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牽手華為!上汽集團首次回應“靈魂論”,歡迎閱讀。
近日,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首次針對此前上汽集團前董事長陳虹提出 " 車企靈魂論 " 拒絕與華為合作一事進行了回應。賈健旭表示,在與華為合作之前,自己曾去看望了陳虹,透露了自己想與華為合作的意向,當時陳虹表示," 華為現在那麼大的勢能,你應該去跟他合作。你完全可以做這件事情,沒有任何問題。" 與此同時,陳虹當時還反過來問,與華為合作的機會還在不在?
對于自己為何早前提出了靈魂論的說法,陳虹表示:早前拒絕與華為合作,是想要讓上汽把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建立起來,至少保證有一套屬于上汽自己的東西,再跟華為合作。其進一步透露,彼時上汽電子電氣架構什麼都沒有,還是最老的分布式架構。如果那個時候就采取了華為的方案,就沒有今天的零束,也不會有上汽自己自主的電子電氣架構,那海外怎麼辦,所有的智能化就只有變成一套方案。
據了解,靈魂論的的由來是在 2021 年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前董事長陳虹當時表示:" 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時,陳虹的靈魂論也在業内掀起了一番熱議。
時隔幾年,沒想到雙方竟在今年 2 月宣布合作。今年 2 月,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雙方将在產品定義、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銷售服務等領網域展開戰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車。
目前,華為與車企的合作模式主要分為三大類,有零部件模式、HI(Huawei Inside)模式及鴻蒙智行(智選車模式)。其中,大部分車企選擇的都是智選車模式的合作。選擇智選車模式合作,華為介入的更多,會參與整個產品的研發設計,與此同時車輛還可以進駐華為的渠道進行銷售。現階段,華為已經先後與賽力斯、奇瑞、北汽藍谷、江淮達成合作,推出問界、智界、享界、尊界等品牌,覆蓋 23 萬 -100 萬價位段。其中,問界與智界走的是中端車型路線,享界走的是中高端車型、尊界走的是高端市場路線,對标邁巴赫,其首款車型尊界 S800 在去年 11 月亮相并開啟了預售,新車預售價為 100 至 150 萬。
當然此次雙方的合作,無疑互惠互利的合作。就拿上汽集團來看,随着國内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上汽集團也迎來了電動化轉型的陣痛期,旗下車型的銷量也受到了影響,逐年下滑。數據顯示:去年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為 401.3 萬輛,與 2023 年同期相比下滑了 20.07%,其中上汽乘用車的銷量下滑 28.3%,其他合資公司也大部分呈現出銷量下跌的趨勢。
銷量暴跌的背後帶來的無疑是業績的不如意。據官方透露,預計去年歸母淨利潤在 15 億元至 19 億元,與 2023 年同期相比,減少 122 億元到 126 億元,同比大跌 87% 到 90%;官方預計 2024 年歸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 -41 億元至 -60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将縮減 141 億元至 160 億元,同比下滑 141% 到 160%。關于去年業績下滑的原因,官方曾表示主要是因為燃油車市場下滑、價格戰空前激烈,公司銷售收入減少,毛利下降,現金流入減少所致。在銷量與業績都不理想的背景下,上汽集團也急需加快電動化轉型,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
華為方面同樣面臨激烈的市場競争,與車企合作可以增加市場的競争力,獲得更多的業務收入。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華為車 BU 總營業收入為 104.35 億元人民币,淨利潤為 22.31 億元,淨利潤率為 21.4%。與上年同期營收 47 億元人民币相比,大漲 128.1%。
按照上汽集團規劃,計劃在 2025 年第四季度,海外月銷量達到 6 萬輛,國内 4 萬輛。到了 2026 年,MG 和榮威完成 120 萬輛的目标。對于雙方的合作,有業内人士指出,雙方合作有利于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增加彼此的市場競争力。不過,當下國内汽車市場格局已發生了巨大改變,雙方合作的第五界能否幫助上汽集團擺脫銷量逆境,這個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