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香港投行一波波裁員:投行人找不到工作,理發師招不到人,顯現就業兩重天,歡迎閱讀。
當下的香港就業市場可謂 " 冰火兩重天 ",招不到人的和找不到工作的行業各有各的難言之處。
香港特區政府上周二推出輸入外勞計劃,以應對某些行業人手短缺。這些招不到人的行業包括:建造、運輸、售貨員、侍應生、收銀員、理發師等 26 個工種,外勞輸入計劃中,建造及運輸業輸入外勞配額最多,上限為 20000 名,最快下月接受申請。
另一邊,是金融行業收縮帶來的陣痛,各大外資投行裁員消息一浪蓋過一浪,而去年尾離開的那批外資投行人并沒有全部找到工作,有些人不得已踏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
" 非戰之罪,困于時也 "
" 非戰之罪 " 是去年底離開外資投行的 Anna,在看到中環投行舊同事在幾輪裁員後紛紛離開時用到的詞。中環投行人沒想到,項王軍壁垓下時發出的慷慨悲歌也能如此貼切地表達他們此刻的境遇,"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未嘗敗北。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銀行及金融服務業歷來是香港的最大支柱行業,從業人口占香港總就業人口的 7%,卻貢獻了香港 20% 以上的本地生產總值。投行從業者過五關斬六将才站上了金融行業的最高峰,周期輪換時,往往更快地感受到 " 貂裘換酒也堪豪 " 和 " 高處不勝寒 "。
繼上月摩根士丹利、花旗傳出大量裁員後,上周,媒體繼續報道高盛在亞洲裁減逾 30 個投行職位,而專注于中國市場的職位受到的打擊最大,有九名駐北京和香港的股票資本市場銀行家被裁,其中包括一名董事總經理。另有報道稱,亞洲的新一輪裁員是高盛全球新一輪裁員的一部分,未來幾周該行将在全球裁減不到 250 個職位。
實際上,自去年年底以來,華爾街各大投行便開始了新一輪裁員,高盛集團總裁 JohnWaldron 此前曾表示,正在為經濟進入一段低增長高通脹時期做準備,并稱在一個小規模滞脹情境下需要保持謹慎,資本市場和融資環境将更加艱難。Waldron 表示,他不能肯定公司是否會進一步裁員,但重申," 我們正在收緊公司的運營,必須要更加謹慎。"
一波接一波裁員帶來的後果之一,是傳統能接收投行人的行業一下子消化不了這麼多 " 畢業生 "。一般而言,投行傳統出路有三,分别是企業、PE/VC 和同行業間跳槽,但是今年的行情與市場狀況決定了這三個出路無法提供足夠多的職位空缺。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投行人被迫 " 自主創業 ",移民、保險與藝術品銷售成為投行人創業和轉行時較多考慮的行業,主要是因為這些行業的客戶與投行客戶有較大重疊。
金融業租房 " 消費降級 " 使中環空置率上升
" 香港寫字樓空置率驚人 ",成為東方證券一份研報的題目。
東方證券(香港)分析師馮皓霆表示," 由于金融行業從去年開始萎縮,擁有全球最昂貴寫字樓租金的香港,現在面臨過剩的寫字樓供應,和急跌的租金和價格。"
回顧香港辦公樓出租由 " 消費更新 " 到 " 消費降級 " 的三個時段,馮皓霆指出,首先是 97-98 年亞洲金融海嘯時期,當時甲級寫字樓空置率較為低,而丙級寫字樓空置率較高,這是由于行業變化帶來的寫字樓 " 消費更新 " 現象。而 2008 年金融危機時,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明顯比乙和丙級高,因為金融在 GDP 占比已有成熟的上升趨勢。最新一輪空置率上升其實由 2014 年開始,估計當時不是核心 CBD 的問題,但現在供過于求的情景已經開始影響核心 CBD,如中環中心地區等,據差饷物業估價署,中上環租金已回落到 2013 年的水平。
研報中還提到,當下香港的寫字樓空置率為 14.7%,而曼哈頓和新加坡的空置率分别為 12.5% 和 4.6%,香港寫字樓空置率較其他金融中心更高。而造成此結果的原因是 30% 的香港辦公樓用量是提供給金融行業,而中環各大投行都在經歷着裁員,據媒體報道,摩根士丹利将裁 7% 亞太區員工,摩根大通裁了 30 個,其他公司如德銀、渣打、法巴已部分搬遷到較便宜的地區。
金融行業裁員導致香港核心地區空置率破 25%,但市場上仍不斷有新供應寫字樓出現。研報中飲用了這樣一段媒體報道:長江中心現時空置率為 25%,長江中心 II 期暫時只有一個新租客。雖然長江中心租金已經降了不少,比如,高層最近出租尺價為 109 港元,一層租金為每月 230 萬港元,這樣的價格比去年 2 月份高峰時的尺價 148 港元(一層租金約為每月 310 萬港元 ) 已有 26% 的跌幅,但近一年長江中心的出租率也不多,只有 6 宗。
" 單純看香港傳統的經濟數據,我們還可能以為經濟處于蓬勃的狀态。" 馮皓霆表示,類似現象也同時在美國出現,兩個地方都出現勞動力市場緊張、失業率低、高通脹率等現象。實際上,香港人口下降與較低的勞動參與率使得對基層崗位的需求增加,導致人工成本通脹上升,削減公司盈利,這會形成惡性循環,降低對于本地物業的需求,尤其是商務用的辦公樓造成下行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