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計劃裁員3900人,淨利下降超3成的保時捷未來何在?,歡迎閱讀。
最近幾年,我們讨論最多的豪車品牌無疑就是保時捷了,作為曾經的豪車代表,保時捷最近的日子可以說過的相當不順,就在前不久保時捷又宣布計劃裁員 3900 人,淨利下降超 3 成的保時捷到底未來何在?
一、保時捷計劃裁員 3900 人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保時捷發布的 2024 年财報顯示,公司 2024 年銷售收入約 400 億歐元,同比下降 1.1%;公司 2024 年淨利潤為 36 億歐元,比前一年下跌 30.3%,原因是高成本和中國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該公司還将中期利潤率目标從 17-19% 下調至 15-17%,因為面臨 " 持續的挑戰環境 "。
另據财聯社報道,保時捷周三發表聲明,計劃裁減約 3900 個職位,此次職位削減将在 2029 年前完成。其中,約 1900 個崗位将通過自然流動、限制招聘和自願協定被削減。
保時捷 2024 年全年共交付 310718 輛汽車,同比減少 3%,在全球五個地區中的四個地區實現了增長。電動跑車的比例從 22% 增長到 27%,其中近一半為純電動汽車。
去年保時捷銷量唯一下滑的地區是中國,這也是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連續三年下滑,而且跌幅也從三年前的 2.5% 擴大至 28%。
去年 12 月,有消息稱保時捷開啟中國區裁員,但保時捷對外回應稱裁員傳聞不屬實,僅表示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保時捷對内部組織架構進行優化重組。
雖然不承認裁員,但保時捷已經開始縮減中國區的經銷商網絡。保時捷中國 CEO 潘勵馳去年底表示,将對保時捷中國經銷商網絡進行動态調整,網點數量從 2024 年年初的 160 家調整至 2026 年的 100 家。
二、淨利下降超 3 成的保時捷未來何在?
最近,保時捷計劃裁員 3900 人以及淨利下降超 3 成的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我們該怎麼看這件事呢?
首先,在汽車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挑戰的背景下,保時捷計劃裁員 3900 人的消息并不令人意外。特别是在企業面臨較大壓力時,裁員作為降本增效的常見手段,被眾多企業所采用。對于保時捷而言,随着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下滑以及來自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激烈競争,其傳統燃油車業務的優勢逐漸減弱,而新能源汽車領網域的布局尚未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争力。這種雙重壓力下,保時捷需要通過優化成本結構來提升盈利能力,裁員便成為了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其次,當前保時捷所面臨的最大困境,首當其衝的便是傳統豪車需求的銳減。随着社會觀念的轉變以及環保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于汽車的需求不再僅僅局限于豪華的配置與卓越的性能,更加注重環保、節能以及智能化體驗。傳統燃油豪車在排放、能耗等方面的劣勢逐漸凸顯,年輕一代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青睐度不斷提高,這使得傳統豪車市場份額受到嚴重擠壓。
而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保時捷缺乏具有廣泛市場影響力的爆款產品。雖然保時捷已經推出了如 Taycan 等電動車型,但與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巨頭相比,其市場銷量和品牌影響力仍有較大差距。在產品競争力方面,特斯拉憑借其領先的電池技術、強大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以及簡潔時尚的設計,迅速在全球範圍内積累了大量用戶。相比之下,保時捷的新能源車型在續航裡程、充電設施便利性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未能完全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第三,雖然裁員可以在短期内幫助公司降低成本,改善财務狀況,但從長遠來看,真正決定一家企業能否成功實現轉型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持續創新。對于保時捷而言,這意味着不僅要關注成本控制,更要重視技術研發和用戶體驗的提升。例如,在電池技術、自動駕駛等領網域探索新的可能性,并通過優化設計和服務來增強品牌的吸引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持續的競争力。
第四,無論市場如何變化,最終決定一個品牌命運的還是其產品的實力。一款既叫好又叫座的產品不僅能為公司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還能有效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潛在客戶。因此,對于保時捷來說,未來的發展方向應當聚焦于打造具有獨特賣點和強大競争力的產品。無論是傳統的跑車系列還是新興的電動車產品線,都需要圍繞用戶需求進行深度挖掘和精準定位,力求在每一個細節上做到極致,以此赢得消費者的青睐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