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賣房賺5億,這家上市農商行的全年利潤卻只多了1.2億,歡迎閱讀。
頭部農商行上海農商銀行(滬農商行)發布 2024 年報和 2025 年一季報。
年報顯示,2024 年,上海農商銀行營收淨利均保持微增。實現營收 266.41 億元,同比增長 0.86%;歸母淨利潤 122.88 億元,同比增長 1.20%。
資產規模方面,截至 2024 年末,上海農商銀行資產總額 14878.0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6.87%,其中貸款與墊款總額 7552.1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6.15%;負債總額為 13598.28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6.58%,其中吸收存款 10721.41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5.48%。
一季報顯示,上海農商行實現營收 65.60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70.85 億元下降 7.41%。其中,利息淨收入 47.66 億元,同比下降 5.62%;非利息淨收入 17.94 億元,同比下降 11.82%。非利息淨收入下降主要受上年房屋征收一次性影響。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 6.04 億元,同比下降 6.26%。
在這一專注于上海市場的農商行的年報中,筆者找出了以下幾點值得注意之處。
對公支撐起信貸投放,房地產貸款占全年貸款增量 27.6%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的信貸投放數據顯示,該行資產結構正經歷調整。
對公貸款在 2025 年一季度表現尤為搶眼,從去年同期的 65 億元大幅增至 142 億元。然而,零售貸款則持續面臨挑戰,從去年第四季度的 51 億元縮量降至 2025 年一季度的負 17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全年,該行房地產貸款占總貸款增量 27.6%,預計主要支持保障類住房。
年報則着重強調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側重。
" 報告期末,累計服務上海市近半數 " 專精特新‘小巨人’ " 企業和約三成 " 專精特新 " 中小企業,其中,上海市 242 家 " 專精特新‘小巨人’ " 企業和 2,260 家 " 專精特新 " 中小企業為本公司授信客戶,授信餘額分别為 104.52 億元、453.45 億元,較上年末分别增長 18.13%、16.69%;貸款餘額分别為 92.36 億元、386.10 億元,較上年末分别增長 23.74%、17.22%。"
不良率同樣顯示出明顯的個貸和對公此消彼長的特點,2022 年至 2024 年,該行個貸不良率分别為 0.79%、1.12% 和 1.32%;對公的相應數據為 1.22%、1.10% 和 1.02%。
年報着重提到了普惠小微貸款和零售互聯網貸款的資產質量情況,提到," 普惠小微貸款不良率呈現上升趨勢 "," 受經濟環境影響,互聯網行業整體風險較往年有所提升。"
報告期末,本公司普惠小微貸款不良率 1.92%,較上年末上升 0.47 個百分點,主要由于普惠小微客戶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更易受宏觀外部經濟環境影響,尤其是產業鏈末端的小微企業,普惠小微貸款不良率呈現上升趨勢。
報告期末,本公司零售互聯網貸款規模 419.46 億元,零售互聯網貸款不良率 2.25%,較上年末上升 0.50 個百分點,受經濟環境影響,互聯網行業整體風險較往年有所提升。
獲得近 5 億元房產征收補償
與同業類似,2024 年的債券牛市明顯提升了該行的投資收益。
年報顯示,2024 年該行的其他非利息淨收入 44.93 億元,同比增長 30.38%。其中: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合計為 35.89 億元,同比增長 14.01%,主要是本集團加強對市場前瞻性研判,主動把握交易機會,優化資產配置結構,經營效益有所提升;匯兌損益 2.13 億元,同比增長 17.57%,主要是本集團外匯衍生工具和外币資產產生的匯兌收益增長;資產處置收益 5.50 億元,同比增長 1505.38%,主要是本集團因房產征收補償獲得收益。
而去年同期,資產處置收益僅為 3424 萬元。
不過,在 2025 年一季度債市波動的環境下,該行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仍然正增長 2.06 億元,同比多增 2.16 億元,
5 年扣回 2060 萬元績效薪酬
年報還披露,2024 年,該行員工績效薪酬延期支付金額為 3.57 億元,績效薪酬因故扣回金額 632.93 萬元。
此前 2020 年至 2023 年,該行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因故扣回金額分别為 74.2 萬元、279.77 萬元、402.42 萬元、671.25 萬元,五年合計 2060.57 萬元。
年報顯示,上海農商銀行對員工發生違規紀律處分或重大風險事件的情況,每年召開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領導小組會議,提出問責處罰方案并實施延期支付薪酬扣減和追索扣回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開年以來,該行已經領到兩次監管罰單,其中一則與績效薪酬管理直接相關。
3 月 12 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公布行政處罰信息,滬農商行因涉及 18 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 860 萬元。這 18 項違法違規行為,包括了績效薪酬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個人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流動資金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互聯網貸款本地化經營執行不到位、互聯網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等。
作者|蔡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