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2024第一部爆款來了,得謝謝馮小剛,歡迎閱讀。
《非誠勿擾 3》來了。
新人關曉彤、虞書欣、嶽雲鵬、常遠加入。
但預告片裡最搶眼的還是馬卡龍配色——
真 · 萬物皆可芭比。
△ 建國,你又變年輕了
但最讓 Sir 感慨的不是《非誠勿擾》。
而是——
國產賀歲檔,再一次遇上它的初代 " 工程師 "。
1997 年,當《泰坦尼克号》這艘大船橫行全球的時候,在中國,一位不起眼的小導演也打造了一艘屬于自己的大船。
馮小剛。
這一年,他拍了部叫做《甲方乙方》的電影,票房 3600 萬,開啟了國產片的賀歲時代。
當時沒有人能想到。
這個叫做馮小剛的 " 媚俗 " 導演,在之後的幾年,能夠一路高歌,不但穩坐年度票房冠軍的交椅,更是把賀歲檔變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之後也沒有人想到。
26 年後,當馮小剛帶着他的第 19 部電影重出江湖的時候,賀歲檔的格局早已天翻地覆。
目前,預售成績最好的《一閃一閃亮星星》,提前 24 天票房就破億。
而馮氏喜劇,還能摸清當下時代的脈搏嗎?
今天。
在賀歲檔開盤前,Sir 想回顧一下往昔——
我們吃着火鍋、唱着歌,一路呼嘯向前飛奔。
卻好像又回到了原點。
01
沒錢,沒戲了
" 他媽的沒想到(北影廠)弄這麼年輕的廠長。"
這是馮小剛在第一次見韓三平見時,當面說的話。
幽默。
是馮小剛當時留給韓三平的第一印象。
而在 1994 年那個節點上,不僅韓三平成為了全中國最年輕的電影廠廠長。
馮小剛也是意氣風發。
前一年和鄭曉龍合作的《北京人在紐約》大獲成功,這一年他首次執導,根據王朔小說改編的電影《永失我愛》也成功登陸院線,同時還和王朔成立了電影公司,準備在電影圈大幹一場。
但很快,不論是韓三平和馮小剛,都笑不出來了。
1994 年 11 月,好萊塢電影《亡命天涯》引進國内,如平地驚雷,僅在六個城市公映,就豪取 2500 萬人民币票房。
好萊塢大片激起了觀眾們走進影院的熱情。
但也給了本就疲軟的國產電影一記重拳。
畢竟觀眾也不傻。
外片好看又帶勁,同樣花錢,誰還會去看國產片?
同一時期,随着各項改革措施出台,好萊塢電影進入國内,國營片廠的壟斷地位也逐漸被打破,一大批計劃體制時代的經營者們被市場大潮衝得人仰馬翻。
其中,就包括韓三平。
相比較當時在電影市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的各路資本。
作為北影廠廠長,自诩管着所有人吃喝拉撒的他在采訪中透露:
在一次給廠裡的演職人員發完工資,報銷完醫療費用之後,全廠賬上只剩下 20 萬。
當時廠裡的錢,估計還沒有某幾個職工家裡的存款多。
也因此,他上任後的主要工作,也是給國產片找出路。
尤其是,找錢。
與全國各地的各種投資人講故事,談合作,為了拉投資,會在凌晨三點去歌廳拉着喝完酒的投資方籤合同(《孔繁森》),更是為了合作,讓廠裡的導演們去聽牟其中當面吹那個炸開喜馬拉雅山的大牛。
△ 後來,被馮小剛拍進了電影
只可惜,即便如此,當努力的方向錯了,收獲有限也是可以預測。
比如電影界 " 自救 " 的 9550 工程,提出要電影廠在九五期間努力拍 50 部精品國產劇情片,于是國營片廠增加了在偉人、模範等主旋律題材上的大量投入,寄希望靠着紅頭檔案能夠打一個翻身仗。
但此舉不僅沒有換來應有的票房成績(《孔繁森》曾預測如号召全國黨員觀看可以票房輕松過億,但實際收入僅 3600 萬),還消耗了國營廠本就匮乏的創作資本。
1996 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除了《孔繁森》之外,全部都是引進的好萊塢電影和港片。
觀眾到底喜歡什麼?國產電影的在哪破局?成了當時的韓三平最關心的問題。
如果說韓三平只是頭疼,那馮小剛就屬于抑郁了。
和王朔的合作并沒有帶來輝煌,反而是一段谷底歲月的開始。
從 1995 年起,馮小剛一連四部電影都沒有通過審查,有一部甚至都已經開拍,結果仍舊被叫停。(《過着狼狽不堪的生活》)
和王朔成立的公司黃了,王朔自己也因為國内輿論的圍攻,出走美國不再過問電影。
