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長沙茶館“新頂流”:一天客流量1.5萬,到底賣什麼?,歡迎閱讀。
門店一天客流量 1.5 萬,比商場客流量還大;8 元 / 杯的純茶,一天賣 3000 多杯;只有一家店就被傳聞估值 2 個億;開業一個多月就被央媒報道 ……
11 月的長沙,到處流傳着 " 東茅街茶館 " 的傳說。
在中式茶館流行的當下,這家茶館有什麼不一樣?我和東茅街茶館合夥人鐵瀚聊了聊。
一天客流量 1.5 萬 ,長沙又現茶館 " 新頂流 "
到長沙必打卡的飲品,除了茶顏悅色,又多了一個東茅街茶館。
和市面上流行的中式茶館相比,這家剛開業不到 2 個月的茶館,是個十足的 " 叛逆者 "。
1、不是專為年輕人開的,而是被大爺大媽們帶火的
東茅街茶館開在解放西旁邊的一個小巷子裡,不臨街,周邊都是老城區居民樓。
" 這個項目一開始想做的就是本地人的生意,周邊的中老年群體都是我們的目标客群。" 鐵瀚告訴我。
開業第一天,2 元的蔥油粑粑、5 元的花生瓜子、8 元的紅茶綠茶,令人感動的物價、以及極度還原的老茶館場景,在大爺大媽的圈子炸開了鍋。
" 早上七點多營業,顧客們自發地打電話全城搖人,營收和客量是我們預期的 2~3 倍。"
圖源小紅書博主 @一詩已獲授權
截至發稿前,開業不到 2 個月的東茅街茶館,還是火得一塌糊塗," 每天人流量在 1.5 萬左右,基本超過一家商場,客人來了基本都得搶座。"
沒有一茶三喝,也沒有顏值玩法,簡單的紅茶綠茶,一天能賣 3000 多杯。
在中式茶館都在賣圍爐煮茶、一茶三喝,都在用精美的器皿造情緒價值時,東茅街的茶,卻十分樸素。
產品僅有 " 紅茶、綠茶、沱茶 " 等簡單的茶葉,杯子就是白色大瓷缸子,還需要顧客自己接水自助泡茶。
但 8 元 / 杯的售價,還是讓本地人一來再來," 一天能賣 3000 多杯。"
2、不追求翻台率,讓顧客們 " 花 20 塊錢坐一天 "。
和杯均價三四十元的中式茶館相比,東茅街茶館不僅產品單價低,而且還希望顧客在店裡待更長時間。
換句話說,就是很樂意消費者能在店裡 "20 塊錢坐一天 ",對于餐飲業的關鍵指标翻台率,鐵瀚表示:" 對餐飲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悖論,但我們堅定地認為,沉浸時間比翻台率更重要。"
在鐵瀚看來,一方面顧客沉浸時間長,復購幾率會更高,消費頻次也會更高;另一方面,願意長時間坐在這裡,某種程度上也成為外地遊客打卡的風景線。
這個看起來 " 離經叛道 " 的茶館,卻快速成為長沙的打卡地标,同樣是做茶飲業态,它背後的生意邏輯到底是什麼?又有哪些值得茶飲人借鑑?我和操盤手鐵瀚深聊了 2 小時。
開業一個月火遍長沙,東茅街如何 " 重做茶館 "?
