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中國汽車不再“窩裡橫”,歡迎閱讀。
導語
Introduction
走出國門才是走向強大的開端。
作者丨楊 晶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何增榮
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的演變有目共睹,其最鮮明的特征便是國產品牌對合資品牌的有力衝擊。這一趨勢讓許多人深信,中國汽車品牌已經真正嶄露頭角,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确實,國内市場上,我們見證了一批國產汽車品牌的崛起,它們憑借出色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創新,以及精準的市場定位,逐漸赢得了消費者的青睐。
然而,也有另一種觀點指出,雖然中國汽車市場熱鬧非凡,但它僅僅是全球汽車市場的一個小部分。盡管外資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和利潤有所下滑,但從全球視角來看,這些國際汽車巨頭依然保持着驚人的盈利能力。甚至有人提出,即便某些外資品牌選擇退出中國市場,它們在全球範圍内仍舊是行業巨頭。
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中,關于中國汽車產業是否真正強盛的問題,眾說紛纭,莫衷一是。有趣的是,這場争論并不僅限于國内。國外的汽車行業觀察家們也開始對此進行讨論,而最近的一些國際輿論中,我們可以聽到越來越多對外資品牌的憂慮。
特别是在一些關鍵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品牌已經開始發起 " 攻勢 ",這無疑給國際汽車巨頭帶來了新的挑戰。中國汽車品牌的全球化步伐正在加快,這是否預示着全球汽車產業的新一輪洗牌,值得我們繼續關注。
從東南亞開始
随着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的迅速崛起,日本汽車制造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傳統的汽車強國,日本的企業如豐田、本田和三菱等,在全球範圍内享有盛譽。然而,中國本土品牌的電動汽車正大量湧入市場,對這些日本企業構成了嚴重威脅。
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日本汽車制造商正在竭力應對來自當地競争對手的激烈競争。一波接一波的中國電動汽車湧入展廳,憑借先進的電池技術和智能化的軟體配置,迅速捕獲了消費者的目光。
同時,這些中國公司也在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迅速占領了原本屬于日本品牌的銷售據點。有分析顯示,從 2019 年至 2024 年,日本汽車制造商在中國以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市場份額損失慘重。
在中國市場,主流的六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均出現市場份額下滑,即便是豐田這樣的行業巨頭,其銷量和產量也陷入了停滞。而在東南亞,盡管消費者對日本品牌的忠誠度一度非常高,但中國品牌正在逐步蠶食日本市場,特别是在泰國和新加坡,日本汽車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已從 2019 年的 50% 以上驟降至 35%。
這一趨勢對日本汽車制造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作為全球銷量領先的企業,豐田雖然在某些領網域如皮卡市場仍保持領先地位,但整體而言,其市場地位正受到嚴重挑戰。更令人擔憂的是,亞洲市場份額的下降可能只是歐洲和美國市場更大範圍下滑的預兆。
在電動汽車的轉型過程中,日本汽車制造商的進展相對緩慢,這可能會讓他們在未來競争中付出更加高昂的代價。與此同時,中國品牌正在憑借尖端電池技術和智能軟體打造行業新赢家。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日本品牌正在積極尋求合作夥伴并投資長期項目,以開發車載軟體、固态電池等關鍵技術,力圖重新占據市場優勢。然而,在中國這個世界電動汽車之都,他們的努力似乎仍難以挽回頹勢。
此外,日本大規模生產的聲譽也在逐漸下滑。過去二十年來,日本汽車產量占全球的比例已從 20% 以上降至 11%。而中國則已崛起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中心,其電動汽車不僅在國内市場占據主導地位,還在積極尋求向歐洲和美國等海外市場擴張。
有研究指出,中國在低成本電池方面的優勢以及企業在海外建立供應鏈的能力,可能為其在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帶來更大的競争優勢。随着中國品牌在這些市場的攻勢不斷加強,日本汽車制造商的未來前景無疑充滿了挑戰。
日系車是最大對手
國外有些聲音認為,日本汽車行業正經歷艱難時期,其領軍企業豐田、日產和本田在最近一個季度均遭遇了利潤下滑的困境。這三家汽車制造商正努力應對來自中國市場的激烈競争,并面臨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挑戰。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在 9 月底當季的利潤大幅下滑至 5737 億日元(約合 37 億美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的近 1.28 萬億日元(約合 83 億美元)顯著減少。與此同時,日產因銷量下滑而計劃裁員 9,000 人,本田則報告第二季度營業利潤下降了 15%。
這三家公司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在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不佳。豐田在今年前 9 個月的在華銷量下降了超過 10%,公司将其歸因于 " 嚴峻的市場環境 ",如 " 價格競争加劇 "。然而,豐田的一位發言人指出,利潤下滑不僅受中國市場影響,日本和北美市場的疲軟也是原因之一。
本田和日產也報告了在華銷量的下滑,其中日產在華零售額下降超過 5%,成為各地區中降幅最大的。
在中國,日本汽車制造商正受到本土競争對手的強烈衝擊。這些競争對手通過提供價格實惠且技術含量高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迅速占據了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比亞迪、極氪和蔚來汽車等中國電動汽車領先企業正在向海外擴張,給豐田、本田等日本企業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日本汽車制造商在電動汽車轉型方面普遍采取謹慎态度,更側重于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雖然這種策略在電動汽車需求放緩的情況下曾取得回報,但随着中國市場的快速電動化,缺乏強大的電動汽車陣容使得日本汽車制造商在與本土產品的競争中處于不利地位。
有迹象表明,日本汽車巨頭正在調整其戰略以适應市場變化。日產已承諾加快在中國推出新型電動汽車,并在美國推出混合動力汽車。豐田也計劃擴大在中國的生產規模,以更好地與本土企業競争。
然而,未來幾年日本汽車制造商可能會面臨新的挑戰。特别是随着唐納德 · 特朗普赢得美國總統大選,他提出的對從墨西哥進口的汽車征收關稅的提議可能會對在墨西哥設有工廠的日本汽車制造商產生重大影響。
總的來說,日本汽車行業正面臨多方面的壓力和挑戰,包括中國市場的激烈競争、電動汽車轉型的困難以及潛在的政策風險。為了适應這些變化并恢復盈利能力,日本汽車制造商需要靈活調整戰略并加大創新力度。
|楊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潰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