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又一家!現代與北汽聯手造電車,歡迎閱讀。
又一跨國汽車制造商選擇與中國本土車企共同開發電動車,這次是韓國汽車制造商現代汽車。
9 月 12 日,現代汽車集團在韓國總部透露,正準備與中國合作夥伴北汽集團攜手推出電動車,同時也會考慮與更多中國企業在電動車、軟體領網域合作。至于合作對象,現代汽車集團表示持開放态度。
另有報道稱,韓國現代汽車總部高層透露:" 現代和北汽集團合作的電動車項目正在推進中,不日将看到成果 "。接近北汽集團的業内人士指出:" 盡管近幾年銷量不及預期,但北汽新能源頗具一定技術儲備。現代和北汽合作的電動車項目可以想象的空間非常大。"
報道稱,現代汽車和北汽的合作可能會采用兩條路線同時進行的方式,包括直接導入現代 IONIQ 系列車型,由北京現代實現本土化生產;由北汽新能源提供核心的三電技術,現代方面主導設計,推出的產品或歸入全新合資自主品牌旗下。雙方合作的電動車或面向 10-25 萬元的大眾化市場。
不過截至發稿前,北汽和現代中國尚未對上述消息做出回應。
數據顯示,2022 年現代汽車集團全球銷量為 684.82 萬輛,僅次于豐田汽車(1048.3 萬輛)和大眾汽車(848.1 萬輛)。從全球銷量數據分析,現代汽車的表現并不差,但其在華市場份額正逐漸被瓜分,2022 年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銷量僅 34.3 萬輛,占全球總銷量的 5%,在華市場份額已跌至 1.6%。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汽車在華合資車企銷量曾連續四年超百萬輛。2002 年 10 月,現代汽車集團與北汽集團合資共同在華成立北京現代,此後現代汽車在華銷量迎來高光時刻,2013-2016 年銷量分别為 103 萬輛、116 萬輛、106 萬輛和 114 萬輛,并在 2016 年達到歷史巅峰,但此後銷量則開始不斷下滑。
今年 8 月,投入運營六年的北京現代重慶工廠以五折被挂牌出售,轉讓底價為 36.84 億元。北京現代重慶工廠是現代最先進的工廠,年產能為 25 萬輛,但由于銷量下滑,產能過剩最終只能挂牌出售。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 1-8 月,北京現代累計銷量為 15.74 萬輛。其中,銷量最高的車型是伊蘭特,為 6.88 萬輛;途勝、ix35 分别為 3.12 萬輛、2.43 萬輛;其它車型銷量均低于萬輛。
在智能電動化大潮背景下,中國自主品牌高昂崛起,而北京現代已失去進入新能源賽道的最好時機并且品牌影響力已嚴重下滑,這也是北京現代銷量持續下滑的原因之一。在此背景,現代汽車與北汽聯手造電車或許是一條不錯的捷徑。行業人士分析稱:" 北汽新能源發展電動化較早,有過成功的經驗和技術積累,這對現代而言是個機會。北汽新能源在尋求與華為加深合作彌補短板的例子,對現代來說或許是個啟發。"
當然,随着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高速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跨國車企選擇與中國電動車企合作快速推進電動化進程,以此重塑市場地位。如大眾與小鵬、奧迪與上汽、長安福特與長安汽車等等,汽車行業關注認為,無論是大眾與小鵬,還是奧迪與上汽,其實都是主動求變的開始,并且未來還會有更多傳統車企和中國車企合作的案例出現。
盡管目前現代汽車集團正不斷加大力度投資加速電動化轉型,但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掉隊已是事實,因此其想要在競争激烈的電動車領網域搶占一席之地并不容易。現代汽車電動化轉型迫在眉睫,而最亟待解決的是要有能打的產品,至于現代汽車與北汽聯手造電車屆時能否迎來革新,有待更多時間驗證。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