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買房時要警惕那些高容積率城市,歡迎閱讀。
城市的基石不是一時一刻建成的
去過的城市越來越多,看過的項目越來越多,知道一個好項目為什麼會存在,但也慢慢了解一些城市、一些項目,之所以被遺棄以及沒有價值,背後都有它的宿命。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個關于宿命的東西:高容積率。
對于住宅地塊,多少容積率算高,這其實沒有太明确的标準,但是不知道各位是否去過一些地方,很多住宅類項目的開發,容積率都在 3 以上,不少甚至還能飙升到 4-5 左右,這種現象在很多城市都有出現。
我去過南寧,去過貴州,去過昆明,去過鄭州 …… 這些城市的住宅容積率都無比的高,非常的高,吓人的高。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很多城市開始啟動轟轟烈烈的降容積率計劃。比如,武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武漢市居住用地建設強度管理的規定》,未來主城區最高容積率不得超過 3.0,新(副)城容積率不得超過 2.5。
重慶:2018 年之後,重慶幾乎沒有出讓過 4.0 以上容積率的地塊,主流地塊的容積率都控制在 1-1.5 之間。
成都:2017 年也開始全面下調城市住宅容積率,主城核心區住宅容積率限定在 2.5 以内,一般地區和特别地區控制在 2.0 和 1.5 以下。
西安:2018 年規劃局發布了《西安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正式步入住宅 " 容積率小于 3" 的時代。
為什麼都要降?
本質上也是因為高容積率地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特别是如果一個城市普遍性的對于住宅規劃都是如此,那麼就要分外小心。
如果可以,保持自己遠離這些高容積率住宅項目。
當然今天這篇文章不是一概而論,也不是和大家讨論什麼極端案例,我只是想和大家強調,如果你是我朋友,問我這樣的項目要不要碰。
01
高容積率項目會出現什麼問題,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塔樓建築或者說點式住宅變得非常常見,就容易出現一個标準層有 4-8 戶的情況,最誇張的我見過一梯 15 戶,這就是我們口中的點式住宅。
點式住宅一定就不好嗎,當然不是,只要設計花功夫還是能有很出彩的項目,但是巧就巧在,很長一段時間的房企不會在住宅設計裡花功夫和花錢,所以點式住宅因為部門樓層住着太多戶人家,公共區網域會異常的髒亂差。
并且部門标準層互相之間存在嚴重的幹擾,隐私和通風都很難得到保障,點式住宅大概率會成為區網域内中下水準的項目,而且也因為整體的入住人數太多,後期的管理和物業維護都提出了極高的标準。
當然,這還是理想的狀态,起碼說明社區已經交付使用了,我目前摸排下來,相比較而言,點式住宅社區會相比較板樓更加容易出現爛尾的情況。
之前去鄭州看到的項目,爛尾的都是這樣的項目,這不是因果關系,但确實是概率更大。
點式住宅的品質問題導致市場需求天生不大,但是套數過多容易導致開發和營銷周期變長,不少項目因此就耗進去,然後慢慢就爛尾了,這是比較典型的點式住宅項目容易出現的問題。
也因為如此,當開發商面對着高容積率項目,特别是大盤高容積率的項目,往往不太會投入太多的精力,反而項目在中後期會出現一些問題。
之前我們去鄭州看到的大量爛尾項目,本質上面貌差不多都是這樣的。
當一個城市的市場需求不足的時候,這些超級大盤幾乎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能祈禱出現樓市本質性逆轉,這也是最擔心最害怕出現的問題。
雖然都是概率,但是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百分之百。
02
當然,今天這篇文章不是簡單的來和大家探讨點式住宅好壞的,我更想和大家強調的是,如果一個城市在面對土地出讓,習慣性地制定高容積率地塊,對于這個城市本身,我覺得也是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單純的面對容積率制定不克制,這個城市發展根基或許也不穩定。
我們先來想下,既然後端有這麼明顯的問題,為什麼土地出讓還是制定這麼高的容積率?
