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過往人生》:唉,大多數人的精力只夠愛自己,歡迎閱讀。
最近,有一部在流媒體上線的愛情片在影迷圈引起熱議。
這部電影與《燃冬》存在很多巧合的相似:同在七夕當天上映;都在講述一女兩男的三角關系;上映後口碑同樣遭遇了兩極分化。喜歡的稱贊它是年度最佳愛情片,不喜歡的怒斥故事寡淡,說它和《燃冬》一樣是 " 莫名其妙的無病呻吟 "。
被誤解是文藝片的宿命。(下文含有部分劇透)
《過往人生》是一部非常私人化的電影,講述的是少數群體(美籍韓裔)的成長和情感變化。12 歲的娜英(格裡塔 · 李 飾)從韓國移民加拿大,長大後和小時候的青梅竹馬海盛(劉台午 飾)在社交網站上重逢,但兩人卻沒能再續前緣。又過了十二年,娜英和一個猶太作家結婚拿到綠卡,而海盛終于鼓足勇氣,不遠萬裡來到紐約尋找娜英。
電影一開頭就是娜英和丈夫、海盛一同坐在酒吧的場景。娜英與海盛用韓語相談甚歡,聽不懂韓語的白人丈夫坐在一旁略顯落寞。鏡頭緩緩拉近,脫離場景的旁白,配上娜英打破第四堵牆的注視,都暗示了這種三角關系的不同尋常。
個人認為開頭酒吧這一場景的處理非常有效。陰郁、冷靜的影調,既勸退了那些想看狗血三角戀的觀眾,也為接下來娜英與海盛的往事做了鋪墊。
影片前半部分相對寡淡。回溯首爾往事的部分,并沒有對 " 青梅竹馬 " 做更延展的表達。幼年的娜英與海盛是一起上下學的鄰居,彼此喜歡,但我們并沒有看到這份喜歡的緣由。或許導演是想表達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的年少心動,但這種不知所起的心動,真的能支持娜英漂洋過海十二年之後依然對海盛念念不忘嗎?
這一點疑惑直到兩人正式重逢後終于解開,原來海盛不只是娜英年少時的心動對象,更承載着娜英對故土的依戀。
電影的主線是三段離别,前兩次都是娜英主動斬斷了緣分。娜英渴望成為父親一樣優秀的劇作家,12 歲就踏出舒适區背井離鄉,向着諾貝爾文學獎邁進。在韓國親朋的眼裡,她是勇敢出走的 " 娜拉 "。第一次與海盛在網站上重逢後,她仍然不希望自己沉溺于 " 網戀 ",堅定地向海盛說了再見。
最近社交媒體上流行一段話," 質疑宛瑜、理解宛瑜、成為宛瑜 " ——娜英就和《愛情公寓》裡只身赴歐洲追夢的林宛瑜一樣,為了更自由的生活放棄了本可以抓住的愛情。海盛也不是能為愛舍棄一切的陸展博,他成年後仍住在家裡,努力在 996 的内卷洪流裡掙扎,不願也無法承擔異國追愛的後果與風險。
電影裡用 " 因緣 " 的概念來解釋娜英與海盛的錯過。實際上在東亞語境裡," 緣分未到 " 通常只是成年人猶豫不決的自我安慰。如今流行的愛情觀要求 " 愛人前先愛自己 ",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精力只夠愛自己。娜英與海盛重遇後進退兩難的處境就是當下不少年輕人的真實縮影,也因此這種 " 相遇後無法同行 " 的遺憾,引發的共鳴才如此強烈。
電影最妙的是結尾對 " 娜英與海盛告别 " 的處理。娜英送海盛上車後,轉過身又獨自走了一段路,終于忍不住在丈夫懷裡大哭起來。亞瑟(娜英的丈夫)曾說,娜英說夢話只用韓語,心裡有一座寫滿了韓文的孤島。娜英對海盛的告别,不僅是為年少的愛情畫下句點,更是對過去的自己,對那座孤島上的小女孩說再見。
這場告别,在娜英獨自走的那一小段路裡,悄無聲息地完成了。沒有一句台詞,但卻讓人痛徹心扉。這種冷靜、含蓄又略顯殘酷的表達貫穿全片,充滿東亞式的細膩柔情,看似在講愛情,實則是講愛背後人的生存狀态,講成長的得與失。
這種風格與内核的統一,也是《過往人生》與《燃冬》的又一相似之處。
只不過,《過往人生》的叙事要比《燃冬》更加明确,直抒胸臆的台詞,暗湧的情緒,更能擊中那些有過遺憾的失意者。
這與主創團隊的出身背景有關。娜英的故事改編自導演席琳 · 宋的親身經歷,而格裡塔 · 李和劉台午兩位主演也都是有移民經歷的韓裔,背後的制作公司 A24 又是近兩年聚焦亞洲文化的新起之秀,因此,《過往人生》的東方意境如此強烈也就不足為奇。
很多媒體預測,《過往人生》被 A24 作為明年衝奧的重磅作品。目前,影片的爛番茄指數、MTC 分數、柏林場刊分數都極其出色,這表示該片在北美頗受認可。或許," 娜英和海盛 " 有機會成為好萊塢下一批 " 楊紫瓊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