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關稅戰下,SHEIN或成最大輸家,歡迎閱讀。
特朗普喪心病狂地給中國加了超過 100% 的關稅。很多人都擔心,全球化和國際貿易會不會從此走向衰亡呢?我有信心不會。全球化是時代的趨勢,并不會因為一個人的行為而長期倒退。
但是,确實有一種以前很多中國企業賴以生存的商業模式,以後就此路不通了——就是從中國到美國跨境電商的小包直郵模式。
經過此次關稅折騰之後,這種商業模式宣告死亡。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個是小包直郵,第二個是從中國到美國。
所謂 " 小包直郵 ",它跟一般進出口貿易是有明确區别的。這個區别來自萬國郵政聯盟。
為了方便全球範圍内人們彼此之間郵寄包裹,和進出口的商業貿易區分開,萬國郵政聯盟單獨給小包郵寄提供了優惠政策。
在美國的政策裡,價值在 800 美元以下就認為是小額包裹。因此,低于 800 元的包裹跟一般進出口貿易有區分,多年來一直是免稅的。
這個政策的初衷,是給人們互相寄送物品和禮物使用的,并非為了滿足商業用途。
然而,這麼明顯的漏洞,怎麼可能逃過我們中國商家的法眼呢?有大量的跨境電商賣家,過去十多年來一直在利用這樣的政策規則,把大量的小額商品,尤其是像服裝這種又輕、價格又便宜的產品,大批量地直郵寄去美國,享受了免稅的福利。
像大家非常熟悉的 SHEIN,和拼多多旗下的 Temu,一直以來都在使用這樣的一個規則,把中國的商品賣到美國。
光是 2023 年一年,通過這種方式從中國寄到美國的商品高達 13.6 億件,每天有四五百萬件的商品在中美之間流轉。受益于跨境電商的爆發式發展,這個數字比 2015 年的時候直接增長了六倍。
節省下來的每一分稅款,都是商家的利潤。大家可以想象,大量的跨境賣家過去靠這個規則漏洞賺到了很多錢。
特朗普重新上台之後,在短時間之内連續出台多次政令,把這種小包直郵的稅率從零提高到 30%,後來進一步提高到 90%,最新的稅率又高至 120%。
而且小包直郵為了保證電商的時效性,需要飛機來進行運輸,才能夠快速到達美國消費者手裡。飛機運輸的價格會遠遠高于一般國際貿易中船運的價格。
加上小包商品的收稅基數是零售價,而一般貿易的收稅基數是進口價,是顯著低于零售價的。在這種情況下,小包直郵到美國的商品,它的稅費就比一般進出口貿易更高,可以說是高出天際。這種商業模式勢必走不通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產生疑問,小包直郵這種商業模式對中國跨境電商有多重要呢?除了節省關稅,這種商業模式對比一般的進出口貿易,還有其他優勢嗎?
答案是優勢非常多。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中國的賣家,他在跨境電商平台,例如說 SHEIN 和 Temu 上開店賣產品到美國。如果他走的是小包直郵,就不需要提前備貨,也不需要把庫存提前準備好放到美國的倉庫裡。
他可以在消費者線上下單之後,再去工廠下訂單,通過工廠小單快反的能力,迅速把貨生產好,再發貨到美國。
從消費者下單到生產到發貨,再發貨到美國消費者手裡。基于中國小單快反和飛機航運的能力,10 天時間内從頭到尾就能完成。
美國消費者對于收貨時效性的要求,比我們國内消費者要低。對于大量的美國消費者來說,不到兩周能收到這樣價廉物美的產品,他們是非常滿意的。
這樣的商業模式既有利于消費者買到便宜貨,同時也非常有利于商家的經營。商家不用備貨,消費者下了單之後,再反過來去生產——這些商家賺起錢來就非常輕松。
做過電商的朋友都知道,電商經營有兩大難點。
第一大難點就是資金備貨。如果備了很多貨賣不出去,資金無法回籠,這個企業就完蛋了。小單快反的模式不需要資金備貨,或者只需要少量備貨。
第二點就是企業開發產品時,需要對消費者有深刻的洞察。在小單快反的模式當中,對消費者的洞察也可以省去。為什麼呢?因為你大可以上一大堆產品鏈接,背後實際上都還沒有真實的商品存在。
你可以從大量的測試當中,看清楚消費者對哪個產品感興趣,再集中在那個產品上下功夫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提前判斷。
這樣的模式,在服裝行業就被演繹到了極致。在短短的幾年時間當中,SHEIN 成為全世界快時尚行業霸主,很大程度是依靠這個模式。
在 SHEIN 的全盛時期,它每年的銷售額超過了 Zara,成為了全球快時尚的第一名。在 SHEIN 的總部廣州市番禺區,甚至還出現了一整條村子,裡面的小工廠都是為這種小單快反服務的。
所謂的 SHEIN 村,擁有 500 家工廠,村裡每家工廠的規模都不大,甚至有些只有十名員工。但是有任何訂單過來,都能快速小批量生產出來,讓 SHEIN 能夠及時送到全球消費者手裡。
今年以來的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後,SHEIN 村已經衰落了,訂單只有原來不到一半的水平,很多工廠也都歇業倒閉了。
小單快反這個商業模式,原本是我們中國電商生态的獨特優勢。
因為它需要上下遊的供應鏈配合程度極高,不僅需要大量的中小型工廠和熟練的工人勞動力,還要原材料供應完善。這些要素是像越南、印尼這些東南亞國家并不具備的。
那些國家看上去成本比中國低,但是在小單快反這個模式當中,那些國家并不具備這樣的供應鏈完整性。所以這次小包免郵商業模式的崩塌,不僅會大大影響 SHEIN 這種跨境電商的商業模式,而且會對以服裝行業為代表的中國柔性供應鏈造成非常大的打擊。
像 SHEIN 和 Temu 這樣的跨境電商企業,它究竟有什麼應對的方法呢?
