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成為導演之前,他們都在做什麼?,歡迎閱讀。
很多人都有一個導演夢。
尤其在這個媒介如此發達的時代,似乎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導演,但實際上,真正可以成為導演的人,卻并不是很多。
因為每個人在成為導演之前,都會面臨着各種各樣的困境:他們有的經費不足或是處于投資困境,有的則在尋找演員方面遇到了困難,還有更多人在影片拍完之後對陌生的宣發和市場環境感到舉步維艱 ……
青年導演,總是在校門與院線之間跌跌撞撞,争取着作品與觀眾見面的機會。
對于大多數觀眾來說,我們往往同時看到一部新片和一個新導演的誕生,可是這些新人是如何從 0 到 1 地拿起導筒,成為導演的呢?
或許,在這部名為《成為導演之前》的紀錄片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紀錄片《成為導演之前》選擇第八屆青蔥計劃導演二十強作為拍攝群像,集中呈現了不同背景青年人的導演之路,給那些想要成為導演的年輕人們提供了足夠多元的參照樣本。
這二十位學員中有本碩都是電影學院科班出身的,有兼職地下 club 做 DJ 的,有單親媽媽,有 KOL,有跨專業拍電影的 " 海龜 "、有博士後、有 00 後 …… 他們自身的豐富性突破了我們過往對導演群體的單一化認知。
在成為導演之前,他們首先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當我們随着紀錄片的鏡頭走近每一個他們,那些關于導演的想象開始變得具象和豐滿,最終劃出清晰的軌迹,昭示一個新導演的誕生。
有趣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郭容非本人也是一位新導演,她正是第六屆青蔥計劃五強學員之一,而她當時的短片項目《紅姐》如今正在進行長片籌拍。
由 " 老青蔥 " 記錄 " 新青蔥 ",讓這部片子的視角細致而堅定,充滿了薪火相傳的接力意味。
郭容非也感慨自己從學員到觀察記錄者的身份變化,珍惜并享受這美妙的拍攝歷程。
郭容非導演
而在這部紀錄片當中,導演郭容非也融入了她對電影以及創作的理解。
在經過群像式的展示後,最終,她把鏡頭聚焦在周曉婷和韓夏兩位導演身上,影片細細地跟随她們創作的腳步,一點點描摹成為導演必經的幾個階段。
1、導演修煉指南
片子開局,第八屆青蔥計劃主席田壯壯就向各位新導演直言做電影的難度:
"電影好像拿個東西就能拍,但真的拍成一個好的電影,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導演,門檻還是相當高的 "。
但這個門檻到底有哪些呢?
在片子的呈現中,我們發現了導演必備的三個關鍵能力。
首先自然是要充滿表達欲。
就像片中出現的那些青年導演們,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各種各樣的體悟和困惑,電影成為他們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那些隐秘的傷痛、求而不得的答案、輾轉難眠的往事 ……
全都成為他們創作的源頭,一經開閘,噴薄而出。
"從那時起,我的童年時代徹底結束了"
周曉婷的表達欲源于她人生中最悲痛的時刻—— 16 歲媽媽離世。
這個最痛的起點成為她創作的原點,在成為導演的修煉中,她發現 "沒有母親的家庭、沒有母親的孩子是我一直想要訴說的母題",于是從這個母題出發,她有了作品《我的至暗時刻》。
周曉婷導演
韓夏北漂讀書工作十三年,這期間,她做博主、做播客、做廣告導演,做任何事她都追求完美,必須要做能被看到的那一個。
在對自己一貫高标準高壓力的環境之中,她向生活發問:
"在當下如此内卷的環境中是否還可以打開内心去愛一個人?"
