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5月新能源銷量:斷層領先、新五常、BAT,歡迎閱讀。
善傳播者,善整詞兒。
這篇文章聊 5 月新能源銷量,開始之前,感慨一句,行業裡的 " 新詞 " 是越造越多,存量的汽車市場更是 " 花式開卷 "。
造新詞,也沒啥問題,畢竟為傳播擴散服務的。好的詞,直入人心,可以快速占領閱聽人心智。
但也需要知道一點,新詞背後,确實代表着新的市場格局正徐徐打開。
01
理想汽車的 " 斷層領先 "
《浪姐》的票數排行,告訴你," 非斷層領先,不可出道 "。
李想的微博告訴你,最無聲的 " 炫富 ",就是每周發布新勢力銷量榜單,然後把理想汽車的名字,高高地 " 焊 " 在榜單之首。
大概,李想就是在 " 克隆 " 馬斯克,克隆他的 " 張口就來 "、" 橫衝直撞 ",以及 " 塑造品牌 CEO 偶像并省下一大筆營銷費用 "。
事實上,把理想汽車每周 " 主動匯報 " 的成績單匯總下,新能源的銷量格局就初見眉目了。
5 月,理想汽車共交付新車 28277 輛,再加把勁,就要超 3 萬輛了。不與比亞迪、埃安比,而與其他新勢力相比,理想汽車确實 " 斷層領先 "。
順着榜單往下數,大體的格局是:
1、零跑、哪吒可以守住 " 萬輛 " 紅線,前者賣了 12058 輛,後者賣了 13029 輛(包含海外 2042 輛);
2、傳統車企的新品牌,開始發力了。5 月,騰勢賣了 11005 輛,極氪賣了 8678 輛,深藍賣了 7021 輛,它們開始全面滲透新能源榜單,徹底攪局;
3、蔚來、小鵬、問界,正陷入自己的下行周期。5 月,蔚來賣了 6155 輛,小鵬賣了 7506 輛,問界賣了 5629 輛,與昔日的風采相比,黯淡不少。
這種情況下,你不能說,别人造詞不對。成績好的,确實有張揚的資本。
正如最近暗戳戳流行的論調:" 蔚小理 " 早就土崩瓦解,新的格局正在生成。
這種觸及客群心智的輿論攻防,已經蔓延到每一個細微處了。表面的一團和氣,絲毫不掩蓋 "冰山下的暗戰 "。
" 你少賣一台,我就多賣一台 ",真的非常血紅,以及赤裸裸。
02
不必迷惑于 " 新五常 "
" 新五常 ",也是李想提出的新詞。
探究表述的本意,其實是對 " 智能電動車 " 市場的一波研判。
李想認為,"2023 年 -2025 年,相當于中國智能電動車的 1943 年 -1945 年(二戰的最後三年)。2025 年 12 月新車銷量中 NEV 的占比會達到 80% 以上,NEV 五大常任理事品牌誕生。"
拆解就是:1、新能源汽車的市占率猛增;2、馬太效應加劇,TOP 5 搶占大量市場份額。
這與王興當年的論斷方向類似。2020 年,王興預言中國汽車市場格局是 "3+3+3+3",也就是 3 家央企,3 家地方國企,3 家民企,3 家新勢力。
給新勢力劃分了 3 個席位,相當有面子了。只是,3 年之後看,這些預言也需要動态調整。
比如,王興原本把 "3 家新勢力 " 名單鎖定為 " 蔚小理 ",後來又調整為 " 蔚理華 ";
再比如,2020 年,比亞迪的銷量還沒有那麼猛,但今年卻在拿第一;
以及,最近馬斯克訪華,規格拉得挺高,中國汽車市場大概會有特斯拉一個席位。
李想的 " 五常論 ",也沒有完全錨定名單,他在個人的回復中,提到了 " 比亞迪、特斯拉、華為 "。
給足了華為面子,并沒有明着提到自己,算是相當溫和的一次發言了。
