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資治通鑑:三家分晉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你如果強大,就可以改規矩,歡迎閱讀。
公元前 403 年,大周集團董事長周威烈王姬午,發布了一條震驚天下的通知。
通知的内容很簡單:任命晉國三大家族韓、趙、魏為諸侯,瓜分晉國的領土,晉國被瓜分之後,只剩下一小片國土。
這也是司馬光《資治通鑑》的開篇,針對這件事,司馬光寫出了一篇很長的評論,指責周威烈王姬午破壞禮教,不能正名,導致當初那些聖賢後人當國君的全部下台,國内戰火四起,互相征伐,最終讓集團走向滅亡。
在司馬光的這篇長長的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司馬光最推崇的就是所謂的正名主義,曾經是什麼,就永遠是什麼。
比如說,楚國早就是一個王國,楚自稱為王,但是,孔子在《春秋》中卻稱楚國王為楚子,這都是老黃歷了,是幾百年前的周王封給楚的官位——子爵。
很顯然,司馬光和孔子的這種所謂的正名主義思想很反不正能量啊,周王這個名分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多麼強大,相反它很弱小,大家場面上給他面子也是為了避免遭到非議,遭到他人攻擊的借口,不過是在利用他的剩餘價值。
換一個角度,我們思考,士大夫憑什麼一直是士大夫,他也可以列土封疆,平民憑什麼永遠是平民,泥腿子憑什麼要天天修地球,說到底,敢于琢磨上面,敢于維護自己的利益,你才有機會往上走,如果只安于現狀,怕是永遠沒有機會。
所以說,只要你有實力,規矩就是給你定的,你如果沒有實力,可能就要先做遵守規矩的那一波人。
你覺得是這樣嗎?
如果你也喜歡讀《資治通鑑》,關注我,咱們一起煮酒論英雄,讀史通謀略。
我做了一個《資治通鑑》的解讀專欄,絕對跟你看到的視角不一樣,領導智慧和成事之道,以這個為視角,涉及識人用人、用人成事、管理技巧、領導權謀等等多個角度,感興趣可以訂閱一下,長期更新,逐步漲價,目更新到 12 節,每天一更,感興趣長按下方鏈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