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中日友好醫院醫生肖飛被開除了,董襲瑩的經歷被曝相當“魔幻”,也要給個交代!,歡迎閱讀。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飛被妻子舉報婚内出軌多人一事引發廣泛關注。
肖飛妻子在舉報信中提到,肖飛出軌的規培住院醫師董襲瑩本該去脊柱外科輪轉,為了維持不正當關系,利用職權違規将其留在胸外科規培,引發其他醫生不滿。
此事曝光後,董襲瑩的學歷、家庭背景及 " 協和醫學院 4+4" 培養模式引發熱議。4 月 29 日,記者發現,知網已搜不到董襲瑩相關論文。
從肖飛妻子的舉報信,以及網友通過檢索公開信息梳理出的脈絡來看,董襲瑩的經歷可以說是相當 " 魔幻 ",令人驚嘆。
她本科在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女子學院讀經濟學,回國後轉為學醫,2019 年,她通過選拔進入了北京協和醫學院 "4+4 臨床醫學試點班 " 項目。要知道,醫學博士生的正常學制是 "5+3+4",即五年醫學本科、三年醫學碩士和五年醫學博士。而試點班的學生可以在無醫學本科的背景下,花 "4+4" 年的時間取得醫學博士學位。董襲瑩畢業後進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工作,之後進入中日友好醫院進行規培學習,遇上了事件的男主角肖飛。
肖飛
縱觀她的學術歷程,她在校期間的論文涉及醫學影像、消化内科、神經外科等多個領網域,回國學醫兩年就上四級手術,指導老師是骨科院士,學位是内科,工作定在泌尿外科,規培是在胸外科,畢業論文的選題是影像學,簡直可以稱得上是 " 六邊形戰士 "!就連國家規定的醫學專業畢業生必須參加不少于三年的規培,她也可以縮短到只需 1 年,這究竟是因為她過于天賦異禀,超出了醫學人才的培養規律,還是存在給資源階層特設的 " 跳板 "?
董襲瑩
與董襲瑩輝煌的學術之路相比,她被曝光出來的問題就不那麼光彩了。根據舉報人所述,僅在中日友好醫院規培期間,她就利用與肖飛之間的不正當關系,引發了一系列違規操作。2024 年 6 月,肖飛利用職權将本應去脊柱外科輪轉的董襲瑩違規留在胸外科規培,公器私用,破壞了正常的規培秩序,也破壞了醫療人才培養體系的公平,而在令人震驚的 " 将已麻醉的病人晾在手術台 40 分鍾 " 這一事件中,據傳最初的原因,是董襲瑩因操作失誤被護士批評,肖飛因護短與護士争吵,公然離場,罔顧患者生命安全,職業操守轟然崩塌。
這一系列事件被曝光後,中日友好醫院迅速發布了聲明,稱舉報材料反映的肖飛個人問題基本屬實,對其予以開除黨籍處分,并解除聘用關系。但是,究竟哪些問題屬實,卻沒有詳情,不少網友都在問:和肖飛存在不正當男女關系的護士長、規培醫師就不違反職業操守了嗎?對董襲瑩涉嫌違規操作的事就不調查、不處理了嗎?
不少網友感慨,看了這件事覺得 " 三觀崩塌 ",心驚膽戰:不是說培養一個醫生很難嗎?不是很多規培醫學生都熬不下去了嗎?這樣 " 速成 " 的外科醫生給患者動手術,能讓人放心嗎?随便把患者晾在手術台上,這只是個人問題嗎?
如今,知網上突然就搜不到董襲瑩的論文了,讓本就密布的疑雲更加波詭雲谲。這個操作和當下這一事件有沒有關聯?是否說明其學術成果的确存在水分?據網友此前檢索,董襲瑩的論文致謝中,全是振聾發聩的醫學界大佬的名字,普通醫學生根本難以望其項背。這更讓人懷疑,這一路 " 火箭式 " 的躍升,究竟是因為她是有真本事的 " 天才少女 ",還是因為她背景雄厚,所以一路被開 " 綠燈 "?肖飛被曝光的一系列違規行為,到底和她有沒有關聯?
