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黑魚片價格連漲3個月,上遊廠商卻開始“逃亡”?,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餐飲供應鏈指南,作者:何沛凌,編輯:王秀清,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最近,菜價、肉價都在漲漲漲。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顯示,近期黃瓜、菠菜、大蔥等重點監測的 28 種蔬菜均價已經連續 6 周上漲,比如黃瓜近兩個月價格就上漲了 154.6%,豬肉價格的漲幅也已經超過 30%。
黑魚的價格也不例外,今年 5 月起連漲三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價格上漲通常意味着能帶來更多利潤,但在業内人士看來,這輪漲價卻有可能導致一批上遊廠商集體 " 出逃 "。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黑魚塘頭價兩個月翻一倍,連鎖反應下有工廠調價三輪
今年以來,黑魚價格持續上漲。
首先是黑魚塘頭價格的上漲。某黑魚片加工廠銷售負責人徐斌(化名)告訴紅餐網,從今年 5 月開始,黑魚塘頭價一路攀升,以 2~3 斤的中魚為例,5 月以前平均 5~6 元一斤,到 6~7 月時已經上漲至 10 元左右一斤,漲幅接近翻倍。
據海鮮指南公眾号,今年二季度以來,黑魚塘頭價陸續升溫,尤其是 5 月後,中魚價格一路從 5.4 元 / 斤漲至 8.2 元 / 斤,漲幅達 3 元左右,并保持在高位波動。
7 月中旬短暫下調後,塘頭價繼續緩慢上漲,截至 8 月初,黑魚大魚價格已經突破 10 元 / 斤,加工廠主要收購的中魚原料價格普遍維持在 7.6~7.7 元 / 斤的高位。
在黑魚塘頭價持續上漲的壓力下,今年以來黑魚片加工廠紛紛宣布調整產品報價,以應對原料成本壓力。
多家黑魚片加工廠宣布調價,上漲 10~20 元 / 箱。流通市場免漿黑魚片跟漲,批發價上調 5~10 元 / 箱。
到了 8 月,原料價格依然處于高位,這使得部分加工廠不得不再次調價。據海鮮指南報道,有的廠商甚至已經調價三輪,整體上漲 5~15 元 / 件。
不過,并不是所有廠家都選擇直接漲價。多位黑魚片廠家告訴餐飲供應鏈指南,目前廠家對于調價持謹慎态度,因為受今年餐飲市場較為困難影響,下遊客戶難以接受價格上漲,這使得工廠和經銷商面臨更大的出貨和成本壓力。
今年甚至有加工廠因原材料價格上漲而遭受高額損失。例如,某黑魚片頭部品牌在 5~6 月并未跟随市場漲價,受黑魚塘頭價上漲影響,其在 5~6 月累計損失高達數千萬元。
二、" 風口 " 已過,上遊魚片廠商或迎來 " 大逃殺 "
盡管原材料價格持續維持在高位,但多位業内人士卻表示,這對行業來說并不一定是壞事,有利于市場重新回歸理性。
" 今年黑魚片原料價格的上漲,其實是對過去 1~2 年價格偏低的一種理性回調。"徐斌表示,去年 8 月到今年年初,黑魚片價格一直處于緩慢下行狀态,近期黑魚片的價格反而逐漸趨于理性。
去年 8 月,百香順總經理沈本祥在接受紅餐網采訪時表示,部分商家根據前兩年的發展趨勢預測,2024 年魚片價格大概率會上漲,于是從去年年初就開始大量囤積魚片,導致行業内卷加劇,魚片價格下降。
徐斌也表示,黑魚片價格此前偏低原因在于前幾年市場緊俏,湧入產業鏈中的養殖戶、加工廠變多,導致市場嚴重供過于求,引發内卷、價格戰。
據了解,近兩年預制菜行業快速發展,市場掀起了一股黑魚片熱潮。
酸菜魚是預制菜熱門單品,根據權威機構的預測,2025 年酸菜魚預制菜市場的規模将超過 200 億元,近幾年的復合增速超過 30%。生產酸菜魚預制菜的品牌在近兩年也賺得盆滿缽滿,比如叮叮懶人菜,2023 年賣出了 10 億元的預制菜,其中 85% 都是酸菜魚。
酸菜魚的走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核心食材黑魚片的需求上漲,因此吸引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及廠商入局。
據餐飲供應鏈指南不完全統計,國内僅單一黑魚片生產加工企業就有 300~400 家。
然而,一批 " 追風口 " 廠家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市場上出現不少低品質的產品,甚至有個别廠家推出以次充好的產品攪亂市場秩序。
在業内人士看來,這種混亂的局面或将随着原料價格上漲而改變。
一位不具名的業内人士透露,今年有可能是黑魚片市場 " 大逃殺 " 的一年,随着黑魚價格普漲,過去靠低質魚片來打價格戰的廠商也不得不調整價格,導致低質魚片的價格和主流大廠商的產品差價縮小,低價優勢不再。
在價格相近的情況下,下遊商家自然更願意選擇品質更高的魚片,因此先前投機而來的廠商将加速出清,這對于高品質黑魚片廠商來說是個好消息。
黑魚片經銷商黃林(化名)告訴餐飲供應鏈指南,目前市場上各家黑魚片的批發價差在縮小,去年最貴的黑魚片和最便宜的黑魚片之間能相差 4 元 / 盒(250g),而今年只相差 0.5~1 元。" 低質魚片的價格優勢已經不存在了,未來廠家之間要拉開差距只能依賴產品品質和品牌建設。"
黑魚片經銷商李豪(化名)則表示,接下來,品牌和口碑将是決定市場競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之前的日子太好過,導致一些企業忽略了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客戶對產品的認知度較低,如今市場收縮,客戶只會找他們信賴的廠家拿貨,沒有品牌效應的黑魚片廠家将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餐飲供應鏈指南了解到,一些頭部廠商正在憑借資金、技術和成本優勢,對投機廠家形成擠出效應。
例如,某黑魚片頭部品牌在今年這輪價格波動中采取了先期降價、後期随行情漲價的策略,以穩定和擴大銷售渠道。據了解,在黑魚片漲價勢頭最猛的 5~6 月,該品牌沒有選擇跟随市場漲價,而是對經銷商維持去年以來的優惠政策,直到 7 月才開始上調價格。
李豪對此評價稱,只顧短期利益的廠商沒有這個意願和實力,跟經銷商一起承擔價格波動的風險,因此,等到市場逐漸穩定下來時,經銷商們會更願意選擇那些負責任、有實力的品牌廠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餐飲供應鏈指南,作者:何沛凌,編輯:王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