理由很簡單,在土地出讓階段,容積率适當調一調的好處特别明顯,同樣十萬方的占地,3 容積率就是 30 萬方可售面積,4 容積率就是 40 萬方可售面積,只是簡單的數字調一調,出讓的土地貨值就完全不一樣,那麼土地出讓金也就完全不一樣。
所以很多明顯不合理的地塊最後出讓依然規劃了很高的容積率,本質上城市本身就在做着飲鸩止渴的事情,不去考慮後期開發,不去考慮整體運營,只是簡單地考慮我能賣多少錢,從而批量化出讓不合理的地塊。
這件事在大量的城市都有出現,特别是當一個城市出現超大地塊 + 超高容積率的時候,那麼這種信号就非常值得注意了,意味着這個城市正在高度依賴房地產,并且高度投資房地產。
往往這樣的城市,庫存量巨高,樓市風險也非常大,如果可以,一定要盡可能地躲過去,小心所有的高容積率城市。
雖然這裡不是絕對,但是如果你帶着這個問題去審視你中意的城市,可能就會少了很多麻煩,這也是為什麼類似上海或者江浙區網域,大家極少看到這種問題,一個重要源頭就在于容積率克制。
容積率克制意味着城市供應量控制,容積率克制意味着地塊有可能做出高端產品,容積率克制也意味着開發商有可能靠打造好產品從而實現溢價,這互相的咬合關系,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看的明白。
03
換句話來說,患上容積率依賴的城市,本質上城市和地產之間也互相捆綁,從此惡性循環。
這樣的城市不少,但是是不是有城市成功解綁,其實還是有的,最近特别值得提的就是成都。
大家都感覺好像這兩年成都突然起來了對不對,這背後當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成都政府班子特别有魄力的事情就在于,大概在五年前,成都鐵腕執行了一個政策:城市降容。
成都在很長一段時間的容積率都在 3.5 以上,但是最近大家越來越多的看到城市出現 2.5 容積率的住宅地塊。
這件事需要很強的魄力,因為伴随着城市更新,成都最近的土地出讓都越來越市中心,其實都是更好的地,而直接降低容積率帶來的經濟成本折損其實是更大的,但是成都還是堅定不移地降低容積率。
因為這個決心,導致成都的市中心出現了大量的品質住宅,包括很多标準的板樓設計也變得越來越多。
也因為市中心出現了真正意義的高端住宅,市場的需求得到真正的滿足,從而樓市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04
其實很多時候,容積率的制定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初心,到底這個城市是從城市的角度還是從經濟的角度思考問題。
高容積率不是原罪,高容積率本質上代表着這個城市對于預期的管理,較高的容積率意味着未來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就需要更多的城市基建去支撐,這些是否有足夠的預期和能力,更多的人口也決定這裡是否有足夠的人口導入,人口導入背後就是產業,很多新區的規劃背後,到底有沒有可能落位真實的產業從而帶來更多的外來人口,這些的這些,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在樓市快速發展的 20 年,幾乎所有環節都在喊着口号,關于未來對于房價都是如此,但是如今這新 20 年,這樣的口号是否适用,這樣的未來是否兌現。
這種情況在過去 20 年的城市發展中經常出現。
比較荒誕的是,全國所有的新區規劃人口加起來超過 34 億,這就是典型的喊口号模式下的城市發展。
高容積率同樣也伴随着這樣的周期下產生的結果,而這樣的城市,本質上都會受到未來的重度質疑,一切的一切,都攤在紙面上,經受時間的考驗,這也是上海樓市之所以穩健的原因。
你說上海缺地麼?當然缺。
上海想要賣地賺錢麼?當然也願意。
但是為什麼上海的住宅,市中心永遠 2.0-2.5,郊區永遠 1.5-2.0,這背後其實是極大的節制和面對誘惑的自我克制,過高容積率當然會帶來收入的提升,但是同樣對于城市配套和交通壓力也會成倍的帶來。
所以你會不得不佩服整體規劃邏輯的節制,所以為什麼說上海樓市沒有泡沫,其實這個城市的基石不是一時一刻建成的,是這麼多年來的體系,這麼多年來對短期誘惑的拒絕和眼前壓力的堅持,才會換來整體秩序的建立。
05
去過很多城市,看着一棟棟的塔樓其實還是很感慨,每一個項目都是從一塊地開始,當初都飽含着期待,然後拔地而起開發運營,但是伴随着時間沉澱下的建築,能不能對得起預期。
但是我特别相信一個投資人對我說的一句話,其實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這樣: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
一個項目,一個行業,一個城市,當進入到後半段的時候,只有供給側開始調整,才有可能迎接下一輪的需求保障。
今天這篇文章和大家強調高容積率項目的不好,也希望大家不要觸碰高容積率地塊,但是背後其實是想和大家分析的是初心,做三四月的事,八九月自然會有結果,長期主義是永遠的解題方式。
這件事既是過程,也是結果。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真叫盧俊 ",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