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白夜追兇2》以為憋了個大的,結果爛了個大的,歡迎閱讀。
七年前,《白夜追兇》橫空出世,用大尺度的場景和詭谲的氛圍刷新了觀眾們對國產懸疑劇的認知,一躍成為懸疑類型劇的标杆。沒想到,劇情緊鑼密鼓走到最後,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懸念,吊足了胃口。
而這個胃口,一吊就是七年。
今年《白夜追兇》第二部終于官宣上線時,觀眾們心裡有對關家哥倆的懷念,也有對續集能不能重現當年輝煌的忐忑。就這樣提着一口氣點開第一集——
觀眾懸着的心徹底死了。
這拖沓的情節、牽強的推理,還是我們熟悉的白夜嗎?
果然,續集拍不好?
點開評論區,觀眾們的怨氣幾乎要溢出螢幕。
這麼一部萬眾期待的劇,怎麼就洩了氣?
要理解這部劇的跌落,還得從第一部的叙事張力說起。
《白夜追兇》最後的懸念設計可以說是登峰造極:
警局為什麼突然把關宏峰抓起來?
是兄弟互換身份的事情暴露了?
還是另有陰謀?
被抓起來的,真的就是關宏峰本人嗎?
兄弟倆到底有沒有再次調換身份?這些問題,愣是讓觀眾們抓耳撓腮了七年。
然而現實卻是,《白夜破曉》上來就直接揭曉了謎底:被抓的是關宏宇,兄弟倆的身份也沒有任何戲劇性的暴露。
就這?前面那麼大陣仗的懸疑鋪墊,就換來這麼一個毫無波瀾的交代?
原本精心設計的懸念,在第二部變成了輕描淡寫的交代。
觀眾想看的跟警局你來我往的交鋒和相互試探,統統被磨平成了平鋪直叙的劇情。
第一部裡讓人上頭的快節奏,在第二部裡也變得無比拖沓。
第一個案子,其實就是哥哥侵犯并且殺害了弟弟的女朋友,随後内疚自殺。但就這樣一個可以快速推進的案件,穿插着給關宏宇設計的尴尬内心獨白,愣是給拖了四集。
以至于在破案之後,周巡都調侃了一句 " 這麼簡單 "。
要說前面幾集為了引入、回溯,節奏慢一點也可以理解,但是後面的幾個案子也還是跟第一部差遠了。
環環相扣、細致入微的缜密推理是沒有的,破案靠的幾乎全是運氣。
比如周舒桐在追查虐待動物案的時候,無法确定施虐者位置,就有熱心網友來認真解惑,從氣壓分析到天氣,直接給了答案;
在街邊吃面的時候,恰好就有表販子大聲嚷嚷給出線索,而且恰好嫌疑人就是從他那買的表,甚至這表販子還能仔細描述出來嫌疑人的外貌特征。
雖然可以理解虛構作品要有一定的戲劇性,但是也不能全靠巧合推進劇情吧。
最過分的是,第一部裡最出彩的兩兄弟互換身份追兇設定,第二部裡也被實質性削弱了。
一開始周巡就表示會幫忙掩護兩兄弟,随後周舒桐和曲弦也紛紛發現了端倪,更離譜的是新來的法醫也一下子戳破了這層身份。
這下好了,整部劇的熟面孔也就那麼幾個,全都知道了這個核心設定。
觀眾們想看的兩兄弟刀尖舔血藏身份戲碼全沒了,警隊裡的人都揣着明白裝糊塗,陪兄弟倆演戲,完全消解了原本緊張刺激的情節。
這甚至顯得第一部裡傷口都得復制粘貼、費盡心思掩蓋自己身份的兩兄弟有點可笑。
不止劇情,連人物設定也 ooc 了。
周巡和關宏宇仿佛集體中了降智 buff,低級錯誤不斷,破案能力也直線下跌,什麼事情都得叫關宏峰來解決。
第一案裡,警方排查了好幾遍的現場,周巡和關宏宇也一無所獲,但關宏峰一來就馬上能發現關鍵線索。第一部裡為了不讓身份暴露,苦練破案技巧的關宏宇哪去了?
不光是情節和人設質量下降,七年過去了,連服化道的水平都沒有提高,整個制作就透露出一個字——糙。你看周巡和關宏峰坐在車裡,窗外的景色都不帶動的。
但《白夜破曉》要說有多爛,肯定也談不上,只是珠玉在前,觀眾們的期待值和要求難免會更高。
如果說《白夜破曉》的内容令人失望,那麼它的商業運作絕對是 2024 年影視營銷的教科書級案例。
從數據上來看,這部劇的熱度和流量并沒有受到負面評價的太大影響。
燈塔專業版顯示,《白夜破曉》從 11 月 24 日開播以來,就一直是網劇熱播榜榜首,單日正片播放量每天都超過了 3000 萬。
微博上大大小小的熱搜也上了七十多個,在同期網劇裡也是一騎絕塵了。
開播前,《白夜破曉》就官宣了三十多家贊助,刷新了優酷的招商記錄。前八集裡,平均每集就有八個廣告,總時長近兩分鍾,廣告植入密度近乎飽和。
片頭有廣告,片尾有廣告,暫停有廣告,甚至兄弟倆每一次互換身份都要插一段廣告,真是廣告裡插了部劇。
除了幾乎五分鍾一個的硬廣,軟廣植入更是無處不在。
泡面、啤酒、飲料、手機,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有商業元素,生動地展示了内容即廣告的運作邏輯。管你是不是 VIP,都得接受廣告的轟炸。
有數據顯示,OPPO 作為《白夜破曉》首席合作夥伴的冠名報價高達 4500 萬元,整部劇的廣告贊助費甚至能有三億。
2017 年優酷靠《白夜追兇》一戰成名之後,也上線了一系列同類型劇,還在今年四月推出主打懸疑的 " 白夜劇場 "。但除了《邊水往事》外。水花都不大。
《白夜破曉》不只是一部懸疑劇的續集嘗試,更是一次 IP 變現的精準實踐。幫優酷在商業方面,打了場翻身戰。
這也印證了現在的商業邏輯:不管劇怎麼樣,只要有 IP,就有足夠的話題度和流量,就可以是一門上好的生意。《白夜破曉》,或許正是這一邏輯的最佳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