在對女性傳統的 " 應該結婚生子 " 的社會期待中,那些不願這麼做的女性成為了她創作的來源,于是,就有了這部《衛星正偏離軌道》。
回望青蔥計劃八年歷程,那些能夠走入二十強、甚至十強的往往都是具有充沛表達欲的創作者。就像本片導演郭容非,她也直言短片《紅姐》與自身經歷密切相關。
如果說表達欲是導演的創作起點,那麼故事則是電影的開端。
只有表達欲顯然不夠,如何将充沛的表達欲化為動人的故事,在現實與虛構之間尋找到扎實的立足點去打動評審和觀眾,是這些準導演們面臨的更關鍵的一步。
站在舞台中間講述完整故事,這樣的導演闡釋和路演對于很多自稱 I 人的創作者來說絕對是充滿挑戰的環節。
可唯有如此,準導演們才能真的完成從自我感動到以情動人的轉變,讓這些新人擁有更多打動觀眾的底牌。
當創作進入故事階段,也就正式進入了團隊合作階段。
韓夏在修改打磨自己的故事時,青蔥計劃劇本工坊的老師們一直給予她幫助和啟發。周曉婷也在這個階段與劇本工坊的老師們一起調整自己的故事走向。
故事成型之後,拍攝團隊開始到位,真正的電影才有可能開始。而這也意味着準導演們将迎來的第三個考驗——在實踐中溝通和學習能力。
片子展示了導演交流與學習的多個面向:
開拍之前,韓夏與演員們劇本圍讀,溝通他們對角色的感受和看法。在青蔥計劃導師李屏賓的攝影課上,他們要學着如何将畫面構建得更恰切。在拍攝現場,周曉婷要嘗試指導演員體悟當時當刻的情緒變化,甚至要叫停拍攝,重新調整單場戲的情感落點 ……
李屏賓現場授課
初為導演,他們要學習的太多太多了。
片中這些青蔥導演的經歷無不昭示着,當一個新人經歷了自我表達、故事建構、在實踐中溝通和學習之後,他才真的開始具備了成為一個導演的可能。
在青蔥計劃通過劇本工坊、導演訓練營、短片實拍及創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流程和導師們的傾囊相授,實現了成為導演的臨門一腳。
2、為什麼是她們?
除了以青蔥二十強導演為例給出成為導演的關鍵性指南以外,這部紀錄片更有價值的一點是,無論從導演本身還是片子選中的核心對象、抑或是片中對話的議題等,都透露出對女性創作者的敏銳觀察。
導演郭容非回憶拍攝過程,她表示透過新的創作者,重新審視了自己那段跌跌撞撞的旅程:" 四年前,我曾參加中國最重要的導演扶持計劃青蔥計劃,那是我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我在這裡結交了許多良師益友,也更有勇氣和能力面對自己要創作的故事,探讨和女性有關的議題。如今,當我再次拿起攝影機旁觀青蔥計劃新的一輪創作者時,我看見更多女性的身影。而觀察着這些創作者,尤其是其中的女導演打磨她們的首部長片時,我仿佛也因此擁有了一個新的視角。"
片中介紹時特别提到這是青蔥計劃二十強中首次出現女導演人數(11 人)超過男導演的一屆,而本片導演郭容非本人也是一位頗有才華的女導演。
談及從劇情片到此次紀錄片的創作,郭容非說:" 紀錄片它會更讓你保持着你對這個社會和你周遭事物的觀察 "," 用紀錄片去觀察自己的生活,身邊的人,通過記錄的方式展現自己的情緒和身邊的任何有意思的細節,是最實際的也是最美妙的。"
女性導演、女性創作者增多,女性影人的故事開始被納入主流叙事,赢得更大舞台。這與當今全球的影視創作風潮不謀而合。更妙的是,本片有意識地選擇了兩位女導演的創作故事作為範本進行拍攝,探讨了過往紀錄片中幾乎未曾觸碰的行業性别問題。
在郭容非的鏡頭中,女性導演充滿了力量,她們的野心被看見、被激賞,她們在意的細節被認真讨論、細細體諒。片中有一個情景讓人印象深刻,在青蔥創投會上,當這些年輕導演一路走過實現蛻變,帶着自己的五分鍾短片走上舞台,闡述創意時,時間仿佛在他們身上施展了魔法。
對于這個 " 最終獲勝導演 ",導演韓夏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我就是衝這個來的 …… 我需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能在專業上得到認可的導演。"
那一刻,郭容非鏡頭中的韓夏充滿魅力、閃閃發光。
女性創作者們關注的生活、創作的細節在被不斷讨論,導演們的聚會中也總是有聊不完的女性話題。
導演們閒聊的話題恰如郭容非在與青蔥計劃國際導師、香奈兒品牌大使蒂爾達 · 斯文頓對談時抛出的問題一樣," 女性主義是近期中國備受關注的話題。你有什麼建議給到今年 11 位女性導演 "?
