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動察:寧德時代新電池來襲,眾企競逐技術賽道,歡迎閱讀。
在市場上,我們通常會看到一款款不同設計,不同用途的電動車。這些車的内部,都需要電池來驅動,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動力電池也進入到技術競争的新階段。
另外一點,随着電車市場保有量的增加,市場上總會出現一些因為各種意外起火的車型,這就使得消費者開始關注電池的安全。再加上 GB 38031-2025 新版動力電池安全強制性國家标準于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正式實施。相較于 2020 年版國家标準,有了很多新的技術要求。其中一個對電池單體内短路導致熱失控後的安全防護能力要求最引人注目:要求熱擴散測試從 " 着火、爆炸前 5 分鍾提供熱事件報警信号 ",修改為 " 不起火、不爆炸 ( 仍需報警 ) ,煙氣不對乘員造成傷害 "。
電池雖然在電動車當中屬于看不見的元件,在以往可能也沒有用戶去聽枯燥的電池特性和技術進步,在新車市場新能源車銷量越過 50% 的趨勢下,每一段動力電池的技術描述都值得認真解讀。
寧德時代一直是動力電池的頭部玩家,其第一代神行超充電池誕生初期就有着不錯的技術表現,以 4C 的充電速度,充電 10 分鍾行駛 400 公裡的性能吸引了一些合作夥伴。現在寧德時代帶來了二代神行超充電池,發布之後 16 個品牌 39 款車型進行了配套。
如果聽其性能表現,這确實是一個不錯的電池產品,做了不少提升。這塊電池是全球首兼具 800 公裡續航和峰值 12C 充電的磷酸鐵锂電池。峰值充電功率達 1.3 兆瓦,可實現 1 秒 2.5 公裡的無感補能,充電 15 分鍾可行駛 520 公裡。那麼在冬天的時候,北方地區怎麼辦?官方稱即便在零下 10 ℃低溫環境下,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 15 分鍾可從 5% 補能至 80%SOC,比當前行業最高充電水平提升了 100%。
另外,寧德時代還帶來了 " 鈉新電池 "。納新電池的性能也符合主流,其具備充足的安全冗餘,其通過高熵快離子脫嵌技術、自研低溫電解液及高穩定負極材料,在電鑽穿透、鋸斷電芯、多軸向擠壓等極端工況測試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這個賣點符合當下的新能源車電池安全需求,鈉新乘用車動力電池将于 2025 年 12 月正式量產出貨,首發落地巧克力換電車型。從技術上講,鈉離子電池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有望成為未來動力電池市場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對未來 L3、L4 級的自動駕駛預留了拓展空間的 " 骁遙雙核電池 " 也發布了。這裡提到的 " 雙核 ",相當于飛機的雙引擎,一個壞掉另外一個仍然可以工作,留足安全冗餘,确保動力輸出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安全性,可以給當前智駕系統提供可靠保障。其支持串聯、并聯或獨立輸出模式,可應對極端場景下的供電穩定性問題。
結合自生成負極技術,寧德時代還可以根據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組合成三款雙核電池產品。第一種組合是骁遙 " 鈉 - 鐵 " 雙核電池,第二種組合是骁遙 " 鐵 - 鐵 " 雙核電池,第三種組合是骁遙 " 三元鐵 / 雙三元 " 雙核電池。
那麼其它對手是否就停止了創新的步伐呢?在競争激烈的市場裡,不進則退,吉利的神盾短刀電池與金磚電池是一個新的回應。為了應對市場的競争,車企也必須在動力電池上有所建樹,才能赢得話語權。吉利成立獨立的電池產業集團吉曜通行,把電池技術品牌整合為 " 神盾金磚電池 "," 神盾 " 代表吉利極致的安全系統," 金磚 " 代表吉利行業領先的電芯技術。
整合後的吉曜通行将聚焦 " 爆款電芯 " 戰略,将產品線收斂至 10 款以内,每款電芯產能規劃不低于 5GWh。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通過自研的電池包結構設計、熱管理技術及實時監控系統,實現了全場景安全防護。金磚電芯的超級快充版本将聚焦快充能力,适配 800V 以上高壓架構,主攻高性能市場。需要注意的是,吉曜通行将形成行業最大、最領先短刀電芯產能,這些產能将優先保障極氪、領克等高端品牌的需求。
另一個市場強手欣旺達也沒有停下追趕的步伐,針對增程和插混車型打造了核心產品欣星耀 / 欣星馳系列,在混動市場,憑借 60C 閃充 70C 閃放的超高功率性能與 -30 ℃極寒耐受能力,欣旺達動力的 HEV 電池裝機量已經突破 150 萬台。
而在大家最關心的純電市場,欣旺達動力閃充電池 3.0 也一直被市場認可。其 6C 峰值充電倍率,可實現 "1 秒 1 公裡 " 的補能效率。在此基礎上,欣旺達動力 8-10C 以上倍率的超充產品也将很快面世,将 10-80%SOC 的補能時間進一步壓縮至 7 分鍾,讓 " 充電比加油更便捷 ",這對未來電動車的使用體驗是一個極大的改善。
而億緯锂能則提出了大圓柱電池原位更新方案,即在不改變殼體設計的情況下,通過采用不同的電池材料,實現整包的差異化表現,這一方案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标準化提供了新思路。以超級增程車型為例,大圓柱電池可将純電續航裡程從 150~200 公裡提升至 400 公裡,這對于增強車型的競争力有很大作用。此外,億緯锂能已與一汽、長安、寶馬、蔚來、江淮等多家企業開展合作,大圓柱電池項目正按計劃推進。
動力電池企業保持技術進步的同時,随着市場容量和保有量的提升,也要把電池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寧德時代做為領頭羊,在技術上有着深厚的積累,但競争對手也緊随其後,誰都不想在這個技術競賽中落後。一旦放棄了對技術和安全的追求,就會被市場抛棄。另外,除了在國内市場競争,這些動力電池產品也要面臨出海,在海外市場也有着同樣的技術安全要求,甚至更加苛刻。
所以,對于動力電池的技術安全投入,絕對不能松懈,要持之以恒。新能源車做為一個具象化的產品體,包含了智能駕駛、軟體系統、芯片和人工智能大模型、還有堅固的車身。但這些功能要依托在動力電池上才能實現運轉,動力電池也是一台車成本最大的部件。全球新能源車争奪和競争的核心維度,也是基于動力電池展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