在馮小剛的自傳裡,1996 年的他陷入了一個迷茫的狀态,每天都坐家裡看窗戶外的莊稼地發呆。
馮小剛當時屬于那種給什麼片子他都接受的狀态。
只要讓他拍。
而此時的北影廠也沒有好過多少,當年報上去的二十多部電影被斃了八部,力主拍攝的《孔繁森》效果也不佳。
韓三平也有些偃旗息鼓。
放眼全國範圍,好萊塢和港片都在衝擊國内市場,錄像帶和電視機正在快速普及。
票房不溫不火,但細看都是引進片。
看電影的人在增加,但沒法變成國產片的收益。
中國電影何去何從的問題,擺在了台面上。
這是兩個同樣失落的人,走到了同一個節點。
這是一段屬于國產電影人黎明前的黑暗。
當然,也是國產電影起勢的前夜。
02
不做甲方做乙方
《甲方乙方》裡有這麼一段場景,或許可被理解為馮小剛賀歲片的創作思路。
也是那些年國產片之所以赢回觀眾的原因。
影片最後。
幫人實現願望的好夢一日遊公司解散,哥幾個在酒桌上互相吹捧,真情表露,情到濃時,熱淚盈眶。
然後出現了一句台詞:
1997 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對于馮小剛來說,早年的電影所秉承的思路就是,創作者是乙方,廣大人民群眾是甲方,服務意識濃厚。
但與此同時。
也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與抒發。
這樣的想法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那些年,國内的觀眾确實不大愛看國產片,創作者只能 " 小心翼翼 "。
一個例子。
韓三平千辛萬苦幫馮小剛找到了項目,拍攝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但依然搞不定投資,北影廠只能拿出一百萬,剩下的錢還得自己找。
怎麼辦?
幸運的是。
1997 年,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市廣電局跨系統聯合成立了一個叫做紫禁城影業的公司,總經理張和平也對馮小剛的想法頗有興趣。
給到了他最需要的投資支持,甚至連片名都給他取好了。
開機前,張和平随團去台灣訪問,在香港機場等待轉機時,突然靈機一動,随即打通我的手機,他興奮地說:小剛,我想了一個片名 " 甲方乙方 ",你覺得怎麼樣?
——馮小剛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
當然,這一切并不是沒有代價:
《甲方乙方》這部電影,不能出現原著作者王朔的名字,也不能給到導演片酬——要按比例,按市場效益分賬,賣得越好掙得越多。
換言之,賣不了,就白忙活。
前者,是為了規避風險,後者,也是為了規避風險。尤其是後者,現在看起來是賺大發了,但在當時其實都是空頭支票。
因為沒人想到國產片真能賣錢。
可這對于彼時有片拍就好的馮小剛來說,有沒有錢拿都不在考慮範圍内了。
他想賭一把。
即便多年後,回憶起來依然後怕,如果失敗了,掙不到錢不說,他的創作生涯也會和當時大部分人一樣,在那個衰頹的大環境下,為一個拍片機會等上許多年 ……
可能就沒有下一回了。
後邊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
《甲方乙方》成為了國產電影史上最成功的策劃案例之一——
300 萬預算,換來 3600 萬票房。
雖然只位列當年的年度第九,但給到了當時的制片廠與創作者難得的信心,甚至被當時的中國導演協會副會長滕文骥稱為中國電影救市之作。
回到北京後,中國導演協會為《甲方乙方》舉行了慶功會,很多導演到場祝賀。騰文骥說:這不是為你個人,是為了鼓勵大家為中國電影救市。
《甲方乙方》還有一個特别的地方在于。
選擇好萊塢 " 同步 ",以聖誕、元旦為檔期,自此成功地開啟了 " 賀歲檔 " 這一檔期。
此後幾年,馮小剛的《不見不散》《沒完沒了》《一聲嘆息》《重量級人物》《手機》一部部走進國產觀眾視野。
神奇的是,每部都是三四千萬的票房,年度第一、第二的排名。
可以說,那幾年國產電影導演裡能穩定扛票房的,似乎就只有馮小剛和他的馮氏喜劇。
可要問為什麼是他?
