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罰款近億元之後,三只羊迎來“復活”時刻,歡迎閱讀。
三只羊,似乎是要平穩落地了。
3 月 23 日,合肥市聯合調查組發布了關于三只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整改通報:
" 整改符合要求,具備恢復經營條件 ",這意味着三只羊已經做好了 " 出院 " 的準備。
合肥監管的 " 緊箍咒 ",既是約束,也是救贖的階梯。
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場風波的始末:
2024 年 8 月 31 日,辛巴與小楊哥因為一只大閘蟹,掀起了一場大戰。因為同款蟹券的價格差異,引發的銷量懸殊,不甘示弱的小楊哥随即要求供應商 " 獨家供貨 ",這一舉動引起了辛巴的報復,随後多次直播拉踩三只羊。
随後,美誠月餅事件爆發,官方介入調查,三只羊被責令停業整改。
在此期間,三只羊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銷售額暴跌 90%,粉絲流失 2000 萬,行業地位一落千丈。
然而,合肥并未選擇 " 一棒子打死 "。
實際上,保住三只羊也是合肥經過慎重考慮的。
一方面,現在各地都在拼營商環境,如果因為網上争議大,就一棒子打死三只羊,對合肥營商觀感也是一種影響。
畢竟企業做生意和民眾吃瓜考慮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此外,三只羊也是合肥稅收乃至拉動經濟、就業的重要企業,地方還是希望它能重出江湖的。
一組數據就能說明三只羊對合肥的重要性:
三只羊 2022 年實際稅收 2.5 億元;2023 年納稅超 4.5 億元,2024 年如果不是出了事,納稅很可能超過 7 億。
這個納稅數據,可能蔚來都達不到,一只下金蛋的雞,合肥不要,别的地方都搶着要。
此外,三只羊旗下還擁有超 300 個矩陣賬号,覆蓋美妝、家居、食品等垂類,總粉絲量超 2 億,這可以帶動上下遊就業數萬人。
更不必說,小楊哥 IP 還為合肥帶來了海量的城市曝光度。
比如之前的音樂節,小楊哥直接拉到了不少香港大牌明星前來,在網上掀起了巨量的曝光量,這種影響力,也是合肥本地媒體難以企及的。
從音樂節到明星效應,這些無形價值都讓合肥難以割舍。
從商業理論上講,三只羊的價值在于其品牌資產。
對于這種資產,公權力應該用法律的方式,讓三只羊按流程完成賠付,而不應該進行粗暴的行政幹預,對其直接撲滅,強制讓一家本地企業歸零。
否則,這也會讓好不容易扶起來電商產業迅速蕭條。
當然,合肥也不是一味縱容三只羊,近億元的罰沒款和賠付金額,在直播帶貨行業,應該是最大的一筆金額了。
不過,考慮到目前三只羊離開頭部位置已有一段時間,小楊哥復播後,平台未必會全力将其重新扶持到往日高度。
畢竟平台也在去頭部化,更多的資源在傾向店播。
從數據上看,小楊哥整改前的輝煌已然遠去。
停播期間銷售額大幅下滑,幾乎跌去九成以上。
即便復播後直播間打出 " 道歉 " 的标籤,但家人們怎麼看三只羊,還要看實際情況。
畢竟信任一旦崩塌,重建難度超乎想象,三只羊的復播之路也是注定坎坷。
數據顯示,三只羊粉絲規模從巅峰的 1.2 億降至 1 億左右,掉粉 2000 萬。
復播後,三只羊首先要面對粉絲回歸問題,其次是重新赢回信任。
直播帶貨依賴主播與粉絲的情感連接,一旦斷裂,修復不易。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企業一旦因造假獲利,在消費者心中的品質形象就會定型。
直播行業競争激烈,消費者選擇眾多。
辛巴、李佳琦等頭部主播復播後,流量和銷售額也難迅速回到巅峰。
從企業财務角度看,近億元的罰款支出,也相當于三只羊巅峰時數月的淨利潤。
樂觀估算,回本可能也需要數年。
而且監管趨嚴和消費者理性化,讓以往靠誇張表演和價格戰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復制。
目前我們看三只羊的整改報告中,列出了多項措施,大多是對各環節的流程再造。
比如從過去的賣别人家牌子,轉變為貼上自己的牌子,強調 " 小楊臻選 ",從企業内部對供應商加強了考核。
此外,我們也發現三只羊也在布局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尋求第二曲線。
三只羊復播不只是商業重啟,更是對行業生态修復能力的考驗。
在流量與信任的天平上,每一克信譽都重于千金。
三只羊的事件,敲響了行業的警鍾和其他直播帶貨從業者:
無論規模多大、影響力多強,都不能忽視誠信經營的底線。
誠信不僅是生意之本,同樣也是直播電商的基石。
否則,失之毫厘,罰之近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