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昔日港交所“股王”,花4億布局電商後,宣布回歸線下,歡迎閱讀。
當無數女生因為換季幹燥在網上搜着各類面膜時,一個熟悉的品牌,默默離開了線上。
9 月 30 日,美即多個線上官方旗艦店發布通告,表示停止接受新訂單,并将于 2024 年 10 月 30 日正式閉店,之後會員積分清零。
00 後和 05 後或許對美即這個品牌有些陌生,但對 80 後和 90 後而言,美即堪稱青春時期的美麗啟蒙者:10 年前,美即就靠着湖南衛視的一條條廣告,把 " 停下來,享受美麗 " 這句廣告詞植入無數年輕女孩的心中,讓無數人第一次接觸了面膜。
關于 " 美麗 " 的生意,向來有着龐大的市場。
靠着 " 單片面膜 " 和屈臣氏渠道,美即快速崛起,成為了 " 中國面膜之王 ",又于 2010 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超額認購 784 倍,成為當年港交所當之無愧的 " 股王 ",其 2012 年的銷售額就突破 10 億元,在中國面膜市場的份額占比也高達 26.4%,堪稱傲視群雄。
只是,好景不長。2013 年,歐萊雅以 65.83 億港元(當時約合 51.5 億元人民币)收購美即,這筆當時中國日化市場最大的收購案,卻沒有讓美即的輝煌延續:2016 年,一葉子超越美即,成為中國銷售額排名第一的品牌,随後,御泥坊、膜法世家等國產面膜品牌紛紛超越美即,眾多海外面膜品牌加入混戰後,美即的聲量越來越低。
美即錯過了太多次機會,也走了不少岔路。而今,在中國這個電商市場競争最激烈、增長最迅速的地方,美即選擇關閉自己在幾個主流電商平台的官方旗艦店,回歸線下,頗為讓人唏噓,也讓人有些不解。
昔日的 " 中國面膜第一品牌 ",能在線下實現一次翻身,還是和眾多網友感慨的一樣,終将成為下一滴 " 時代的眼淚 "?
屈臣氏裡崛起的港交所 " 股王 "
十幾年前的美即,算得上是美容達人必備的護膚品牌,也是眾多年輕女性心中的護膚風向标。
美即 2013 年的電視廣告
在播客上寫文章、通過微博傳達護膚心得的初代網紅達人們,推薦的商品中必有美即的面膜;眾多年輕人守着觀看偶像劇和綜藝的湖南衛視,也頻頻播出美即面膜的廣告,廣告中優雅精致又文藝的都市女性把美即面膜捧上新高度,一句 " 停下來,享受美麗 " 的廣告詞,更是讓美即面膜成了不少女孩心中 " 成長獨立 "" 美麗自信 " 的标志。
一條條廣告和一場場營銷,讓美即快速打入消費者的内心,而美即,也是面膜從 " 特殊護理品 " 向 " 快消品 " 轉化的關鍵角色。
2003 年,美即品牌在廣州創立,這一時期,正是國内市場的起步期—— 1993 年,SK-II 推出了第一片現代貼片面膜,1998 年,這款面膜被引入中國。2001 年,中國企業可采在國内推出了第一片無紡布面膜。
美即的創始人佘雨原,曾是可采的代理商,為可采撰寫軟文、輸出概念,也是在這時期,佘雨原對中國面膜市場有了初步的了解。
2000 年初,國内眾多藥企成功上市,帶動了線下藥店的發展,而 OTC 渠道需要美容功能產品,中國品牌的面膜也借助 OTC 渠道,避開 SK-II、OLAY 等國際大牌,實現突破。但走 OTC 渠道,讓面膜在中國成了 " 特殊護理品 "。
佘雨原在離開可采後,就開始思考起如何把面膜變成 " 快消品 ",他選擇的道路,就是通過屈臣氏渠道和推出單片售賣模式。