韓三平在采訪裡,除了開頭說他幽默之外,更重要的一個點其實是:
平民意識。
且不說他導演的作品。
僅從他的表演上,你就能看出他對于市井小角色的精準把握。
△ 《我是你爸爸》《陽光燦爛的日子》《老炮兒》
而他的平民意識裡,又帶着鮮明地網域性。
是的。
北京這個地方,哪怕是底層草根,也仿佛是接通了國際風雲,國情民意。
《編輯部的故事》中的李冬寶,《不見不散》中的劉元,亦或者是《沒完沒了》裡的韓冬、《重量級人物》裡的尤優,後來《非誠勿擾》裡的秦奮 ……
乃至是配角。
都一邊呈現偏小人物、個體戶的身份,一邊又帶着洗不掉的體制内生活印記。
馮小剛善于用生活的俏皮話,不斷調侃、解構嚴肅規範的傳統話語,這一招在當年就是能喚起無數觀眾共鳴的喜劇公約數。
當然。
馮小剛自己也在紀錄片裡留下了這樣一幕。
在場所有導演都在向他取經的時候,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迎合觀眾,就能獲得票房;
獲得票房,就能滿足投資方。
說到底,這就是乙方思維。
而早年的國產片,基本上都是從 " 甲方 " 出發—— " 我要拍什麼 "," 我想告訴你什麼 "," 我希望達到什麼效果 "。
在當時的正統觀念看來。
電影是自上而下的精神傳達。
而不能是自下而上的足底按摩。
否則。
就會像是馮小剛被罵成的那樣——
電影這東西,主要是滿足大眾的一個,欣賞的一個需要。我基本上,是沿着這樣一個思路來走。這個被廣大的中國電影工作者,認為是不齒的,在我看來是天經地義的。
甭管有多少人瞧不上馮小剛,随着馮小剛的成功,市場被攪動了。
一種 " 習慣 " 也開始深入人心:
在年底賀歲期間選上映的馮氏喜劇,一定錯不了。
比如《一聲嘆息》,就是馮小剛 96 年被叫停的那部電影《過着狼狽不堪的生活》修改後的版本,講中年婚外情,絲毫沒有喜劇元素,雖然被诟病票房失利——
僅僅拿下了年度票房第二。
觀眾不僅認了馮小剛這塊招牌。
還逐漸習慣了賀歲檔——
一年到頭,不在這個時候上趟電影院心裡不得勁。
電影人和觀眾,靠着馮氏喜劇電影達成了一個最初的共識:中國電影有了一個穩定、成熟的 " 檔期 "。
這對于還在起步階段的中國電影市場有多重要呢?
從 2003 年到 2012 年的十年間,中國電影票房冠軍,除了兩部《變形金剛》(那是暑期檔的先聲),全部都是賀歲檔上映的。
這個時候,還輪不上春節檔什麼事呢。
而且論影片質量。
歷年賀歲檔對比這些年的春節檔,誰看了不得說一句遙遙領先——
張藝謀《金陵十三钗》,劉偉強《無間道 3》,陳可辛《如果 · 愛》《投名狀》,馮小剛的《集結号》《非誠勿擾 1&2》《1942》,爾冬升《門徒》,陳德森《十月圍城》,陳凱歌《梅蘭芳》《趙氏孤兒》,周星馳《長江七号》,吳宇森《赤壁》,徐克《龍門飛甲》,李安的《少年派》,成龍的《十二生肖》,姜文的《讓子彈飛》,徐峥《泰囧》……
後來的馮小剛,再也沒法穩坐賀歲檔頭把交椅了。
但這恰恰是打開了局面,群雄逐鹿的結果。
不管誰拿第一。
觀眾在這個檔期可以有一年裡最大的想象空間。
而這,最多也就是十年前的事。
03
從重量級人物,到芳華不再
如果你對馮小剛的電影有過了解,你會發現,他的電影生涯起伏,與賀歲檔的沉浮,保持了驚人的一致。
事情在 2012 年開始,起了變化。
那一年,馮小剛拍了部叫做《一九四二》的電影,如今這部電影備受追捧,豆瓣評分已經達到了馮小剛導演作品的前三,但在當年,不但口碑一般,票房也出人意料地失利了。
投資 2 個億,票房 3.7 億,血虧。
也正是這樣自認為嘔心瀝血的作品得不到市場認同,讓馮小剛的心态起了變化。
第二年,他拍出了生涯最低分的電影《私人訂制》,賣了 7 個億,這樣的落差使得他不但在金雞獎上自嘲,甚至于影響了日後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論斷:
中國電影現在垃圾遍地,一定和大批的垃圾觀眾有關系
從為觀眾服務,到質疑觀眾,顯然,馮小剛已經不打算再把自己放在乙方的位置上了。
他要走自己想走的路。
也自此,再也沒有拿到過票房冠軍。
而與此同時。
國内市場的檔期也開始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先是暑期檔——
之前,我們并沒有什麼暑期檔的概念,甚至也不存在什麼 " 國產片保護月 "。
但《變形金剛》改變了這一狀況。
