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業界親歷: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中國如何做到的!,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6 月 5 日電 ( 牛朝閣 ) " 出國上學後才發現國外有這麼多中國汽車!" 在新西蘭留學的李琪 ( 化名 ) 近日向中新經緯感嘆道。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在汽車出口量上已經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從汽車進口大國到出口大國,這一改變背後有哪些故事?是什麼讓海外消費者的錢袋子向 " 中國制造 " 敞開?
4 周輾轉 4 個國家
長城汽車副總裁史青科近日向中新經緯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2023 年前四個月,長城汽車的出口增長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同比增幅達 99.13%,總銷量超過了 7 萬輛。
" 哪怕在東盟、澳洲、中東這些日系車型主導的市場,我們同比增速也仍達到了 11.5%,這是以往沒有的。" 史青科說。
史青科透露,他們将不同海外市場稱之為 " 戰區 "。2022 年底,疫情一緩解,他所在公司的營銷、技術、售後等各個團隊就立刻前往不同 " 戰區 " 支持增援。
今年以來,史青科曾在 4 周内輾轉了 4 個國家,在走訪了東盟、中東、南非等地的市場後,還趕在 4 月中旬前返回中國參加了上海車展。" 接下來的工作計劃仍是進一步強化海外的各個市場,這樣的工作節奏會是常态化的。" 史青科說。
與史青科類似,2022 年底,長安汽車中東銷售大區銷售主管馬小駒在 20 天内走訪了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巴林、卡達 5 個市場,平均每 4 天就要換一個國家。在中國過完春節,他又坐上了前往中東海灣地區的飛機。
" 因為疫情,前幾年遠離市場一線,對終端的運營和信息把控不到位,接下來要扎根一線,加強本地化的運營。" 馬小駒說。
在馬小駒眼中,中國成為汽車出口量第一的國家是必然," 看到這個數據并不意外,只是提前的進度有些驚喜。"
而史青科則對這份汽車出口成績單感觸頗深。
1997 年,長城汽車開始以皮卡車型出口中東,20 多年後,長城汽車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了多個海外全工藝工廠、研發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具備了超 700 家海外銷售渠道。
"2012 年在澳洲市場,當時品牌在匯率、法規等方面遭受到了很嚴重的挫折,但澳洲市場又不能放棄,我親自帶隊和當地的進口商商談 4 萬輛保有車輛的處理交接問題,但對方極為不配合,我們就一邊‘打’,一邊談。" 史青科回憶道。
在商談的同時也快速建立子公司,以備談崩了也能準備随時接手市場的業務,這就是 " 邊打邊談 " 策略。
" 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完全是摸着石頭過河。在‘墨村’包了一頓餃子當作過年後,團隊就開始挨家挨戶拜訪經銷商,3 年後終于在澳洲一線城市開了首批 4 家店。還記得當時和第一個外籍員工籤合同是在悉尼情人港旁的一家餐廳内。" 史青科回憶說。
" 有底氣了 "
2015 年下半年,剛到達尼日利亞的馬小駒準備為一個投產的項目外出采購物資時,身邊竟被當地合作夥伴安排了兩個保镖," 還是人手一把機槍的那種 "。
馬小駒感慨道," 不僅害怕,還不能表現出害怕。在這種環境中,表現得越好奇、害怕,反而會更容易讓自己處于危險中。"
在當地生活了一個月,馬小駒團隊開始有了突破,不僅銷量數據上漲了,和客戶的合作也慢慢容易起來了。
近年來長安汽車的出口量取得了持續增長,2018 年時的出口還是 4 萬輛級别,2022 年就已增長至了 16 萬輛級别,而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 1 月至 4 月,這項數據就已經超過了 7.5 萬輛,同比增長 16.7%。
2023 年正好是馬小駒在汽車出口行業的第十年,從這十年的行業經歷中,馬小駒感受到了中國汽車的底氣。
" 在國内,我們主要和合資車競争,可在國外就是和日韓車企實打實的比拼。十年前我剛參加工作時,願意和中國汽車品牌合作的人并不多,可到現在,每月至少有兩三個電話打來要買我們的車。"
十年的工作經歷裡,最讓馬小駒難忘的是在卡達市場的經歷。
2018 年時,馬小駒所在的團隊準備開發卡達市場,尋找合作夥伴的過程中,被一家公司新業務開發部的工作人員明确告知 " 我們沒有計劃開發一個新的汽車品牌,尤其是中國品牌。"