如今,真說誰會 " 進名單 ",基本都是盲猜。但大趨勢之下,新能源增長,而内卷加劇,大廠盤踞,小廠出局,已是必然。
新勢力不可能都上岸,而随着傳統車企的覺醒,留給新勢力的試錯空間其實更小。
5 月新能源銷量,已經将這一趨勢,狠狠地推到了 " 水面之上 "。
蔚來、小鵬、問界的暫時 " 掉隊 ",我們可以用很多 " 溫和的詞 " 來調和、來鼓勵,但新車沒有拉動銷量爆點,就只有等待下一輪新車節奏貢獻機會了。
前提是,一定要穿過周期,挨到屬于自己的新車爆發點。
零跑、哪吒 " 扎穩再向上 ",也可以說是 " 熬過了寒冷的周期 "。
之前寒冷,是因為過于依賴 10 萬以下的小型電動車市場了。如今回暖,是因為各自的 " 高端車 " 開始貢獻增量了。
比如,在零跑 5 月 12058 輛的成績中,C11+C01 超過 1 萬輛,C11 居然也有 7 千多輛;哪吒高端系列的比例不及零跑,哪吒 S 賣了 2212 輛,哪吒 GT 賣了 1716 輛。
而來自傳統車企的新品牌們,反攻的速度超過預期。終究,一旦進入 " 長跑期 ",傳統車企的耐力或許更強。
前兩天,看到一個數據,騰勢 D9 的訂單已經超過了 8 萬張,單車均價達 42 萬元,5 月銷量已經破萬。
極氪也開始進入穩步向上的新周期,連續 2 個月超 8 千輛。
深藍獨立後,產品和價格有了更大的自主權," 便宜的增程 " 吸引了不少用戶。
它們各自代表了身後集團的 " 謀子布局 ",其實也為集團進入 " 新五常 " 積累競争資本。
發展新能源,不一定必須啟用新品牌。但新品牌,如果可以做出新成績,固然是好事。
最終,還是以銷量論輸赢的。
在如今這個 " 緊巴巴 " 的行業周期中,縱使出自于資金穩定且雄厚的傳統車企,新品牌也要面臨真實的市場競争,那就有出頭,也有淘汰。
新勢力 " 搶破頭 " 擠着上岸的席位,新品牌們又何嘗不是呢?
真的,試錯的成本越來越高,空間也越來越小。
03
BAT,新鍍金
BAT,又是一個新詞,但不是你熟悉的 " 百度、阿裡、騰訊 ",而是剛好三人組隊的 " 比亞迪、埃安、特斯拉 "。
但你猜,誰在推動這個新詞的誕生,不言而喻了。
論銷量,埃安的表現可圈可點。5 月,賣出了 4.5 萬輛,目前已連續三個月銷量破 4 萬輛。
今年 1-5 月,埃安累計銷量超 16.6 萬輛。接下來,埃安要挑戰全年銷量目标 60 萬輛,那麼,單月銷量還需要 " 再上新台階 "。
BAT 這個 " 三角格局 ",留給埃安的壓力最大。
比亞迪氣勢如虹,5 月銷量為 228087 輛(僅王朝和海洋網,不含騰勢和出口),又是 " 一打十 ",又是斷層領先。
特斯拉的銷量還未公布,但幾乎沒有人懷疑它的市場勢能。
穩住陣腳,步步扎穩,對埃安來說,相當重要。
一方面,既要在網約車上起量,又要避免網約車對品牌產生負面效應,兩相權衡的度很微妙;另一方面,昊鉑系列可否幫助埃安跨越向上,也需要盡快出成績了。
BAT 的說法,很取巧,像是一塊鍍金的招牌。
只是,新能源的格局波濤洶湧,更像一場馬拉松比賽,名次還沒有固定下來,那就要好好拼拼體力,拼拼耐力。
斷層領先、新五常、BAT,新詞新江湖。
新能源的滲透率仍處于上升期,這就是多方入局,最看重的機會點。
只是,萬事逃不過一個周期。行業有周期,各家也有周期,彼此的周期又像齒輪一樣,各自運轉。
表現好的,是車企的周期與行業的周期剛好耦合,自此螺旋上升。
但表現不好的,就要想辦法調整自己的周期,與行業同頻共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