這樁醜聞已演變成一場關乎醫療公平、學術誠信、患者安全的信任危機。肖飛被開除了,但事件真相依然沒有詳細披露,公眾還在等一個關于董襲瑩的答案,也還在等一個更關乎公眾利益的詳情。醫學規培制度是否淪為了人情往來的遊戲場?學術評價體系是否被特權腐蝕?患者權益究竟有沒有被醫院放在第一位?這些問題的答案很重要,也很沉重,遠不是中日友好醫院那一紙簡單的聲明所能承載,恐怕需要所涉相關學校、部門,秉持對醫療違規和學術不端零容忍的态度,聯合調查,積極回應,為真相點亮 " 無影燈 ",給公眾一個交代。
延伸閱讀
" 協和 4+4" 衝上熱搜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外科醫生肖飛事件曝光。由于涉事人員董襲瑩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實習醫生,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長學制試點班 ( 即 4+4 試點 ) ,引發了網友對于北京協和醫學院 "4+4" 教育模式的讨論。
4 月 29 日," 什麼是協和 4+4"、"4 加 4 培養模式為何陷争議漩渦 " 等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有網友稱,"4+4 對于那些學了 8 年甚至更久的專業醫學生不公平 "、" 當多元化培養淪為特權遮羞布,那些按部就班、用數千小時泡實驗室、守臨床的醫學生,該如何相信努力有回報?"
有網友稱,這不僅是公平的問題,而且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問題、以及對醫生的信任問題。也有網友表示," 不要因為一個人去否定協和 4+4"、" 它曾是像我這種真正想當醫生的人的救命稻草。"
"4+4" 是指 4 年非醫學專業教育,加上 4 年醫學教育。傳統的醫學生培養模式,需要攻讀臨床五年制 ( 本科 ) 、臨床 "5+3" 一體化 ( 本碩連讀 ) 或者臨床八年制 ( 本博連讀 ) ,方有資格參加執業醫師考試。而 "4+4" 模式,相當于重啟了申請者的生涯規劃。
據媒體公開報道,2018 年,為培養多學科背景高層次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協和醫學院仿照國外 "4+4" 臨床醫學教育模式,啟動了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面向國内外高水平大學招收非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和推免生攻讀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談到辦學初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曾表示,要打破此前醫學教育主要基于生物學的局限,體現醫學本源的多學科性,把多學科基因植入醫學機體,需要有理科、工科乃至人文、藝術學基礎的人才,培養大醫學人才,建設新醫科。他的理念是,不斷探索跨學科融通人才培養規律,培養兼具多學科背景的復合型拔尖創新醫學人才。
2023 年,協和醫學院首屆 "4+4" 試點班 17 位臨床醫學專業博士畢業生正式畢業。據健聞咨詢數據,自 2022 級起,協和 "4+4" 項目招生計劃已經達 45 人。
健聞咨詢曾發布《協和 "4+4" 醫學速成班,理想的臨床復合人才出現了嗎?》一文。文中寫道,"4+4" 項目畢業生們因為學習、科研和臨床時間都不足,在就業市場中處于不利地位。對比同樣花了八年時間拿到醫學博士學位的臨床八年制,"4+4" 學生的醫學課程從三年壓縮至兩年,少了臨八博士階段的兩年臨床輪轉,對科研時間的擠壓更不必提。
健聞咨詢表示,經過多年實踐,"4+4" 的學生似乎并不太能體現出設想的多學科背景優勢,表現出 " 醫 +X" 的創造性,而是在畢業時成為了均質化的準醫生。
————————————
來 源:大河報 · 豫視頻記者 邱峻鋒、極 · 目新聞、界 · 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