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出口回暖,中國半導體企業該出海了,歡迎閱讀。
文 | 半導體產業縱橫
不久前通富微電董事長、總裁石磊表示,中國有不少芯片公司在出海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數據說明一切,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 11 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值 23.04 萬億元,同比增長 6.7%;其中,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額突破 1.03 萬億人民币,同比增長 20.3%,更是為產業從業者提振了士氣。
時隔一年,中國集成電路出口再次突破萬億,讓市場看見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回暖的迹象。不僅集成電路產品迎來裡程碑,今年以來國内半導體設備、材料等公司都取得了一定突破。
出口數據向好也反映了中國半導體公司出海的重要趨勢。市場導向決定前行方向。中國半導體的出海浪潮,驅動之一為 " 中國 + 1" 戰略。" 中國 + 1",意為全球采購方為保障供應鏈安全,在依賴中國供應的同時,尋求額外的供貨來源。這就意味着制造環節的公司需要将生產分散到多個廠區;而另一個驅動力則是在國内市場飽和的情況,在海外尋找更多客戶。
海在哪裡?
中國制造企業的出海浪潮可回溯至 2018 年,其歷程主要涵蓋四個關鍵階段,依次為新模式的探索、模式的初步成型、模式的逐步完善以及後續的蓬勃發展态勢。在出海目的地的選擇上,眾多企業傾向印度、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巴西、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墨西哥等新興經濟體。
巴西
巴西半導體行業總收入已經超過了 13 億美元,巴西本土所制造的半導體多以存儲組件形态,深度融入全球頂尖 IC&T 設備制造商的各類產品之中,像平板電腦、台式機、筆記型電腦以及伺服器等均有其身影,中國存儲企業江波龍在巴西已有布局。
作為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巴西 IT 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 8 位,巴西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綜合和長期的公共政策,激勵研發、内部生產和出口。在 IC China 2024 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和巴西半導體行業協會籤署了諒解備忘錄。
馬來西亞
2024 年 5 月 28 日,馬來西亞正式公布國家半導體戰略(National Semiconductor Strategy,簡稱 NSS)。此戰略聚焦推動該國半導體行業進步,憑借吸引高價值投資,促進與東盟、亞洲及全球企業的合作交流。其良好的國際合作環境與優惠政策,為中國半導體企業出海馬來西亞設立制造基地提供了難得機遇。
槟城是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區網域,對于馬來西亞向科技型經濟轉型十分重要。當前,這裡已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半導體產業生态系統,匯聚了 350 多家跨國公司以及 4000 家支持性中小企業。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一方面,中國與馬來西亞已經建交五十多年,雙方在多個領網域都有着深度合作,并保持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馬來西亞華人聚集,在人才管理和融入當地文化上更有優勢。
阿聯酋
阿聯酋是中國合作程度最深、領網域最廣的中東國家之一。
2024 年是中阿建交 40 周年,兩國領導人先後互訪,未來将更深入推進經貿、投資、能源、衛生、教育等領網域務實合作,持續豐富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内涵,兩國之間良好的外交關系為中國芯片企業出海建立了良好的氛圍。
事實上不僅中國芯片公司,全球頂尖的半導體大廠都對在阿聯酋的投資 " 頗有興趣 "。據報道,三星與台積電有意在阿聯酋建立大型工廠聯合體,該項目總耗資可能超過 1000 億美元的綜合體。這樣優秀的芯片投資環境,就好像 " 學區房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也是可以與領先半導體公司近距離接觸的好機會。
出國,可以跳出内卷嗎?
正如開篇所提及的那般,中國半導體企業邁向國際市場,是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從外部環境來看,貿易摩擦與制裁的頻繁發生,以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結構性重組,都構成了顯著的影響因素。在地緣政治因素引發逆全球化現象的大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正積極着手重塑全球供應鏈體系,這無疑給中國半導體企業的國際拓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與變數。
從國内形勢分析,随着行業的迅猛發展,市場競争愈發呈現白熱化态勢。在這種情況下,出海發展成為企業實現技術迭代更新與產業結構優化的關鍵戰略路徑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政府也秉持着積極的态度,大力倡導并鼓勵企業勇敢地 " 走出去 ",在更廣闊的國際舞台上展現自身實力與風采,參與全球資源配置與市場競争,進而推動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向更高層次、更具競争力的方向邁進。
2023 年兆易創新的總營收為 57.60 億元人民币。其中,中國境外營收為 45.81 億人民币,該公司境外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為 79.53%。
2023 年翱捷科技實現 26 億人民币營收,其中中國境外營收為 21 億人民币,占總營收的 81% 以上,公司采用 " 經銷 + 直銷 " 的模式将 IoT 芯片和基帶芯片推向中國之外的市場。
2023 年,希荻微營收 3.9 億元,境外收入高達 3.2 億元,占比高達 82%。不僅 23 年,最近三年希荻微來自境外的營收均占到 80% 以上。
2023 年封測公司長電科技總收入為 295.52 億元,境外營收高達 232 億元,占比為 78.64%,海外營收已占總營收的近八成。
2019 年北京君正收購北京矽成 100% 股權後,公司業務得到拓展,市場領網域也更加廣泛。從 2020 年開始,北京君正大約 80% 以上的營收都來自境外。
海外業務可以讓芯片公司產品進入國外廠商供應鏈。例如,希荻微的產品在手機等消費電子領網域得到了國外高通、國内聯發科等主芯片平台廠商的認可,已廣泛應用于多個品牌客戶的消費電子設備中,公司車規業務已經拓展至中德日韓等多國汽車品牌。
展會、并購、分銷商、分公司,哪個适合國内公司?
