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到香港賣保險,歡迎閱讀。
像陳陽這樣 " 跨界 " 而來的香港保險代理人還有很多。其中,子女教育成為香港保險代理人重點聚焦的核心因素之一。
春日裡的香港維多利亞港畔,港威大廈樓下,陳陽将醒目的宣傳牌舉過頭頂,宣傳牌上是用大字書寫的 " 香港保險,美元儲蓄 "" 長期遞增復利高達 7%"" 無限次更改受保人,實現家族财富傳承 "" 無限次分拆保單,彈性分配資產 " 等字樣。
作為香港頭部保險公司的一名保險代理人,陳陽積極向過往的行人介紹各類保險產品。那些以高額收益率為賣點的儲蓄險和分紅險,吸引着眾多來自内地的遊客駐足咨詢。
距離陳陽不遠,另一家香港保險公司的保險代理人楊雄站在人群中,也高舉着一塊醒目的宣傳牌,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保險產品的收益率,以及宣傳分紅收益高,長期復利高達 "7%+"。
陳陽與楊雄所在的團隊,都将主要精力聚焦于服務内地客戶群體,為這些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香港保險服務,滿足内地客戶日益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和風險保障需求。
赴港
為了吸引海外人才赴港就業,2022 年,香港特别行政區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下稱 " 高才通 ")等一系列人才引進計劃。這些政策的實施,為香港的就業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香港保險業引來一批内地高學歷的青年人才。
楊雄是南京大學的畢業生。2024 年 9 月,他畢業後即通過 " 高才通 " 計劃來到香港,拿到香港身份後,成為一名保險代理人。如此選擇,是因為他覺得這裡是國際金融中心,能夠提供更廣闊的職業平台。
他所在的團隊主要服務于内地客戶群體。在這個團隊中,既有像他這樣入職時間不長的行業新人,也有不少已經在香港保險行業深耕十幾年的資深人士。
楊雄發現,香港本地人對保險的接受度很高,保險滲透率遠高于内地。不過,随着内地經濟的發展和居民财富的積累,越來越多的内地客戶也開始關注香港保險。
一名内地客戶希望為未來可能的醫療支出做儲備,同時也有儲蓄的需求。近期,楊雄為這個客戶設計了一份包含醫療附加契約的儲蓄險方案,既能滿足客戶的醫療保障需求,又能實現長期的财富積累。
" 我們一般建議客戶選擇五年繳費期,并根據他們的經濟狀況選擇合适的方案。" 楊雄說," 分紅儲蓄險的一個重要功能是靈活性,客戶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提取部分資金,用于子女教育或其他重要規劃。"
" 香港的分紅儲蓄險是明星產品。" 楊雄解釋道," 與内地保險相比,香港的儲蓄險具有分紅功能,保險公司會将保費用于全球分散投資,選擇面非常廣。長期來看,分紅儲蓄險的回報率非常可觀,這也是香港保險領先于内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跨界
與楊雄不同的是,陳陽當香港保險代理人,是 " 跨界 " 轉型。
2024 年 10 月之前,陳陽一直在深圳從事建築施工工作,主要負責技術方面的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施工圖紙的二次深化設計等。
随着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建築行業的工作機會和相關收入受到顯著影響。陳陽決定轉行。2024 年 10 月,他從内地奔赴香港,成為一名香港保險代理人。
" 在深圳時,我就感受到房地產行業的困境,施工工作越來越難做。" 陳陽回憶道," 當時我就在想,是不是該換一個行業了。正好有朋友在香港做保險,收入還不錯,我就動了心。" 陳陽了解到,内地保險產品收益率較低,尤其是重疾險等產品缺乏競争力。相比之下,香港保險的吸引力要大得多。
近兩年,内地銀行的存款利息持續下調,相比較而言,香港保險和美元理财產品更具吸引力。越來越多的内地客戶到香港咨詢購買保險和理财產品。
" 香港保險的優勢在于法律隔離和全球投資。" 陳陽解釋道," 這對于高淨值客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像陳陽這樣 " 跨界 " 而來的香港保險代理人還有很多。其中,子女教育成為香港保險代理人重點聚焦的核心因素之一。
2023 年,曾是一名資深媒體人的張偉,做出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決定:離開内地,來到香港。
張偉關注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香港的教育資源豐富且國際化程度高,其部分高校在亞洲乃至全球享有較好的聲譽。
張偉希望孩子能在一個多元化的環境中成長,接受國際化教育。于是,他決定赴港工作,同時為孩子選擇了一所香港的優質學校。