這就得來到我上文提到的第二個關鍵詞,就是美國這次對小包直郵的征稅,限于從中國發出的包裹,其他國家是不受影響的。
所以有些商家可能會想鑽空子,把包裹運到第三國,從第三國再發貨到美國。
據我所知,業内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使用非洲國家的郵政編号,使得美國海關難以分辨:究竟這樣的包裹是從非洲寄出去,還是從中國寄出去的?這種灰色操作,就看會不會被美國人發現了。
另外一種常見的避稅行為,就是企業故意低報商品的價值,例如 100 美元的服裝,報關時說只值 10 美元。
上述這種混淆視聽的行為,小賣家可以用。電商上市公司,例如說拼多多和 SHEIN,他們的自營業務有更高的合規要求,是很難采用這種操作的。
所以對于大企業來說,只剩下兩個方法了。
第一個方法就是更加專注美國以外的業務。因為在非美國的地區,不管是這種小包直郵的方式,還是正常的一般進出口貿易,稅率都遠遠低于美國。
美國的消費市場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至少我們還有三分之二的市場是可以做的。
我參與投資的跨境電商品牌 Cider 過去幾年發展得非常快。它跟 SHEIN 都在時尚服裝這個領網域,但是比 SHEIN 的產品設計要更加時尚。
Cider 這家公司很早就意識到美國市場的風險,早就發展了像日韓還有歐洲市場。
當然這裡面的風險就是,未來其他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和日韓,會不會跟進美國對華的關稅政策呢?我目前表示謹慎樂觀,美國對這些國家的态度也不友好,它們有可能跟我們中國走得更近。
第二個應對方法,就是從東南亞生產,走一般貿易的方法進入美國。在過去幾年中,有大量的中國工廠也已經外遷到了東南亞這些成本更低的國家。
特朗普的最新政策變化,大幅降低了 4 月 2 日給全球大部分國家,包括東南亞的關稅。雖然東南亞難以支持小單快反模式,但從東南亞現在把貨物發到美國,走一般貿易的途徑,關稅顯著低于中國。
一般貿易這條路,對于 SHEIN 這種時尚服裝類的電商,它的影響會比 Temu 這樣的企業更大。
時尚服裝屬于非标品,這個行業天生是需要小單快反經營的,通過一般貿易的方式壓貨到美國的倉庫,這樣的經營操作會非常困難。
因為時尚服裝行業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用戶的需求變化多端——商家很難預測消費者的喜好,從而對同一件產品進行大量備貨。
但如果要走一般貿易的方式,更高的備貨量是少不了的。貨櫃運輸需要產品的批量化生產。
此外,一般的海運貿易周期很長,是非常不合适時尚電商的強季節性的銷售節奏。
而對于消費者需求更加穩定的标準化商品,通過一般貿易的方法就更加合适。
從這個角度去判斷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同樣是跨境電商的巨頭,這一次的貿易戰對于 SHEIN 的影響,會大于對拼多多 Temu 的影響。
無論是國内還是海外,Temu 的銷售額當中有不少的部分是來自标準化的日用品,消費者的需求比較穩定,更加适合走一般貿易的方式去進行批量貿易。
很長時間以來,SHEIN 被認為是中國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當中市值排名前三的企業,僅次于字節跳動和螞蟻金服。
然而小包免稅的取消,使得深耕時尚領網域的 SHEIN 恐怕成為此次貿易戰的最大輸家。這也給這家企業即将到來的上市之路蒙上了非常大的陰影——根據最新消息,倫敦股票交易所已經批準了 SHEIN 的上市申請,很快市場就能知道關稅對 SHEIN 市值的影響。
分享到這裡,也想聽一下大家的意見,你認為未來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會是怎麼樣呢?我們中國企業有沒有更多可以去應對美國關稅的方法呢?
我也鼓勵大家在美國市場遇挫的同時,花更多的精力服務國内市場。國家鼓勵内需,正在成為時代的大趨勢。中國要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必須要在内需消費力上進一步發展,才能擺脫美國通過關稅這樣的貿易手段對中國的打壓。
如果哪一天我們中國的消費市場取代了美國,成長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那個時候中國也應該會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