依托着好萊塢的優勢,2007 年的《變形金剛》第一部在暑假以 2.68 億票房力壓兩部賀歲檔電影(集結号,投名狀)拿到了當年票房榜冠軍,2011 年,第三部又在暑期檔復制了一遍,票房達到了十億量級。
學生放假的暑期檔開始變得不可忽視。
後是春節檔——
與當下春節檔火熱的狀态不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觀眾并沒有在春節期間去電影院的習慣。
2007 年前後,春節檔不論是觀影人次還是票房數字,都只占全年的 3% 左右。到了 2010 年,哪怕《阿凡達》一直火到了春節檔,但當年恰逢情人節的春節檔,依然只有《大兵小将》在當天上映,冷清可見一般。
但事情正在起變化。
2013 年,定檔春節當天的《西遊降魔篇》打開了屬于春節檔的獨立紀元——
12.46 億。
中國人開始習慣在春節去看電影。
這樣的變化使得國產片開始有了更多的戰場,主打青少年的選擇暑期檔,主打合家歡的選擇春節檔。
而在這兩者的夾擊之下。
電影市場爆炸帶起的觀眾熱情,也并沒有留戀賀歲檔這個老朋友,原本的這個檔期顯得是那麼的尴尬,兩頭不靠。
于是。
2012 年,當徐峥和他的《泰囧》成為了賀歲檔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直接造就了國產電影第一部十億級作品時。
在此之後。
便再沒有一部賀歲檔國產電影拿到過年度票房冠軍,前三,前十都少有。
最大的輝煌,竟成絕唱。
接下來的故事,恐怕你都很熟悉了:
2014 的《變形金剛 4》把暑期檔的票房成績,拉高到了 20 億的量級,暑期檔一部電影的收益,就足以碾壓幾年前賀歲檔的所有電影成績。
同樣是這一年,寧浩的《心花路放》在國慶大賣,票房也衝上了十億的級别,一個屬于國慶檔的故事也由此開始。
以及漫威電影開始崛起,好萊塢的吞金獸開始席卷全球。
2015 年,國内票房榜前十的作品中。
只有烏爾善的《尋龍訣》是當年賀歲檔期上映。
自此,被賀歲檔引領的中國電影時代,逐漸退場,取而代之的是春節、暑期、國慶這些電影檔期,更為如今大部分觀眾熟知。
一個很直接的對比。
之前的賀歲檔,是内地電影人在電影市場為數不多能站穩腳跟的地方。
一個避風港。
更是一個試煉場。
避的,是好萊塢的巨浪,試的,也是國產導演的膽量。
就拿 2006 年來說。
那一年《滿城盡帶黃金甲》靠着豪華陣容和大場面衝擊賀歲檔成功,不僅把同類型題材的《夜宴》逼到了暑期檔,更是與賈樟柯的賀歲檔電影《三峽好人》,掀起了一場關于 " 黃金 " 與 " 好人 " 的争議——
黃金甲票房三個億,三峽好人票房三十萬。
△ 《滿城盡帶黃金甲》《三峽好人》
賈樟柯用一種殉道式的商業自殺向所有人發問,在這樣一個崇拜 " 黃金 " 的時代,有誰還關心 " 好人 "。
但沒有人理他。
商業浪潮不是靠一個人的呐喊就能止住的。
而 2015 年之後。
賀歲檔從國產商業大片們輪番扎堆搶奪的陣地,逐步退場,變成了老導演的安全區:
前者如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姜文的《一步之遙》,張藝謀的《長城》,管虎的《老炮兒》,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芳華》……
電影還是在賀歲檔上。
但賀歲檔早已不是那個賀歲檔。
更重要的變化,其實是——
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張嘉佳的《擺渡人》,田羽生的《前任三》,饒曉志的《無名之輩》,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柯汶利的《誤殺》,刁亦男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賀歲檔培養出的觀影慣性,成功為這些小體量作品保駕護航——
質量好,就口碑票房雙爆。
質量不行,即便大敗虧輸也影響有限。
這是一個屬于國產新人黑馬的孵化場。
尤其是對應所謂成熟檔期裡,已經變得充滿流量算計的 " 爆款 " 來說,賀歲檔電影更顯得質優價廉。
對于中國電影來說,賀歲檔完成了它的任務,國產電影人獲得了更大舞台。
但這二十多年裡。
馮小剛自己,也從逐漸從電影市場的救世主,變成了如今的過路人。
其間的樓起樓塌,雲聚雲散,顯現出一種獨屬于國人的唏噓。
04
永失我愛?