到香港後,張偉察覺到,随着内地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内地客戶開始關注香港的保險市場。香港的保險產品在設計和收益上具有優勢,尤其是分紅儲蓄險。這個險種憑借其低風險和相對穩定的回報,成為許多客戶資產配置的首選。
張偉還敏銳地發現了内地客戶的更多需求。他利用人脈資源,為内地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不僅有在香港購買保險、銀行開戶、證券開戶等金融服務,還涵蓋留學申請、遊學安排等教育相關服務,幫助客戶在資產配置的同時,也為孩子的教育做好全面規劃。
由于父母仍然居住在上海,張偉經常往返于上海與香港之間。
" 到香港賣保險,不僅是我的職業選擇,更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張偉說," 香港的教育資源和金融環境為内地客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例如在互聯網大廠工作的某人士,收入可觀但工作壓力較大。随着行業競争的加劇,他擔心自己随時可能被裁員,同時也不想陷入職場内卷。在了解到香港的 " 高才通 " 計劃後,他抓住這個機會,赴港尋找新的職業發展路徑。目前,他也加入了保險代理人的行列。
挑戰
2013 年之前,香港保險業在内地市場處于起步階段,很少有高校畢業生或專業人才選擇到香港從事保險代理工作。
2014 年至 2020 年,内地消費者購買香港保險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保險機構通過校園和社團活動擴大招募範圍,許多香港學校的内地學生将保險代理納入就業規劃,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
2020 年至 2022 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赴港遊客減少,相關保險業務量下滑,部分在職保險代理人辭職或轉行。
2023 年至今内地客戶赴港投保火熱,香港保險業務回暖,業務量激增,部分兼職保險人重返全職崗位。在 " 高才通 "" 優才計劃 " 等人才政策吸引下,很多内地高校畢業生和專業人才重新将保險行業納入職業規劃。
2025 年 3 月 19 日,香港保監局發布以 " 邁向可持續的未來 " 為題的《2023 — 24 年報》。其中顯示,内地訪港旅客積壓已久的需求得以釋放,2023 年來自内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為 590 億港元 ,這一數字較 2022 年的 21 億元飙升 27 倍。此外,香港的保險滲透率在全球排名第一,保險密度排名為全球第二,毛保費總額在全球保險市場排第 16 位。在報告期内,香港擁有 160 家獲授權保險公司,擁有多達 115,355 名持牌保險中介人;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保監局已處理逾 115,000 個新牌照、牌照續期及資料更新的申請。
盡管香港保險市場具有較高的吸引力,但行業競争激烈,客戶對保險產品和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楊雄作為新入行的保險代理人,需要在短時間内積累客戶資源,建立信任關系。他提到,開拓新客戶比較困難,如果自己幾個月不出單,可能會失去信心。
此外,随着保險行業從 " 人海戰術 " 向 " 精英戰術 " 轉變,楊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以适應市場的變化。
陳陽作為跨界轉型的保險代理人,除了面臨客戶開拓的挑戰外,還需要适應從建築行業到金融保險行業的轉變。
陳陽提到,内地客戶對香港保險的需求增加,但同時也對保險產品的收益率和風險隔離功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他需要不斷優化產品方案,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而對于張偉來說,選擇赴港發展并涉足保險行業,他需要在新的環境中重新建立職業網絡,同時兼顧家庭和事業。這種兩地奔波的生活方式也給他帶來了時間和精力上的壓力。
此外,香港保險產品還面臨着相關政策的變化。
" 現在正是投保的好時機。" 楊雄說," 因為保監局的政策調整後,一些優惠措施可能會取消。"
陳陽所指的政策是,2025 年 2 月 28 日,香港保監局發布《分紅保單利益演示利率上限指引》(下稱《指引》),正式對香港分紅險保單的演示利益進行 " 限高 "。香港保監局認為,在分紅保險產品的利益演示中,将演示利率上限設定為 6.0%(适用于港元計價產品)及 6.5%(适用于非港元計價產品)是合理的參考水平。
《指引》将于 2025 年 7 月 1 日起生效。據悉,未來香港保監局将因應市場情況,考慮将這一指引的适用範圍擴大至其他保險產品。
這意味着,香港保險代理人在向客戶推銷產品時,不能再以過高的預期收益來吸引客戶,而是需要更加注重產品的實際價值和長期穩定性。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陳陽、楊雄、張偉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