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裁員95%,“植物肉第一股”宣布暫停中國業務,歡迎閱讀。
業績連年承壓,别樣肉客無奈暫停中國業務。
進入中國市場不到五年,國際巨頭官宣暫停在華業務。
近日,别樣肉客(Beyond Meat)宣布将暫停中國區運營,并裁減 95% 的員工。
作為全球知名品牌,别樣肉客身上有不少亮眼的标籤,包括 " 植物肉第一股 "" 上市首月市值突破百億美元 "" 比爾 · 蓋茨、萊昂納多等多位名人的投資 "......
然而,從 2022 年開始,别樣肉客就陷入着營收下滑、持續虧損的漩渦," 暫停中國業務是痛苦但必要的選擇。" 别樣肉客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伊森 · 布朗在電話會議中說道。
營收連年下跌
國際巨頭頻頻裁員
據紅餐網了解,别樣肉客将于 2025 年第二季度末停止在中國的運營活動,其前不久發布的财報指出,為暫停其目前在中國的運營活動,别樣肉客估計将產生約 50 萬美元至 100 萬美元的一次性現金費用,主要包括遣散費、員工福利和相關費用,以及合同終止費用。其中,這些費用的大部分預計将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產生。
别樣肉客表示,此次暫停在華業務,預計能為其節省 50 萬至 100 萬美元的現金薪酬運營費用。同時,其需要承擔約 1200 萬至 1700 萬美元的一次性非現金費用,主要與某些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減值費用以及其他減記有關。
從财務數據看,别樣肉客的困境早已顯現。2022 年至 2024 年,其全球營收從 4.19 億美元逐年下滑至 3.27 億美元;毛利潤也持續承壓,2022 年、2023 年分别虧損 2374 萬美元、8266 萬美元。
△圖片來源:别樣肉客 2023 年财報
為應對虧損壓力,别樣肉客近年來頻繁采取收縮策略。2022 年,該公司在短短兩個月内先後兩次裁員,其中一次裁員占比高達 19%。
2023 年進一步優化供應鏈,放棄其與百事集團合作的植物基肉幹零食產線,并在美國市場上調價格以提高利潤率。同年,該公司就已經開始評估是否要減少某些表現不佳的地區、市場和渠道相關的活動,包括評估和可能重組在華業務。
别樣肉客此次大裁員計劃還覆蓋北美和歐盟地區。财報顯示,目前别樣肉客在北美和歐盟的員工人數減少約 44 人,約占公司全球非生產員工總數的 17%(或約占公司全球員工總數的 6%)。
針對别樣肉客暫停在華業務的消息,其天貓旗艦店客服回復紅餐網稱,暫未接到有關通知,且目前工廠仍然在生產。
入華第一年大手筆建工廠
結果火不過 3 年
别樣肉客也曾非常堅定地看好過中國市場。
作為全球肉類消費的大市場,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眾多植物基品牌,别樣肉客也不例外。
2020 年,别樣肉客通過與國際餐飲巨頭合作,正式進軍中國市場。當時,别樣肉客星巴克中國合作推出了青醬意面等三款植物牛肉菜品、和肯德基合作推出 " 植培黃金雞塊 " 等。
為進一步開拓市場,别樣肉客于 2020 年 6 月與食品經銷商西諾迪斯合作,并開始在 C 端市場發力,逐步進入盒馬鮮生、麥德龍、山姆會員商店等商超渠道。
取得一定的成績後,别樣肉客迅速開啟本土化戰略。
2020 年 9 月,别樣肉客于在中國嘉興建立其在美國之外的首個生產工廠。2021 年 4 月,該工廠正式投產,推出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 " 别樣豬肉 "、植物基煎餃等產品,本土化價格較進口產品降低 30%。
當時伊森 · 布朗還表示,該工廠的產能尚不足以滿足其對中國市場的預期需求,計劃進一步擴建工廠。
到了 2021 年 7 月,别樣肉客陸續入駐京東、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台,產品矩陣也在不斷豐富,從最初的植物基牛肉、豬肉,逐步拓展至海鮮品類。
△圖片來源:别樣肉客官網
但到了 2022 年,植物肉在消費端呈現出低迷狀态,别樣肉客的經營狀況也随之急轉直下。
C 端市場的熱度同樣大幅降溫,各大線上平台的銷售成績并不理想,别樣肉客天貓旗艦店的大多數產品歷史成交數不足 1000 單;此外,據北京商報報道,2023 年,盒馬等部分線下零售渠道已無别樣肉客產品在售。
品牌倒閉、資本降溫
植物肉終究還是敗給了性價比
2020 年左右,國内也曾掀起過一陣植物肉風潮,一批知名品牌紛紛推出植物肉產品,包括植物肉漢堡、植物肉卷餅等。但在消費者的嘗鮮勁過去後,植物肉的熱度開始一路下滑,一些在 " 植物基熱 " 中冒頭的品牌相繼倒下。
企查查顯示,2020 年成立的 "Hey Maet",其所屬的上海魅味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已處于吊銷狀态;曾獲得兩輪千萬元融資的 " 谷肉 ",其所屬的無錫谷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也于去年 11 月宣告破產,并在今年 2 月進行機器設備、無形資產的破產拍賣。
從資本層面看,據億歐智庫統計,2019 年 7 月到 2021 年 8 月,中國植物基食品初創品牌累計獲得 48 次融資,總金額超過 12 億元。但從 2021 年開始,資本逐漸熄火。
歸根結底,植物肉市場在中國遇冷的根源,在于產品與需求的結構性矛盾。
一方面,口感問題是消費者抵觸的重要因素。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費者反饋植物肉口感不佳,質地如同 " 豆腐渣 ",顆粒感較重,無論是口感還是風味都與傳統肉類相差甚遠。而且,中國與歐美飲食文化存在一定差異,中國消費者對于植物肉的接受程度仍然較低。
另一方面,在價格上,植物肉價格普遍高于普通牛肉,性價比不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費群體的擴大。以别樣肉客天貓旗艦店中的產品為例,植物基漢堡牛肉餅 9 片原價 84.9 元,每片約 9.43 元,按重量計算約為 111 元 / 公斤,而 2025 年 1 月的國產牛肉均價僅為 58.50 元 / 公斤。
△圖片來源:别樣肉客官方微博
與此同時,大環境的變化也對植物肉市場造成衝擊。别樣肉客在财報中多次提到,通脹和消費降級進一步壓縮了植物肉的市場空間。而且,目前中國市場肉類價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植物肉產品的需求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并非整個行業都對植物肉市場持悲觀态度。有業内人士向紅餐網表示,随着消費者對健康飲食和可持續生活方式的關注度提升,植物肉市場的需求依然存在。植物肉企業需要要做的是,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豐富產品線和渠道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