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江湖再無海通,歡迎閱讀。
文 | 巨潮 WAVE,作者 | 小盧魚,編輯 | 楊旭然
9 月 5 日晚間,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突然發布停牌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消息引發資本市場震蕩。
根據公告,國泰君安将通過換股的方式吸收合并海通證券,雖然還不清楚資產重組之後的公司會叫什麼名字,但從此世上将再無海通名号。
這家中國歷史最悠久、存續時間最長的證券公司之一,最終倒在了 36 周年司慶活動的前夕,成為中國建設國際一流投行道路上的一塊墊腳石。
更讓業内人士大受震動的是,從海通證券被吸收合并開始,從前盛傳的券商業大并購,乃至整個金融行業的 " 去產能 ",都将不再只是傳言。
可以預見的是,在托舉出 2-3 家國際一流投行之前,還會有更多的知名企業成為類似海通證券的角色。存活下來的機構,則必須踏着同行的屍骨向上面走、向遠處走、向無路之路走,直到看見真正的新天地。
01 折戟香港
海通是中國金融機構裡第一批出海搞國際化的,其香港子公司海通國際的資質之全、業績之高,曾經是整個公司的驕傲。
2020 年,海通國際實現了創紀錄的營業收入 83.3 億港元(約合人民币 70 億元),股東應占溢利 19.33 億港元(約合人民币 16.22 億元),同比增長 25%。在香港市場的股權融資項目、資產和财富管理業務領網域,海通國際都有不錯的表現。
真正決定海通國際盈利的核心業務,其實是中資地產美元債。
簡單來說,海通國際一手承做中國房企發美元債融資的發行業務,一手用自營部門購入這些債券,完成承銷任務并獲取投資交易收入。
2018 年至 2021 年期間,海通國際承銷的地產債規模分别達到了 60 億、72 億、45 億和 33 億美元。
其業績高光的 2020 年,海通國際完成的債券發行項目超過 210 個,在中資地產美元債券發行市場中的市占率超過 50%,并且在亞洲除日本外高收益美元債市場中,海通國際的承銷數量也排到了第二。
在海通國際管理的海通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中,房地產公司的債券持倉比例一度高達 81.55%。到 2021 年底,這個持倉比例仍然有 48.36%。
鑑于房地產曾經的經濟支柱地位,海通國際這樣的中資機構與地產金融形成強綁定關系并不意外。只是相比同行,海通國際的策略更激進、業務體量更大,所以遇上周期變化時就要承受更大的代價。
早在 2018 年,監管就對規模龐大的中資地產美元債有所警覺,發布了《關于對房地產企業發行外債申請備案登記有關要求的通知》(發改辦外資 [ 2019 ] 778 号)等限制性檔案,但房企們仍然不惜以高利率殺入美元債市場融資。
人到了窮途末路才會借高利貸,企業也是一樣。2021 年,大家能看到中資地產美元債的集中到期,恒大、新力控股、花樣年等房企相繼出現債務違約,恒大後來更是給整個中國地產經濟引爆了一顆驚天大雷。
海通國際的業績也随之變臉,2022 年淨利潤虧損 65.4 億港币 ,2023 年虧損擴大到 81.56 億港元。地產下行周期疊加美元加息大潮,讓海通國際在内的一眾香港中資券商承受着割肉剔骨之痛。
雖然更多的數據由于海通國際被私有化退市已無緣得見,但是從海通證券近幾年急劇下滑的淨利潤中也不難猜到,這 130 億人民币應該只是海通國際真實虧損的冰山一角。
海通集團的員工也從縮水、停發的獎金裡,切實感受到了給海通國際填窟窿的壓力——士氣不振,躺平擺爛的情況下,在業績上打翻身仗的難度就更大了。
但風險總歸要找辦法化解的,現在最現實直接的辦法,就是海通國際的窟窿由國泰君安未來的利潤一起填補。
02 打造航母
近幾年營收利潤相對穩定、也沒吃什麼監管罰單的國泰君安,大概率會是此次合并案中的強勢方。但是站在國泰君安的角度考慮,要吸收合并老對手海通,也确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光從技術難度上來說,中國資本市場裡就沒有這種等級的合并案例可以參考。
無論是從前的中信證券收購華夏證券、廣州證券,申銀萬國收購宏源證券,還是最近的平安證券收購方正證券、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都屬于大并小或小加小的範疇。
如此大體量的券商吸收合并另一家和他體量相當的券商,兩家的業務重合度還如此之高,完全是創歷史的第一次。
股權處置是合并案的另一大問題,因為背後還牽扯到上海國際集團和上海國盛集團的分工調整問題。
根據 2024 年中報,國泰君安股權的 21.35% 和 7.66% 分别由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上海國際集團持有,可以視作 " 國際系 "。而海通證券股權的 6.66% 由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其他股權非常分散,可以視作 " 國盛系 "。
" 國際系 " 裡還有浦發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中國太保集團、上海信托、華安基金等一眾金融機構,投資了上海保險交易所、上海票據交易所、跨境清算公司(CIPS)等全國性金融要素市場,在金融領網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上海國際集團及旗下的國泰君安被委以重任看似合情合理,只是面對承受代價的被合并方股東,國泰君安和背後的國資委領導們無疑需要拿出許多智慧來協調各方的利益。