第一、不造場景,而是從地方志中找原型,復原 " 老長沙茶館 "
中式茶館,是茶飲行業這兩年的熱潮,每個品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重做中國茶。
比如開吉定位青年茶館、哈茶福門店給顧客現點現衝,還有的創新圍爐煮茶、罐罐烤奶等場景,各種新玩法層不不窮。
東茅街卻從方志長沙中挖掘古早的茶館業态形式。
鐵瀚發現,長沙存活時間最久的商業業态之一就是茶館,有上千年的歷史。越是市場環境不好,老茶館的經營越穩健。
圖源小紅書博主 @一詩已獲授權
方志裡還概括了茶館的基礎形态:中國的老茶館就相當于國外的廣場,老長沙人最舒适的狀态,叫 " 一壺茶,二兩粉,三五知己 ",簡而言之就是讓老百姓花點小錢就能心滿意足待上一天。
因此有了東茅街經典的"258" 定價法,即 2 元的蔥油粑粑、5 元的花生瓜子、8 元的紅茶綠茶,還增設了粉面、包子、茶點、小吃等品類,讓顧客能從早上七點半待到晚上八點,有吃有喝還不貴。
這種選品策略也讓茶館的客群有了層次感," 早上一般是當地居民,買個包子喝杯茶待到中午,下午會有當地的年輕人和部分遊客來打卡。"
沒有負擔的價格、随性的場景、豐富的品類選擇,讓東茅街茶館從早到晚都有人,也會給遊客更好的氛圍感。
圖源小紅書博主 @一詩已獲授權
如果想做一家天天顧客盈門 " 日常茶館 ",或許東茅街是個很好的學習案例。
第二,沒有復雜的拼配、小眾的山頭,只挑當地人愛喝的
在茶類的選擇上,東茅街茶館主打一個 " 返璞歸真 "。
沒有鴨屎香,也沒有山頭茶,更沒有獨家拼配秘方,只挑大眾款。
"有紅茶、綠茶、茉莉花茶、沱茶、煙熏茶、芝麻豆子茶等種類,其中沱茶、煙熏茶、芝麻豆子茶都是老長沙人常喝的茶類,而茉莉花茶選的也是長沙當地的猴王香片。"
在出品方式上,沒有選擇好看的玻璃瓶、正宗的紫砂壺等,熱茶統一是白色大瓷缸子;冰茶用 5L 的大蓋碗盛。
圖源小紅書博主 @一詩已獲授權
還需要顧客自己動手," 茶葉就放在瓷缸裡,加上一壺熱水,顧客自己泡,自助續杯,一杯茶真可以喝一天。" 鐵瀚說。
這又給茶飲人帶來了第二個啟發,有時候跑遍產區尋找獨特香型,小眾茶類,或者用高科技設備、辨體質喝茶等附加戲碼時,是否應該跳出來想一想,你的消費者們常喝的茶是什麼?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把茶館當成文旅項目來做
采訪中得知,東茅街茶館的人均消費是 20~30 元,很多人看到這裡,會和我產生一樣的疑慮,5000 平的茶館,這麼低的客單價和翻台率,還能賺錢嗎?
鐵瀚告訴我:" 一開始給這個茶館的定位就是一個文旅項目,但和常規文旅項目不同的是,場景從地方志中汲取,主要服務本地人。"
在早期的計劃裡,線下是營造景觀建立品牌的場所,而零售和文創才是未來營收的關鍵,比如可以策劃湖南本地的藝術家來做展覽,通過線下展覽和線上直播的方式,擴散湖南文化。
最後把受好評的藝術家作品變成 " 策展型文創 ",把當地文化更深度融入,而不是簡單地做一些冰箱貼、明信片等。
" 目前,茶館的堂食業态已經盈利了,但零售板塊本月月底會搭建起來,逐步發力。"
現制的生意是有產能極限的,但零售產品的銷售是充滿想象空間的,類似于 "門店造廟堂,零售造票房"。
在鐵瀚的計劃裡,還有一個全國大項目叫 " 方志中國 ",長沙的模型打磨成熟後,會持續挖掘出中國各個區網域地方志的茶館形态,讓每一家店都能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
結語
今年,無論是茶飲還是餐飲,嚴重的同質化不斷消耗着顧客的消費熱情。
随着品牌連鎖化率的提升,如果一個消費者到了西安、成都、南寧,發現街上都是差不多連鎖餐飲、茶飲店,那麼他的消費欲望一定是打折扣的。
現代餐飲講究的是規模和效率,"我們做的是反商業和反同質化的邏輯,因為對一個城市的本地人來說,新入局的連鎖品牌,過了新鮮期也會喪失本地文化認同,‘生我長我的城市有什麼底蘊’,這是需要品牌去好好思考的。"
鐵瀚說:" 東茅街的故事還沒講完,才剛剛開始。"
而對于已經進入創新窘境的現制茶飲來說,面對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或許故事也并沒有講完,新的裡程也才剛剛開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咖門 "(ID:KamenClub),作者:國君,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