——不僅是在國内,在全球範圍内女性議題都已經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蒂爾達 · 斯文頓的回答像這部片子一樣充滿力量,她說:
"對很多尚未進入電影行業的人來說,‘女性不适合做導演’這是一個很不幸的幹擾。我們應該從學校學習階段就讓女孩兒們知道,她們可以做電影!"
3、從《成為導演之前》到青蔥計劃
當我們試圖從《成為導演之前》這部片子中獲取成為導演的金科玉律時,青蔥計劃就必然成為一個繞不過去的主題。
從 2015 到 2024,中國導演協會發起的這項挖掘青年導演的培養計劃已經走過了八屆。
有上百位青年導演從青蔥計劃中脫穎而出。目前正在上映且好評不斷的電影《老槍》便是出自第四屆學員高朋之手。
《老槍》映後互動
此前更有青蔥導演作品《武林孤兒》《兔子暴力》《過春天》《他與羅耶戴爾》《蕃薯澆米》《沉默筆錄》《再團圓》《日光之下》《如果有一天我将會離開你》《三貴情史》《小白船》《乘船而去》等 30 餘部在國内外影展上獲得佳績。八年之中,青蔥計劃陪伴着青年導演成長,同時也在完成自身的更新和發展。
自 2022 年起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攜手香奈兒支持青蔥計劃并設立 " 成為導演之前 " 特别項目,助力中國電影和青年創作者。在共同努力下,蒂爾達 · 斯文頓、是枝裕和等都成為青蔥計劃特邀國際大師與學員們深度交流。這些國際電影人與賈樟柯、張艾嘉、戴錦華、田壯壯、王紅衛等國内創作者們共同開展一場又一場主題活動,實現商業與專業對新導演新作品的共同托舉。
2024 年青蔥計劃 " 成為導演之前——電影的現實與虛構 " 系列活動持續進行中,11 月 14 日到 12 月 4 日期間,校園行活動走進校園搭建對話交流平台,展示了更多創作幕後的故事。
在廈門大學、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進行了創作交流校園行活動。在發起人李少紅導演的帶隊下,往屆 " 老青蔥 " 和第八屆 " 新青蔥 " 們一起走進校園,面對面為那些期待通過青蔥計劃歷練為導演的電影學子們答疑解惑、傳道授業。
第三屆青蔥計劃導演梁鳴(代表作《日光之下》)、高臨陽(代表作《再團圓》),第五屆青蔥計劃導演陳小雨(代表作《乘船而去》) 、王通,第六屆青蔥計劃導演郭容非、第七屆青蔥計劃導演張野姣、第八屆青蔥計劃導演韓夏等通過分享在青蔥成長的動人經歷,讓更多的新生代創新人才看到了青蔥計劃的專業性、多維性、包容性和國際視野。
在北京電影學院的交流活動中,是枝裕和用他與壽司師傅的對話解釋了電影真實與虛構的關系:
" 壽司師傅告訴我做壽司的時候最重要的觀念是‘新鮮’與‘熟成’,意思就是讓極度新鮮的東西,通過時間會變得熟成,這種看似完全相反的兩種價值觀蘊藏在同一貫壽司之中。當他告訴我這是壽司好吃的秘訣時,我覺得這個理論可以用來解釋很多東西。在很多處境中,都能在捕捉事物同時看到表面展現出的屬性與内部蘊藏着的屬性。這種視角不僅是對演技還是對導戲、對觀看的觀眾也非常重要。我意識到了這一點,想要創作這樣的作品。"
這番話也恰恰回應了《成為導演之前》一開始的那個動機問題——你為什麼而創作?
當你嘗試用創作來解答生活中的困惑時,創作與生活的碰撞便開始了。當新鮮的表達欲在一次次的打磨中變成完整的故事時,作品便開始變得 " 熟成 ",最終成為被時間定格的影像。
正像香奈兒女士的那句話,"流行稍縱即逝,唯有風格永存 ",對于一位真正的導演而言,表達欲稍縱即逝,唯有影像永存。
拍出來,才是一位導演真正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