畢竟合并資產只能打造出券業航母的骨架,組建齊心協力的船員團隊才能駕駛着堅船利炮遨遊四海,披荊斬棘。
而且本次合并案過程如何、最終效果如何,不僅是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的 2.8 萬名員工在看着、上海國資體系裡的一眾企業在看着,也有整個中國的證券公司、地方國資體系們都在看着,更有千千萬萬的境内外二級市場投資者全在看着。
随着 9 月 5 日的公告發布,中國券業并購整合已經成為了一張明牌,銀河 + 中金、中信 + 建投都成了可以被拿到台面上來讨論的話題。但倘若本次國君 + 海通的實操結果不佳,那麼金融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步伐只會再次慢下來。
因為 1+1 可以大于 2 也可以小于 2,如果做大做強只用看資本量的話,那麼資產規模、股票質押等重資本業務常年排名券業第二第三的海通證券,也就不會淪為率先被吸收合并的那一方了。
03 非戰之罪
随着海通國際,乃至整個海通集團的歷史告一段落,現在和未來要走國際化路線的中資金融機構們都要更深刻、更謹慎的思考這個問題才對。
根據 2024 年中報,中資券商的國際業務方面,華泰證券以 64.91 億元收入領跑,中信證券以 60.86 億元的收入緊随其後,國泰君安實現了 13.96 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 40.69%,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但是大部分中資券商國際業務的表現,同巅峰時期的海通國際都尚有差距,更别提與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瑞銀這些國際投行相比了。
截至 2023 年末,中信、高盛、摩根士丹利的淨資產分别為 380、1169、990 億美元,2023 年營收分别為 85、452、536 億美元,2023 年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28、79、85 億美元,公司規模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要知道中信證券已經是中國券業當之無愧的 " 一哥 ",業務體量和盈利能力甚至超過合并後的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但在華爾街投行面前,這種體量相差還是很大。
倘若只會做簡單的加法,那恐怕得把 " 三中一華 " 合為一體才行。
從制度上來說,中國的金融機構是分業經營的,銀行、證券、保險等業務由不同的金融機構獨立、分開經營。這種模式有助于風險隔離和專業化管理,但也存在服務效率和創新能力上的局限,所以最近幾年喊 " 保證銀協同 " 的機構越來越多。
而高盛等國際投行供包括投資銀行、證券交易、資產管理、财富管理、個人銀行業務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務,這種多元化的業務結構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也能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保持業績的穩定增長。
對于國際一流投行來說,資本充足率、金融創新度、風險控制力等因素都是可以擺在台面上比較、學習的東西,但是那些藏在台面下的因素呢?
美元加息收割全球财富的把戲,大家都看得懂,但是鬥不破,所以像海通國際這樣算得上優秀的中資海外金融機構,該栽還是會栽。在别人制定的遊戲規則裡玩,就别想着做常勝将軍,"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
所以把海通國際和海通證券如今的結局完全歸咎于企業自身的内控問題。或個别高管的違法問題,對整個行業的前進發展和國際一流投行的建設其實毫無裨益。
國泰君安年初時表示,中國的 " 一流投資銀行 " 不是對華爾街的簡單模仿,應在技術層面打造 " 特色、強項、專長、精品 ",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專業綜合服務能力;在文化層面堅持吸收借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新時代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
中國的 " 一流投資銀行 " 不會是對華爾街的簡單模仿,因為中國不是霸權國家,也不想成為霸權國家,中國金融機構國際化會有更多的中國特色。
只能祝願國泰君安可以代表行業,為中國摸索出這條前所未有的金融機構國際化之路,别讓海通和其他即将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券商公司們白白做了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