當時的屈臣氏門店只有 50 家左右,但選址都在人流量較大的一二線城市商圈,并且店内售賣的產品大多是針對年輕女性的護膚美容產品,被稱為品牌 " 造夢工廠 ",佘雨原也因此選擇從屈臣氏起步," 不進屈臣氏的話等于你的策略、實施就會走形。如果先做沃爾瑪,或者先做家樂福,都不能支持其快消化與護膚品專業化的結合,只有屈臣氏能做到這點 "。
同時,佘雨原還發現,每盒面膜動辄 50 元左右的單價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銷售,消費者往往會因為較高的價格猶豫。為了更符合 " 快消品 " 的概念,佘雨原将美即面膜從 4 款調整為 15 款,把盒裝售賣變為單片裝售賣,全部按每片 8 元的價格上市售賣。
佘雨原的選擇,算是踩上了時代的風口。
2003 年左右,屈臣氏發力擴張,并且在 2005 年開出了第 100 家分店,在 2011 年開出第 1000 家門店。借助着屈臣氏的美即,銷售額也快速飙升,不斷搶占着中國的面膜市場。
2010 年,美即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超額認購 784 倍,成為了港交所的 " 股王 ",也成為了第一個在港股上市的面膜公司,堪稱當之無愧的 " 中國面膜大王 "。
花 4 億做電商,被 52 億收購,美即 " 停下來 "
不少國貨護膚或是美妝品牌都逃不開 " 上市即巅峰 " 的魔咒,但美即的上市只是輝煌的開始。
上市兩年後,美即達到了歷史巅峰。
财報顯示,美即在 2012 年的銷售額突破 13.49 億港元(當時約合 10.9 億元人民币),淨利潤達 2.05 億港元(當時約合 1.64 億元人民币)。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的數據顯示,當時美即在中國面膜市場的份額高達 26.4%,是一個斷崖式的存在。
快速增長的美即,還瞄準了線上渠道。2013 年 5 月 31 日,美即控股公告宣布,以 4 億元收購百庫科技,而成立于 2009 年的百庫科技正是美即的電商代運營服務商。同年,淘寶開始 All in 手機購物平台,線上購物快速發展,美即的這一步在當時非常具有前瞻性,可以說是踩中了下一個風口。
在押注線上渠道沒多久,美即又獲得了國際化妝品集團歐萊雅的青睐。2013 年 8 月,歐萊雅以 65.83 億港元(當時約合 51.5 億元人民币)收購美即,這是當時中國日化市場的最大一筆收購案,也讓美即的股價再次瘋狂上漲。
但被國際化妝品巨頭收購的美即,很快走起了下坡路。
對于美即的沒落,一直有不少人認為歐萊雅收購美即是為了給自己的品牌 " 讓路 ",但從歐萊雅當時的布局和對美即的操作來看,歐萊雅确實将美即 " 視如自出 ",給出了不少協助。
在收購美即後,歐萊雅請來國際設計大師原研哉修改了美即的 LOGO,将其變得更加具有 " 國際範 ",随後又成立面膜專研中心,不斷推出新品,還在當時最火的網紅 papi 醬視頻中插入美即廣告。
種種操作,卻終究水土不服。
歐萊雅收購美即,本是瞄準了中國的下沉市場:歐萊雅集團旗下的品牌大多走着中高端路線,收購美即算是填補了空缺。在這一策略下,美即順應着歐萊雅的渠道下沉策略,開始開辟二三線城市的化妝品專營店渠道,同時不斷發力電商。
美即的線上銷售成績也頗為亮眼,2014 年天貓雙 11,美即賣出了 750 萬片面膜,單品類銷售 3600 萬元,位列整個面膜類目的第一,美妝第二。
但把目光轉向線下,美即正在面臨不小的危機。
線上五折,線下卻 " 難得打折 "
一方面,是線上電子商務的折扣價格影響了線下渠道的銷售。
