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6個月内10萬人申請去香港,“5000元申請香港身份”廣告滿天飛,香港就業真的不卷嗎?,歡迎閱讀。
财聯社 7 月 16 日訊(記者 成孟琦)" 搶人才 " 與 " 搶企業 " 是香港政府今年最重要的兩項 KPI,近日,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反應踴躍,計劃推出 6 個月内已收到超過 10 萬宗申請。
半年内 10 萬宗申請着實是一個讓香港政府喜出望外的數字,但其中有多少申請可以獲批?獲批後又有多少人會選擇真正扎根香港生活?對此,李家超表示,根據此前記錄,其中約六成申請可獲批;此外,根據入境處數據,2018 年至 2022 年,分别有 9044、9918、8392、8843、及 8904 人通過輸入人才計劃獲得香港居留權。這些數據意味着,每年申請者雖眾,但能真正留下在香港生活 7 年的,每年也不超過一萬人。
根據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獲批來港而最終取得居留權人士的統計數字表列
香港缺哪種人才?多少人選擇留下?
香港正面臨人才缺口,李家超指出,過去三年流失超過 20 萬勞動人口,雖然這在歷史上屬自然現象,但不可忽視的是,香港各領網域面臨人才短缺,有關輸入人才計劃可彌補缺口,讓香港更有競争力。特區政府會繼續研究吸引合資格人才來港的政策,有關結果會及時公布。
截至 5 月 31 日,香港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已有超過 3.2 萬人申請高才計劃,其中超過 2.1 萬人獲得了審批,并有 7000 人已領取香港身份證。有消息指,高才通計劃反應熱烈,且絕大多數申請人都來自内地,因此政府計劃擴充内地高才通計劃的認可畢業院校。
據悉,目前高才通 A、B 類認可内地院校包括北大清華復旦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及中山大學等,且申請人需本科就讀于以上高校。而高才通 C 類無畢業院校要求,需年收入大于 250 萬港元并提交稅務證明。
某移民公司負責人告訴财聯社記者,高才通推出以來申請者居高不下,A、B 類對本科學歷和畢業年限要求嚴格,很多人試圖通過 C 類申請,但其實 C 類需要極其嚴格的繳稅證明,而且是個稅記錄,個稅證明造成絕大多數申請被打回。對于這類申請者,移民公司往往會建議其通過優才或讀書獲取香港身份。
特區政府近年推行多項輸入人才計劃,包括:" 一般就業政策 "、" 輸入内地人才計劃 "、"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 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 "、"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 以及去年底一經推出便引發熱議的 "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優才即 "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而中介口中的 " 讀書移民 " 為 "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需要通過在香港完成認可碩士課程後取得 Iang 籤證。
香港 " 搶人才 " 大踏步之時,通過以上人才輸入計劃的永居申請拒籤個案也在減少,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日前在立法會會議上書面答復議員提問時,介紹了過去五年特區政府多項輸入人才計劃的申請獲批及被拒情況。數據顯示,2022 年,大部分人才入境計劃的被拒個案總量都有大幅下降。此外,通過 "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 計劃最終取得香港永居身份的人數,在去年創下 5 年新高。
### 過去五年,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被拒個案的統計數字
續籤嚴格或卡高才 " 脖子 ",中介看到商機
另外,中介告訴記者,最近咨詢最為火爆的高才通可能續籤會較為嚴格,雖然還未有高才續籤案例,但根據政府檔案,A、B 類高才兩年後續籤需要看工作是否跟高才身份匹配及需一定的薪酬要求," 政府不會明文規定高才續籤薪酬标準,但根據 IANG 籤證經驗,一定要足夠在香港生活及從事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工作,很可能需要要求會達到月薪三萬港币及以上。而 C 類人才本身已經需要年收入 250 萬港币,續籤時至少也需要到相關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中介告訴記者高才通籤證持有者還可以自己在香港開設公司并為自己續籤,而香港低稅率在全球都相當知名,營商環境亦相當有競争力,對于自己做生意的高才而言是個不錯選擇。