最後,我們還是回到 90 年代末的那個節點上。
在《甲方乙方》大獲成功之後,那次電影局會議上,馮小剛當着很多導演的面,說出自己對市場,要讨好觀眾讨好投資方的小心得的時候。
在場的大部分人都不理解。
事後看,顯然馮小剛是對的,那些沒跟上的人錯了。
一個屬于創作者的時代結束了。
接下來是屬于觀眾的時代了。
但真的如此麼?
既然如此,既然馮小剛心知肚明觀眾就是一切,為什麼他後來又不顧一切地拍攝《只有芸知道》等片,不再接地氣了呢?
甚至于。
還明晃晃地挑釁觀眾?
恐怕。
得從馮小剛這些年的經歷說起。
無疑,在賀歲檔起起伏伏的過程中,馮小剛是最長情的一位。
據統計,從 1994 年起,他至今在院線上映的十八部電影裡,只有三部不在賀歲檔上映。
什麼概念?
如果不是意外情況,從 1997 年《甲方乙方》到 2019 年《只有芸知道》,22 年裡有 15 年你都能在賀歲檔看到馮氏電影。
但。
肉眼可見,長情歸長情,他對讨好觀眾已經沒那麼大興趣了。
他要做自己的甲方。
這裡有現實的原因——
2003 年《手機》埋下的雷,在 2018 年提前時間線的收束,在 2020 年疫情摧毀電影市場之前,馮小剛就跟當年被圍攻的王朔一樣,被迫離場。
比賀歲檔還更早,更迅猛。
更突如其來。
戲劇性也算拉滿。
但更讓人唏噓的,其實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當年馮氏喜劇能夠戳中觀眾的地方,那個讓賀歲檔能夠扎根在觀眾心中的優勢和共識。
不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群體,都已經随風消逝了。
時代變了。
馮小剛也變了。
當年他引以為傲的 " 平民意識 " 已經适應不了當下了,這裡不僅是因為他早已成了大導演,更重要的是,他對當下的潮流已經無法認同了。
無獨有偶。
早在 2016 年,面對許知遠采訪的賈樟柯,其實也說過類似的話。
我越來越不想跟别人達成共識。
這并不是創作者的傲慢。
而是當一個潘多拉魔盒打開後,對于紛亂現狀的束手無策。
大導演們那些年在賀歲檔給觀眾帶來的眼花缭亂的大場面,大衝突,好萊塢商業片年復一年的輪番視覺轟炸,還有觀眾選擇的增加,注意力的轉向,甚至是疫情的打擊 ……
都讓一路狂奔的中國電影不可避免地越來越靠近懸崖。
而商業屬性拉滿的中國電影,也很難再給到關于時代的真正答案。
所以。
即便馮小剛許多年後回過頭來,試圖再次接近觀眾,恐怕也會疑惑:觀眾是誰?他們在哪?
在《1942》遭到差評的年代,《私人定制》能夠盆滿缽滿,在《集結号》被打成公知電影的同時,當年上映只賣了幾萬票房的《橫空出世》完成了翻紅封神,更别說如今,陳凱歌被調侃,張藝謀被全網嘲,口碑的翻轉瞬間完成。
作品的榮辱頃刻間可以天翻地覆。
所謂這個時代的觀眾,又有多少人能夠把握得住?
就拿今年的賀歲檔來說。
Sir 不理解為什麼《狗神》會賣那麼差,也不理解為什麼《一閃一閃亮星星》會賣那麼火,一部電影的噱頭真的會比它本身的質量更重要嗎?
這會是當下的一個浪潮?
可是當這個浪潮過去之後呢?下一個浪潮會是什麼時候過來?下個月?下周?還是明天?
大潮襲來。
所有人只能盡力折騰,頻頻俯首。
說到這裡,Sir 想起了《芳華》的結尾,那是一個定格畫面,畫面外的旁白說:
原諒我不想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
就讓銀幕
留住我們芬芳的年華吧
如今。
馮小剛帶着他熟悉的題材,回到了他最忠誠的賀歲檔。
究竟是讓我們看到芳華已逝還是芳華依舊,現在還尚未得知,但可以看見的是,無論是馮小剛還是賀歲檔,雙方都已經物是人非了。
只是希望。
多年之後,馮小剛還能找回當初的自己。
那個犀利的。
一針見血的。
不願與這個世界和解的,發聲者。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