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證監會查!查!查!一天9家A股上市公司遭立案,歡迎閱讀。
7 月 12 日晚,太和水(SH605081,股價 15.03 元,市值 17.02 億元)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除了太和水外,還有 8 家公司都收到了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包括:
首開股份(SH600376,股價 3.9 元,市值 100.6 億元)、上海鳳凰(SH600679,股價 9.26 元,市值 47.72 億元)、*ST 日海(SZ002313,股價 8.68 元,市值 32.5 億元)、ST 華鐵(SZ000976,股價 2.11 元,市值 33.67 億元)、
興源環境(SZ300266,股價 3.21 元,市值 49.88 億元)、*ST 京藍(SZ000711,股價 2.07 元,市值 21.19 億元)、中國重工(SH601989,股價 4.59 元,市值 1047 億元)、東方園林(SZ002310,股價 1.73 元,市值 46.46 億元)。
上述 8 家公司均表示,公司是在 7 月 12 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
此前太和水相關人員收警示函
就在收到立案告知書的前一晚,太和水也收到了證監會上海監管局下發的責令改正措施決定,此外,公司相關人員也收到警示函。
公告顯示,2017 年至 2018 年,太和水承做撫州市夢湖及鳳崗河水生态治理項目 ( 以下簡稱 " 撫州項目 " ) ,于 2017、2018 年陸續确認撫州項目全部收入。經查,撫州項目部分水網域未完成最終治理,太和水存在虛增 2018 年度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的情形,導致公司招股說明書信息披露存在不真實、不準确的情形。
因此,證監會上海監管局決定對太和水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對公司董事長何文輝、時任總經理徐小娜、财務總監姜偉出具警示函。
據悉,太和水是一家從事水環境生态建設工程和水環境生态維護服務的企業。于 2021 年上市。
上市之前,太和水一直保持着營收、利潤雙增的狀态,但上市之後,公司營收、利潤持續下滑。2021 年,2022 年,太和水分别實現營業收入 4.6 億元、2.05 億元,同比下降 17.8%、55.37%;實現歸母淨利潤 9094.43 萬元、-1.64 億元,同比下降 43.72%、280.26%。
在 2022 年年報中,針對營收下滑,太和水表示,主要原因包括:受宏觀環境影響、新開工程項目減少。而淨利潤的下滑,則主要系收入下降、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及資產減值損失增加所致。
根據合并利潤表,太和水的信用減值損失為 -1.28 億元,資產減值損失為 -4416.96 萬元。
多家公司遭立案
12 日晚除了太和水外,還有多家公司收到了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
據公告,上海鳳凰、興源環境、首開股份、*ST 日海、中國重工、東方園林都披露,公司收到了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而立案的原因均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這幾家公司中,上海鳳凰與太和水相同。公司于 7 月 11 日晚披露,由于合并報表日基準選定錯誤、商譽減值測試過程存在會計差錯、臨時報告及定期報告中委托貨款展期情況披露存在錯誤,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對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董秘、時任董事長等人出具了警示函。
此外,12 日收到《立案告知書》的東方園林,已在今年收到了兩次警示函。經查,因東方園林内部管理及往來賬務處理不規範等原因,形成何巧女、唐凱(二人為公司前實控人)對公司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公司還存在會計核算不規範,即對于部分 PPP 項目,東方園林參與出資設立項目公司并委派董事,并将對該類項目公司的出資作為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的依據不充分。同時,東方園林于 2020 年 12 月 18 日公布發行公司債券 "20 東林 G1" 募集說明書時,存在部分債務違約情形。
*ST 日海、中國重工也有相似之處。*ST 日海不止一次延期回復交易所于 6 月 12 日下發的問詢函,内容是針對公司 2022 年年報問詢函回復的進一步詢問。
中國重工同樣多次延期回復交易所于 6 月下發的 2022 年年報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
截至一季度末,上述 9 家公司的股東戶數約 95 萬。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