三年後,這家公司的高層主動給馬小駒打來了尋求合作的電話。據他回憶,對方的電話開了免提,電話另一端坐着這家公司的家族成員、類似 CEO 的職業經理人等多位高層。
" 我直接回怼了,我說你們公司很強,在當地的家族口碑也不錯,我們之前也考慮過合作,但你這邊的某某同事之前明确拒絕了我們,我們也已經找到了更好的夥伴來啟動當地的業務。" 馬小駒說。
對方聽到後立刻對馬小駒表示了 " 非常驚訝 ",并解釋稱當初對接的人不是 "Decision maker ( 決策者 ) "。
" 談不上爽,但心裡很舒服, ( 對方的反應 ) 也說明自身產品質量上來了,也有底氣了。" 馬小駒表示。
中國汽車靠啥打開外國人錢包?
多年工作下來,史青科觀察到了海外市場的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各地區的消費者需求千差萬别,比如澳洲市場更重視安全,歐洲市場對新能源需求更大,南非、南美等地區的皮卡車則特别暢銷。
就像算法需要龐大的數據來作為支撐,多樣、繁雜的車主需求也對作為汽車出口方的車企提出了更高要求。
史青科指出,不同的市場也對生產、研發、營銷提出了不同挑戰,不同國家的用戶需求也倒逼車企提升品質和研發," 注重安全我們就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持續重視,造就了超高安全的產品,皮卡車型的強需求又能反過來促進國内的皮卡發展。"
而近年來,史青科有了一個新發現:不少海外市場當地對智能新能源汽車的需求缺口巨大,市場對這類車型反應熱烈。
在中國車企來說,缺口巨大意味着 " 機會 ",反應熱烈意味着 " 暢銷 "。
中新經緯翻閱各家車企年報發現,多數車企在近年來的海外市場實現了不俗的營收,如 2022 年間,比亞迪來自中國境外地區的營收為 914.53 億元,同比增長 43.10%;上汽集團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實現 833.80 億元營收,同比增長 46.97%。
從老牌車企,到造車新勢力,中新經緯觀察到,進軍海外市場已成必備動作,除老牌車企外,還有像極氪、哪吒這樣正在規劃 " 登陸 " 海外市場的新勢力。
"2021 年至 2022 年初,随着汽車獨資企業的出口,中國汽車出口歐洲發達國家市場取得巨大突破。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出口的核心增長點,改變了依賴亞洲和非洲等部分地區的汽車出口被動局面。"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表示。
近三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連年翻倍。據乘聯會數據,2020 年至 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分别出口 22.4 萬輛、59 萬輛、112 萬輛。而 2023 年 1 月至 4 月,新能源汽車出口了 52 萬輛,同比增長 112%。另有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占汽車整體出口金額比重提升至 42.9%,對汽車出口增長貢獻率達 51.6%。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強勁,還表現在汽車出口價格上。乘聯會 5 月 25 日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汽車出口均價為 2 萬美元,較 2022 年的 1.8 萬美元大幅提升。
長安汽車國際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爽對中新經緯表示,随着產品迭代,海外產品單價也在不斷提升,和五年前相比,長安汽車海外出口單車價值增長約 100%。
宋爽認為,當前中國汽車產業已擺脫舊時 " 日、德、美三足鼎立,中國大而不強 " 的局面,而中國成為出口規模不斷加大,智能新能源技術優勢不斷凸顯的汽車強國。在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下,憑借在產品設計、智能化、產量規模和產業供應鏈上的不斷提升,中國車企已逐漸扭轉以前通過合資、以市場換技術的被動态勢。已經逐漸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引領者。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牛朝閣:[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公司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作者:楊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