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業績太慘被迫走人?有基金公司兩月内離職3位權益基金經理,虧損最多的超七成,歡迎閱讀。
财聯社 9 月 4 日訊(記者 李迪)今年,公募基金行業出現了基金經理離職潮,多家銀行系基金公司也出現更頻繁的人事變動,甚至面臨着 " 老将 " 出走的挑戰。
近兩月,民生加銀已有 3 位權益基金經理離職,其中就包含曾任投資部總監的柳世慶,還有兩位業績排名靠後的基金經理陳潔馨和施名軒。除民生加銀外,今年還有工銀瑞信基金、建信基金、中加基金等銀行系基金公司出現 " 老将 " 出走現象。
兩月内三位權益基金經理從民生加銀離職
最近兩個月内,民生加銀基金權益投資團隊中已有 3 位基金經理離職,其中包含經驗豐富的權益投資部總監,也包含業績表現較差的新生代基金經理。
8 月 28 日,民生加銀基金公告,陳潔馨因個人原因離職。其管理的民生加銀創新成長的由劉霄漢接任。
2021 年 12 月 3 日至 2024 年 8 月 28 日期間,她擔任民生加銀創新成長混合的基金經理,任職期間該基金的 A 類份額回報為 -74.27%。2021 年 12 月 3 日至 2023 年 8 月 21 日期間,她擔任民生加銀醫藥健康股票的基金經理,任職期間該基金的 A 類份額回報為 -49.26%。
8 月 21 日,柳世慶因個人原因離任,已完成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注銷手續。柳世慶于 2013 年加入民生加銀基金,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達 8 年,離職前,他曾擔任投資部總監、權益資產條線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等職位。
2020 年時,其管理規模一度超百億。不過,截至離職前,其管理的 5 只基金過去三年虧損均超過 30%,其管理規模也縮水至 32 億。
7 月 18 日,施名軒因個人原因離職。他于 2021 年 9 月 9 日至 2024 年 7 月 18 日期間擔任民生加銀精選混合的基金經理,任職期間回報為 -58.11%。
作為銀行系基金公司,民生加銀基金的產品結構也呈現出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較高,而權益類產品占比較低的特點。二季度末,民生加銀公募管理規模超 1400 億,其中,債基規模合計達 1036.3 億元,而主動管理型權益基金的總規模僅為 152.4 億元。
在多位權益基金經理離職後,目前,民生加銀基金權益投資團隊仍擁有孫偉、劉霄漢、尹濤、王亮、秦波等 11 位基金經理。
其中也包含部分業績排名相對靠前的基金經理。以擁有十餘年證券從業經驗的尹濤為例,截至 9 月 4 日,其管理基金的過去一年業績在同類基金中均排名前 50%。
而民生加銀現在的權益投資部總監孫偉業績堪憂,其管的多只基金今年以來、近一年收益排名排在同類基金中的後 50%。
除權益投資團隊外,民生加銀基金的其他業務條線近兩年也有人事變動。2024 年 3 月,民生加銀基金公告,宋永明因個人原因離任公司副總經理。
2023 年,4 月 11 日,民生加銀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副總經理、FOF 基金經理于善輝因個人原因離任,離任日期為 4 月 10 日。
同年 6 月,于善輝加盟博時基金,出任博時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專職委員。2021 年時,于善輝所管 FOF 基金的規模一度超過 200 億。但之後兩年其基金規模因淨值波動而出現縮水。截至 2022 年末,于善輝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縮水至 93.06 億元。
多家銀行系基金旗下老将出走
今年以來,除民生加銀基金外,還有多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出現基金經理離職現象,其中不乏資深的行業老将。
8 月底,工銀瑞信的百億固收基金經理張略钊清倉式卸任,不轉任其他崗位,已辦理注銷手續。張略钊于 2014 年加入工銀瑞信,擁有近 7 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
6 月底,中加基金的百億固收老将闫沛賢 " 因個人原因 " 清倉式卸任五只產品的基金經理,并已按規定在基金業協會辦理注銷手續。闫沛賢于 7 月初從中加基金離職,并于不久後加入中歐基金。
公開信息顯示,闫沛賢于 2013 年加入中加基金,他擁有十年以上的公募基金管理經驗,離職前管理規模近 200 億元。
6 月初,建信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資深基金經理姜鋒因 " 個人申請離職 " 而卸任所管基金的基金經理職位,基金經理變更已于 5 月 31 日生效。姜鋒 2007 年 7 月加入建信基金,擁有近 13 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
今年 1 月,中銀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王偉清倉式卸任。他于 2010 年加入中銀基金,有近 9 年基金管理經驗,2023 年四季度末管理規模超 50 億。
對于銀行系公募面臨的 " 老将 " 出走挑戰,業内人士指出,這或與銀行系基金公司的薪酬狀況有關。多位業内人士對記者表示,在本輪基金行業的薪酬改革中,銀行系基金公司普遍薪酬限制更嚴格," 銀行系基金的薪水與其他頭部公募相比本身就具有一定差距,而在限薪後,更難留住優秀基金經理了。"
還有業内人士指出,銀行系公募往往股東背景強大且經營穩定,投研平台打造能力也較強。這使得它們對個别明星基金經理的依賴性相對較低,因此這些公司并不願意為單個基金經理支付過高的薪酬。
基金經理離任數創 9 年新高
近兩年來,由于市場的大幅波動和行業的快速變革,基金公司内部的人事變動變得十分頻繁。
據 Wind 數據,截至 8 月 31 日,今年前八月共有 238 位基金經理離任,創同期九年新高。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離任的基金經理中,在公司内部轉任其他崗位的非常少,多數是在離任後不久便離職。
具體來看,離職原因可分為主動離職、被迫離職兩大類。
一方面,中小基金公司在行業谷底期面臨經營方面的諸多問題,部分基金經理為謀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和更穩定的工作環境,主動離職并跳槽去更大規模的平台。最近一年,闫沛賢、白冰洋、範妍等基金經理均從中小型公募離職,跳槽去了頭部公募。
另一方面,市場波動下,部分長期績差的基金經理最終被迫離職。近期,業績排名靠後的仇秉則、程偉慶、易文斐、陳恬等多位業績欠佳的基金經理清倉式卸任,且基金經理變更公告顯示其并無轉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崗位的說明。這意味着這些基金經理大概率即将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