領網域一定有廣泛的運用。
我們從去年初研究 AI 對消費的影響,這種知識跟進一定要有,不能落後,不能有信息差,對改變要有預判。但我們也得知道自己的邊界,我們更關注 AI 對行業帶來的變化,實體消費不會一夜之間被颠覆,且會一直存在。
36 氪:線上有可能出現一個新的電商巨頭嗎?
何愚:完全有可能,或者巨頭從 A 變成 B,這都可能發生。但我們不投互聯網、平台企業,這不是我們的投資。
36 氪:如果有這麼大的機會,也不看嗎?
何愚:它就算是機會,也不是我們的機會。
36 氪:只會是紅杉的機會?
何愚:肯定的。在投資上,每個機構都不一樣,能力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36 氪:紅杉的機會跟你們的機會,本質差别在哪裡?
何愚:紅杉是真正的 VC,但我們不是 VC,而是一個消費垂直基金,在投資領網域上更局限,但是在產業資源積累、產業認知積累、多視角多維度做投資上要求更高。未來我們會更加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