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中國市場承壓!大眾利潤暴跌37%,歡迎閱讀。
日前,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正式公布最新财報。财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大眾汽車營業收入為 776 億歐元,同比增長 2.8%,這主要得益于銷量的增長,但銷量增長并沒有給大眾汽車帶來有效的利潤增長,反而出現了大幅下滑,一季度大眾汽車營業利潤僅 29 億歐元,同比下滑 37%。大眾汽車表示,中國以外市場的汽車銷量增長支撐了營收提升。
根據大眾汽車公布的數據,一季度全球銷量為 213.36 萬輛,同比增長 1.4%。細分市場來看,大眾汽車集團全球大部分市場都實現了增長,特别是美洲市場,但中國卻出現下滑,成為唯一下滑的市場。數據顯示,中國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最大單一市場,2025 年一季度累計銷量 64.41 萬輛,同比下滑 7.1%,占全球總銷量的 30%,是唯一出現銷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市場,此外大眾汽車在西歐銷量增長 3% 至 81.4 萬輛,在中歐和東歐增長 7.9%,北美同比增長 4.4%,,南美同比增長 16.6%,中東 / 非洲同比增長 12.3%,雖然這些市場都實現了增長,但中國市場的下滑還是影響甚遠,即便增長也未能抵消中國市場的頹勢。
大眾中國銷量下滑,凸顯出歐洲汽車業正面臨嚴峻挑戰。随着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加速到來,比亞迪、吉利、奇瑞等新能源車企異軍突起,以其先進的技術與創新的產品理念,迅速搶占低端市場份額,對包括大眾汽車在内的海外車型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構成直接威脅。與此同時,随着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消費者在購車時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對價格的敏感度也進一步提高,大眾汽車為了能夠與國產品牌競争,在近半年來推出多款換代車型,并推出一口價策略,從而穩定銷量,但還是難以抵消國產品牌競争帶來的下滑。
對大眾汽車而言,更麻煩的是過去兩年時間在電動化、智能化上收效甚微。2025 年一季度,大眾汽車純電動汽車銷量 21.68 萬輛,同比增長 58.9%,其中在中國同比下滑 36.8%,為 2.59 萬輛,其它市場則實現大幅增長,特别是歐洲市場,同比增長 112.5%。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純電動汽車銷量下滑,背後是中國本土的汽車制造商仍然在全力推進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轉型,雖然出現大幅下滑,但由于市場份額較低,并不能影響大眾純電動車增長。
為了穩定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大眾汽車在年内還會推出多款重磅車型,陸續推出了途昂 PRO、途嶽 L,還将推出凌渡 L、朗逸 PRO、全新朗逸等車型。在 2025 上海車展上,大眾汽車旗下三家合資公司各自亮相了全新概念車,,分别是上汽大眾 ID.ERA 概念車(全尺寸增程式混動 SUV)、一汽 - 大眾 ID.AURA 概念車(緊湊型純電轎車)以及大眾安徽 ID.EVO 概念車(全尺寸純電 SUV),三款概念車量產版預計将于 2026 年上市。大眾汽車集團表示,将堅定落實 " 在中國,為中國 " 戰略。至 2027 年,大眾汽車集團将基于全面的產品規劃,推出超過 20 款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及增程式車型。到 2030 年,集團旗下各品牌将在中國提供約 30 款純電動車型。
此外,大眾汽車通過和小鵬汽車合作,打造全新 CMP 整車平台和 CEA 電子電氣架構并把量產車型面向中國消費者銷售,并與地平線、卓馭等合作夥伴進行合作堅定朝電氣化、智能化轉型。與此同時,奧迪與上汽合作,推出 AUDI 品牌,首款車型 AUDI E 量產版在 2025 上海車展上亮相,計劃于 2025 年量產交付。
展望未來,大眾表示,受政治不确定性、日益增長的貿易限制及排放法規影響,公司預計全年銷售利潤率、淨現金流和淨流動性将處于預期區間的低端。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