在社交平台依舊能夠搜索到,2017 年前後,美即天貓旗艦店 20 片裝面膜套組的折扣力度能達到近 4 折,而線下幾乎沒有優惠。安徽愛心美業連鎖管理機構負責人曾表示," 巴黎歐萊雅在魅力聯盟(某化妝品專營店)裡能夠做到 8 折銷售,美即的折扣沒有變化,物料和服務上也比不上 "。在銷量降低、價格混戰的情況下,美即的線下銷售額直接銳減;
另一方面,則是微商渠道崛起和眾多面膜品牌的 " 圍攻 "。
随着美即的成功,中國湧現了一大批國產面膜品牌,眾多日韓面膜品牌也加注中國市場,而 2014 年微商的快速發展,更是進一步推動面膜的市場教育和滲透率。2006 年成立的御泥坊,在 2012 年和 2014 年分别獲得兩輪融資,并且從 2015 年 7 月開始入駐屈臣氏,從線上向線下滲透;通過微商渠道快速發展的 " 面膜微商鼻祖 " 俏十歲,在 2014 年号稱年回款過 10 億元;2015 年,主打 " 新鮮面膜 " 理念的一葉子快速崛起,随後靠着影視劇植入,邀請當時頂流明星鹿晗代言等營銷手段,快速打入年輕人市場 ……
一葉子和當時的 " 頂流 " 鹿晗
線上線下難平衡,又遭眾多玩家圍攻的美即,很快沒了聲音。
2016 年,歐萊雅集團财報數據顯示,美即在 2016 年上半财年虧損 2.13 億歐元(當時約合 15.8 億元人民币),星圖數據統計,2016 年,美即的市占率跌到了 2.1%,不及巅峰時期的一成。同年,一葉子超越了美即,成為了中國銷售額排名第一的面膜品牌。
兩年後,美即宣布退出屈臣氏,離開了這個自己崛起的渠道,也慢慢從消費者視線中消失,曾經讓消費者 " 停下來,感受美麗 " 的品牌,這次停下了自己的腳步。
重回線下,美即終成時代的眼淚
從線下到線上,又在今年宣布從線上到線下,美即此舉,被視作抛棄了最大的市場。
面膜市場依舊在快速發展,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預計到 2026 年貼片類專業皮膚護理產品(面膜)的市場規模能達到 271.8 億元。龐大的規模下,是快速增長的線上市場。
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以 2023 年 1 — 9 月面膜市場的銷售情況為例,面膜市場線上線下渠道的銷售額幾乎各占一半,而線上銷售的比重持續攀升,消費者傾向于在線上購買面膜,而線上渠道中,銷售額貢獻率最大的為淘系平台。
美即的天貓旗艦店有着 388.3 萬粉絲,而現在店鋪顯示已經被關閉,京東、抖音等平台上,美即的官方旗艦店也已經關閉或者無法查找,美即幾乎是離開幾大主流電商平台,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不知道以後 " 還能去哪買美即 "。
重回線下,可能是美即的一步險棋,但也可能是被歐萊雅抛棄的前奏:近一年來,美即在上新方面已經沒有太多動作,最為出名的還是曾登上李佳琦直播間的 " 奶皮 " 面膜。
在美即沉默的時間裡,國產護膚品牌則不斷内卷。
早 C 晚 A、玻尿酸、刷酸等概念興起," 無功效不護膚 " 成了新一代消費者的護膚理念,範冰冰靠着明星光環做面膜,眾多面膜品牌借助着直播間和網紅達人搶占市場,敷爾佳、巨子生物等企業則乘着醫美發展的東風快速占據市場 …… 幾乎每個護膚品牌,都有着面膜這個品類的產品,美即這樣專注面膜的品牌,面對的競争對手越來越多。
面膜這個美麗生意,不再是二十年前的樣子,競争激烈的市場,總有玩家要被淘汰出局,曾将面膜帶進 " 快消品 " 行業的美即,也已經不能讓消費者再次為自己 " 停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