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靜脈密鑰”應用場景拓寬,從消費電子走向支付、出行、車載、慢病管理,歡迎閱讀。
圖源自視覺中國
近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辦,靜脈識别技術的最新應用場景受到關注。
在騰訊五大展區中,優圖實驗室的 " 刷掌支付 " 展區人頭攢動,不斷有人詢問在哪裡落地、什麼技術原理、與人臉支付的區别、二次采集等問題。
優圖實驗室的 " 刷掌支付 " 是現有支付方式的補充,采用了 " 掌紋 + 掌靜脈 " 識别技術進行支付,兩台展出設備各有分工,一台用來采集信息,一台用來刷掌支付。
硬體設備層面包含雙攝像頭、蜂窩網絡 4G 卡,廣角光學攝像頭識别掌紋特征,紅外攝像頭識别掌靜脈血管分布特征,雙因子校驗成功後完成支付。
目前,該產品已經在北京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上線使用。
無獨有偶,本次參展企業聖點科技兩年前就已推出了 " 刷手 " 支付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聖點科技 CEO 張烜告訴钛媒體 App," 騰訊進入之前,這是一個‘小眾’市場。未來消費電子領網域的使用越多,小眾才會變成主流,靜脈識别才有可能成為和指紋、人臉識别一樣的主流技術。"
成立于 2011 年的聖點科技專研靜脈識别技術,現實現了從指靜脈、掌靜脈、腕部靜脈、面部靜脈完整的靜脈識别技術體系,可以提供完整靜脈識别軟硬體體系。
相較于指紋、人臉、聲紋等生物識别技術,起源于上世紀 80 年代的靜脈識别技術是新一代生物識别技術,被稱為是天然的 " 體内密鑰 "。
其原理是利用人體靜脈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對特定波長的紅外光敏感的特性,對流動血液成像,經過專業算法對成像進行變換和特征提取,從而通過比對進行身份識别。
人的靜脈分布在 6 歲左右開始定型,此後一生,特征基本保持不變,并且人與人之間的重復概率極小,約為 34 億分之一。作為是一種體内特征識别,靜脈信息難以盜取和復制,安全性更佳。
在國外,日本的靜脈識别技術發展應用領先。2002 年 8 月,富士通實驗室對外發布其高精度的手掌靜脈身份研制技術,同時還發布了一款利用該技術開發的滑鼠;日立則是專注于指靜脈研究,并向 ATM 取款機輸出其手指靜脈身份驗證系統。
目前,國内的靜脈識别技術在軍工、金融等特殊領網域已經逐漸成為主流,但在大眾生活領網域滲透較低,應用最多的是指靜脈智能安全鎖產品。
據張烜介紹,2021 年鹿客推出的指靜脈智能門鎖產品 SV40,搭載的正是聖點科技的自研指靜脈識别模組,在那之後,雙方繼續合作并更新產品。在這一合作的推動下,聖點科技的收入和盈利出現了結構性改變,從一個單純的 to B 端企業變成 B 端、C 端業務并重的公司,C 端業務收入已經占到總收入的 30%。
在大眾生活領網域,靜脈識别技術應用場景相對單一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聖點科技 CTO 趙國棟表示,随着以 ChatGPT 為代表的 AI 大模型的出現,AI 技術可能會被利用,偽造出一些諸如聲音、人臉等數據樣本,導致信息洩露,甚至釀成安全事故。
這一大環境之下,數據安全将更被重視,靜脈識别技術的應用場景有望因此加速拓展。
政策層面,國務院在 2022 年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中指出,要加快制定面部識别、指靜脈、虹膜等智能化識别系統的全國統一标準和安全規範。
目前,騰訊優圖實驗室及微信支付 33 号實驗室聯合推出 " 刷掌支付 ",而支付寶也已經在推進專利布局。擁有數億用戶的互聯網巨頭下場,支付場景下的靜脈識别技術滲透也将明顯提速。
聖點科技提前布局的 " 刷手支付 " 專注于識别用戶的手掌靜脈,而不是掌紋或掌紋加活體,現已經應用于一些省市的藥店、產業園、學校等。
支付場景之外,在張烜看來,靜脈識别技術的應用大場景還包括手機、電腦、車載等," 支付、出行和車載是今年的三大重要方向。"
張烜介紹稱,甚至在醫療健康領網域可以通過這一技術來開發無創血糖儀產品。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采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結合人體綜合參數進行分析,包括血糖、血氧、血液濃度、血流速度、血壓等參數等參數,進行拟合分析,研發靜脈血糖濃度指數的算法原理機制,實現無創監測血糖濃度和血糖測量。這是聖點科技正在探索的一個技術應用方向。
在本次人工智能大會上,聖點科技也展出了靜脈識别芯片和頭戴式掌靜脈身份識别產品。
在國内靜脈識别領網域,當前的主要玩家還包括眼神、脈迪、鑫保泰、中山微盾等。
随着互聯網巨頭的入局,行業規模在擴大,競争也在加劇。對此,張烜表示,聖點科技的優勢在于自研深度學習算法、業内最大的靜脈生物數據庫、穩定的模組出貨量,以及積累多年的專利和認證壁壘。
在推廣靜脈識别方面,聖點科技正在積極參與國家級的标準制定。2022 年度參與制定的靜脈識别國家标準有 3 項獲批,并且已經在全國範圍内執行實施。今年 5 月,全國信标委生物特征識别分委會的集中會議由聖點科技承辦,聖點科技在靜脈識别領網域的頭部效應顯現。(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楊亞茹)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