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吳蔚:特朗普和澤連斯基的“葬禮外交”,會影響普京的決心嗎?,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直新聞 Author 吳蔚
直新聞:這個周末,在梵蒂岡出席教皇方濟各葬禮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了短暫的會談。從各方表态來看,您如何評估這場會談?
特約評論員 吳蔚:必須承認,這兩個男人是很懂傳播學的。地上的大理石圖案顯示這是梵蒂岡著名的聖彼得大教堂,在這座歐洲文藝復興标志性建築裡,在米開朗基羅名畫的見證下,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面對面聊了 15 分鍾。
從兩國元首坐的那兩張很湊合的椅子不難看出,這場美烏會談的臨時性甚至是 " 拼湊感 " 很足。嚴格意義上講,這并不是一個正式的外交場合,更像是美國外交官喜歡營造的那種 walk by" 擦身外交 ",我們也可以稱之為 " 走廊外交 "。記者用鏡頭還原了這場會晤的時間軸,美英法烏四國領導人先是寒暄了一番,等神職人員臨時拉來兩張椅子面對面擺好,美烏元首才緩緩入座,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還湊上前去補充了幾句,又被特朗普拉住多聊了幾分鍾。
15 分鍾的交談時間,難以承載俄烏衝突背後大國博弈的龐大信息量,卻足以讓兩位總統當面化解白宮不歡而散之後積累的種種龃龉。首先,這是一場沒有幕僚在場、無需翻譯協助的直接面對面溝通。其次,從溝通意願上推斷,我個人傾向于認為澤連斯基是先打開話匣子的那位。我相信,這一次澤連斯基除了繼續指責莫斯科缺乏談判誠意之外,一定沒有忘記多說幾句 " 謝謝 "。
15 分鍾聊了什麼,外界恐怕無法直接獲悉,但我們可以從兩人事後的對外表态上合理推測,哪些風向正在發生變化。比如說,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将俄烏衝突定義為 " 奧巴馬與拜登留下的爛攤子 ",将矛頭指向普京認為他在敷衍,美國将不排除采取更多制裁手段。
總體來說,澤連斯基确實抓住一切機會、用盡一切辦法去塑造特朗普對俄烏衝突的認知,靈活運用美國與歐洲這兩大杠杆,讓一度 " 無牌可打 " 的烏克蘭依然坐在牌桌上。
直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外披露稱,在羅馬會談期間,澤連斯基表達了烏克蘭已經準備好實現無條件停火。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對外表達了願意在不設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與烏克蘭進行談判。您怎麼看待局勢的最新變化?
特約評論員 吳蔚: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重要前提是,特朗普收緊了繩索,為這場多邊外交博弈制造了一個 " 關窗效應 ",仿佛 "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家店了 "。我上周提過,特朗普急于得分,他在用 " 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復雜問題 "。俄烏兩國反而更像是 " 推一步走一步 " 的當事人,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我認為在美俄烏三國之中,最着急的人恐怕是特朗普。我想,普京與澤連斯基都看到了這一點,也正在利用這一點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當然,我認為特朗普也确實制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機會視窗,對俄烏雙方來說,從這張桌子上各自取走一些東西才是合乎邏輯的,莫斯科與基輔都不能接受對方單方面塑造美國的外交取态,讓自己落入被動。所以最終雙方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展現出合作意願,會有的,但我估計不多。
眼下,俄烏雙方都提到了 " 不設先決條件 " 與 " 無條件 " 這類表述,這是什麼意思呢?從外交實務的角度出發,不設條件其實就是降低談判的門檻,讓外交接觸先行開展。當然,這不意味着雙方已經圍繞重大利益問題取得了共識,更像是雙方出于對美國這個斡旋者的認可,決定見一面聊聊看。
澤連斯基正在對外管理預期,他認為最終的和平不該以某一方投降的方式實現。我個人倒是對這個角度持認可态度,歐洲近代史一再告誡我們,一邊倒的和會、羞辱性的條約,從來都是下一場戰争爆發的導火索。
俄烏衝突總體上還是趨近于僵持狀态,俄軍雖然在多個局部戰場正面占據優勢,但囿于資源有限,這種 " 滾雪球 " 效應一直沒能快速放大,引發烏軍的全線動搖。當然,俄軍統帥部對目前這種逐步推進的戰争演進方式是滿意的,這恐怕是歷經三年交戰之後,莫斯科找到了最為适應的節奏。所以,此前有俄方信源宣稱,俄軍做好了戰争打滿五年的準備,我不認為這是在吹噓。
作者丨吳蔚
排版丨李爍
編輯丨賴晨璐
審校丨曾子瑾
監制丨王磊
直新聞是深圳衛視全媒體新聞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