觀察這些海外收入占比較高的企業後發現,中國半導體公司的出海方式主要有參與海外展會、并購或參股海外公司、與海外分銷商合作以及開設海外辦公中心的方式。
兆易創新公司通過參加國際展會、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和銷售中心等方式,來拓展自己的海外市場。翱捷科技在中國香港、美國和意大利設立了境外經營實體,通過參與海外展會和技術交流會,來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升產品滲透率。不久前,復旦微電子集團亮相法國支付、智能識别及數字安全展 Trustech 2024,加特蘭亮相 electronica 2024;可以發現國内企業正在走向世界舞台。
并購海外企業也是快速打開海外市場的方式之一。長電科技 2015 年收購全球第四大封裝廠商 STATS Chip PAC Ltd(星科金朋),實現產業結構更新,并與國際半導體行業巨頭建立合作關系。2024 年 8 月收購晟碟半導體 80% 的股權,進一步拓展存儲封測布局。
2023 年,江波龍宣布并購 Zilia(智憶巴西)。2024 年 7 月,智憶巴西開始封裝生產江波龍存儲產線。今年上半年,Zilia 已扭虧為盈,客戶群體得到持續拓展,盈利方面也有較好的市場預期。
在海外設立研發、銷售中心則是出海的 " 最終形态 "。頂尖的芯片企業之所以能成為行業引領者,必須具備運營全球市場的卓越能力。不止對于中國半導體企業,所有的半導體公司想要全球化,都必須結合當地市場制定相應策略。例如,納芯微在德國、日本、韓國、美國成立了子公司,在當地組建了銷售和技術支持團隊。
選擇哪種形式進入海外市場并非單選題。如果一款產品走天下,必然只能選擇通過海外展會、海外經銷商獲取海外客戶,更有性價比;對于在海外已經有一定經營經驗,也有穩定客戶的企業,則需要根據市場情況推出定制化產品。
因地制宜,才是出海的長期主義
國產半導體公司的一部分優勢來自于性價比,但單純卷價格并非長久之道,甚至可能導致其他國家對中國企業產生反感。在地方主義無法完全避免的情況下,當地政府對本國利益的保護也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的風險。近年來,中國科技企業在海外遭受的政府 " 特别關照 " 的報道屢見不鮮。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全球化發展至今,互利共生才是真正的發展之道。證券時報針對中國公司出海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企業在出海投資建廠、開展業務的過程中,面對的最大困難是當地政策風險(70.39%)、當地市場風險(54.51%)和法律合規風險(47.64%)。因此中國半導體企業需要将自身產業嵌入外國產業鏈體系之中,秉持尊重與遵循當地規則的态度,令自身產品及服務順利成為其中有機組成部分。學習并靈活适應當地政策法規,積極招募當地員工,嚴格遵循當地勞動法律開展運營,摒棄簡單移植國内工作模式的慣性做法,從而實現與國外產業環境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
為應對海外復雜形勢未來可能對企業出口和出海帶來的負面影響,半導體企業可以考慮以下策略:降本增效、維持價格競争力的措施;加速出海建設生產基地,避免關稅衝擊;開展跨境并購,實現 " 曲線出海 ";調整出口和出海目的地。
在規劃出海路徑時,中國半導體公司是要轉換視角,從出海目的地國家的立場出發進行深入思考,洞察其需求與痛點所在。與此同時,緊密結合自身產品特點,技術優勢,借助國際會展等平台,在海外市場傳遞品牌信息。
長期主義不是站在現在看未來,而是站在未來看現在。無論半導體企業現在是否已經出海,但每個企業需要思考的是,若幹年後你的產品要賣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