中介透露,建議有需求的高才籤證持有人兩年後選擇在香港讀書,轉換為 IANG 籤證,此類籤證畢業後将自動獲兩年續籤,兩年後續籤要求也會更低。中介可以提供各類學校申請及籤證延期服務,并坦言這些服務 " 對我們而言都是增收機會。"
"5000 元申請香港身份 " 廣告滿天飛
中介推薦高才通過讀碩士續籤,主要是因為香港授課類碩士選擇較多。
除了傳統的香港八大高校,港大、香港中文大學以及港科大等每年每所大學的内地招生數約為 5000 人。還有私立學校如珠海學院及香港都會大學等,後者招生更為寬松,以致不少中介打出 " 保錄取 " 旗号,吸引到大批想獲得香港身份但自身學歷又無法申請到八所公立大學的人事。
至于作為廣告語的 " 保錄取 " 是何意思,一位從業者私下告訴财聯社記者," 就是可以不斷幫申請者遞交申請,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三年。"
" 保錄取 " 的隐含意思已屬套路,市場上卻還有不少廣告真實含義 " 藏得更深 "。
有從業者向财聯社記者抱怨,現在的移民中介市場非常混亂,打開微信視頻号和小紅書,會收到很多香港身份中介廣告," 價格一家比一家低,從一萬多到 8888,再到 5000 和 4988 都有。" 從這位從業者口中得知,這些低價 " 香港身份申請 " 通常都是只管遞交申請而不管是否獲批。中介告訴記者,以打分制的 "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 為例,一般 120 分以上的申請者較易獲批,但這些低價中介會鼓勵 110 分甚至 100 分以下的申請者申請。還有些中介采用更為迷惑的退款制,例如收取申請者 5 萬人民币,如無獲批則退還 3 萬至 4.2 萬不等的 " 服務費 "。
香港身份申請廣告
" 但其實他們一開始就只打算賺那部分不退還的錢。" 中介告訴記者。
香港就業市場真的 " 不卷 " 嗎?為孩子教育而來後悔了嗎?
正如中介所介紹的那樣,無論世界百強大學畢業生和一些學歷較低人士都可以通過授課碩士獲得香港籤證,而申請者中除了被香港更低稅率和更寬松營商環境吸引外,還有不少人是因為正在經歷職業瓶頸與為下一代受教育而提前謀劃。
" 香港職場對年齡通常不會有明顯歧視,更不會有’ 35 歲分界線’,尤其是從事會計、法律、金融等專業人士,通常還會越資深越吃香。" 一名在香港從事人力資源行業的内地人告訴财聯社記者," 最近也遇到一些持高才、優才籤證的内地申請者,如果資歷及能力匹配,通過面試後也會收到 offer。"
不過香港就業市場雖 " 唯才而用 ",卻并不存在 " 保錄取 ",尤其是每個行業都存在不同的周期及風口,而且 " 在香港就業市場,很多人選擇通過跳槽來漲薪,每份工作的時間長度可能會比内地更短一些,可能未必适合每個人。" 上述人力資源從業者告訴記者。
對于為下一代受教育而申請香港身份的父母而言,中介告訴記者," 很多廣告會告訴你,香港學生考内地高校很容易,很多人都說’暨南大學是保底選擇’,有些激進點的還會說’清華北大也易如反掌’,這些說辭都過于誇張,首先你未必能确定十年二十年後是怎樣的,其次,有些中介不會告訴你等到獲得永居及孩子高考隐形成本有多高。"
對于什麼是中介提到的隐形成本," 錢就不用說了,香港什麼都貴,租房、補習都是大頭,吃飯買送也不便宜。另外,很多中介不會告訴你,已經讀到小學以上的内地孩子到香港來,絕大多數都需要復讀。"
為何轉學去香港讀書繞不開復讀這道坎," 首先是英語,香港學校大都英文授課,物理化學也用英語教,這一條就讓很多内地父母及學生叫苦不迭;其次小升初需要四五年級的幾次考試成績,如果你孩子四五年級才來,可能無法完成這些考試也需要復讀。當然,如果你孩子本身在内地就讀國際學校,在香港繼續讀國際學校那就沒問題,在内地讀國際學校的家庭經濟也會更充裕一些。"
内地學生轉學來港讀書面臨重重考驗,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在經歷适齡入學人口減少問題。特首李家超表示,這是結構性問題。有不少人考慮離開香港,亦有人進入香港。香港經常經歷出出入入的情況,相信在數字上,雖然有評估說這個趨勢會繼續,但似乎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此外,香港的人口出生率相對世界其他城市為低,特區政府正考慮鼓勵生育的措施,讓香港人口結構更豐富,延續社會發展的需要。此外,特區政府還會使用合并、重置等方法整合學校資源,保證學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