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寒流之下,接連有老将重返公募,是何吸引?也見知名資管人士首次加入公募業,歡迎閱讀。
财聯社 7 月 4 日訊(記者 沈述紅)在公募基金經理流動性管理成為當下熱議話題的背景下,有一部分人的職業選擇成為了行業人士眼中的一股 " 逆流 ",他們或時隔數年重返公募,或在其他資管機構打拼後首次加入公募基金行業。
近日,前匯華理财權益配置總監、光大保德信基金經理董偉炜被增聘為西部利得新動向基金經理。記者獲悉,此次加入重返公募,并加入西部利得基金後,董偉炜将擔任絕對收益投資部總經理一職。
同一天宣告加入廣發基金公募產品管理行列的,還有前平安理财固定收益部執行副總經理陳韫慧。此前,前鵬華基金研究員趙乃凡在 " 奔私 " 數年後選擇回歸 " 老東家 ";前泰康養老保險的股票投資總監史霄鳴也已進軍公募,5 月底宣布接管博時基金旗下兩只公募產品;知名基金經理王垠在 " 奔私 " 半年後,亦重歸招商基金 " 懷抱 "……
對于近期多位基金經理加入或重返公募,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認為,這其中有職業穩定性、研究資源、晉升機制等多重原因。其中,基金經理 " 轉公 " 或 " 回歸 " 原因多為:此前工作運營事務占據不少精力導致無法專注于投資工作,業績達不到預期,公募有更多的資源賦能,平台穩定性強,晉升機制較為順暢等。
另有公募人士表示,雖然當下基金行業退薪、限薪傳聞較多,但行業大部分基金經理的實際薪酬夠不着傳聞中的退薪标準,限薪的影響也在接受範疇内。在綜合考量薪酬、職業發展前景、晉升機制等因素後,他們才選擇在當下加入或重返公募行業。
董偉炜重返公募
7 月 1 日,西部利得基金公告,增聘前匯華理财權益配置總監、前光大保德信基金經理董偉炜為西部利得新動向基金經理,他将與林靜共同管理這只產品。這也意味着,離開公募三年半年的董偉炜重返公募行業。
财聯社記者獲悉,此次加入西部利得基金後,董偉炜将擔任絕對收益投資部總經理一職。
此前,他曾先後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產品經理助理、產品經理、研究員、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随後前往匯華理财,任權益配置總監。
另據公開信息,董偉炜具備 16 年證券從業經驗,有豐富的相對收益和絕對收益多產品管理經驗。在此前的采訪中,董偉炜提到,其 " 三位一體 " 的投資框架,即投資決策、風控系統、投資紀律 / 心态為一體,綜合策略、操作、心态影響和風控要求。
在策略上,董偉炜核心把握行業盈利相對趨勢,結合宏觀經濟、流動性、風險偏好等對行情做出有效研判;風控體系完善,對組合比例、持倉風險做出動态及時的評估;在投資中嚴格止損 / 止盈紀律。在個股選擇上,他輔以增強 GARP 策略,優先選擇成長加速行業 / 公司,并根據市場情況對個股進行波段增強。
當下多位基金經理加入或重返公募
從實際情況看,在董偉炜之外,當下還有多位基金經理選擇加入或重返公募基金,其中不乏行業老将。
同樣于 7 月 1 日宣布加入公募產品管理行列的,還有陳韫慧,她選擇在今年 4 月 22 日加入廣發基金,擔任公司固定收益管理總部基金經理助理,目前任廣發景華純債和廣發匯擇一年定開債基金經理。
進入廣發基金前,陳韫慧先後擔任華泰證券資產管理部權益行業研究員、固定收益研究員、投資助理,華泰證券資管固定收益投資經理、固收投資部聯席負責人,平安理财固定收益部投資經理、固定收益部執行副總經理。
6 月 12 日,鵬華基金旗下鵬華致遠成長公告,趙乃凡被增聘為該產品基金經理。作為時隔數年後重回 " 老東家 " 的一員,趙乃凡曾任鵬華基金研究員,随後 " 奔私 ",先後任正松投資行業研究主管、高級研究員,勤辰私募基金資深研究員。2024 年 04 月,趙乃凡選擇重回鵬華基金,現擔任權益投資二部基金經理。
同樣在 4 月入職公募的,還有馮喆。她目前擔任銀華基金旗下銀華匯利和銀華信用精選一年基金經理,兩只產品規模合計為 34.68 億元。加入銀華基金前,馮喆前後就職于渣打銀行 ( 中國 ) 、國開證券、民生理财。
5 月 27 日,前泰康養老保險的股票投資總監史霄鳴宣布,正式接管博時基金旗下兩只公募產品——恒進 6 個月持有和博時宏觀回報兩只固收類產品,這也是他職業生涯中首次管理公募產品。
從職業經歷看,史霄鳴曾于 2011 年至 2012 年任中信證券高級經理,2012 年至 2021 年,他先後擔任陽光資管研究員、高級投資經理,2021 年至 2023 年期間,他擔任泰康養老保險的股票投資總監。
5 月份,招商瑞慶混合基金也發布公告稱,增聘王垠為基金經理,由于另有任用,原基金經理吳德瑄離任。而上述基金正是昔日百億級基金經理王垠跳槽去私募前,在招商基金擔任基金經理期間管理時間最長的一只產品。去年 11 月,王垠 " 奔私 " 後重歸公募,再度入職招商基金,直至本次重新管理基金產品。
從履歷來看,王垠具有非常豐富的從業經驗。2010 年 3 月至 2017 年 3 月,王垠在華夏基金工作,曾任機構權益投資部投資經理、研究員等職。2017 年 3 月至 2023 年 5 月,王垠在招商基金工作,他于 2018 年開始管理招商瑞慶,并發行了一系列以 " 瑞 " 字開頭的 " 固收 +" 產品,歷任 12 只產品基金經理,管理規模一度超過 600 億元,是彼時招商基金知名基金經理。
2023 年 5 月,王垠 " 清倉式 " 卸任了其在招商基金管理的多只產品。随後,他跳槽至知名私募——源峰私募基金,從事戰略咨詢工作。僅過了半年,王垠再次回歸招商基金。
更早的 2023 年 9 月,昔日股基冠軍孫建波在 " 奔私 " 十年後,正式回歸公募行業,并加入格林基金。2013 年,孫建波曾 " 公奔私 " 加入景林資產,任合夥人、基金經理。2017 年 3 月創立乾和投資,擔任執行董事和基金經理。
摸底回歸之路
對于近期多位基金經理加入或重返公募,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認為這其中有職業穩定性、研究資源、晉升機制等多重原因。
華東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内部人士透露,他所在的公司一位 " 奔私 " 後回歸的基金經理之所以選擇回歸 " 老東家 ",主要是他在創立私募投資基金以來,運營方面的事務占據了不少精力,無法專注于單純的投資工作,多方面因素導致自己在投資業績上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标,偏離了私募基金創立時追求卓越的初衷。而在公募平台的支持下,他能夠有更多的資源賦能投資,也可以更加專注于投資本身,致力于為持有人創造更好的回報。
還有私募人士稱,撇開情懷因素,基金經理在公募與其他機構獲得的投研支持差距比較大,收益目标也不一樣,有些基金經理跳槽到私募等資管機構後,不一定能适應投資體系的調整。而只有經歷過這些調整後,他們才能作出更為适合自己的的選擇。
" 就主觀私募而言,這幾年行情并不好,基金經理業績壓力非常大,清盤的產品和機構更是不在少數。雖然很多公募基金也實行‘末位淘汰制’,但相對而言,在公募基金工作的穩定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