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李書福全國兩會建議:實施初中階段教育分流,推進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育,歡迎閱讀。
2025 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委員公布了《關于義務教育初中階段開展大規模因材施教釋放學生禀賦的提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 年)》明确了教育強國建設的總體戰略和發展目标,提出面向中小學生實施科學素養培育 " 沃土計劃 "、面向高中創新潛質學生實施 " 脫穎計劃 ",倡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禀賦挖掘與培養的重視,對于提高基礎教育質量、保證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快速發展、興趣愛好與禀賦逐漸顯現的關鍵時期,對學生成長成才和未來發展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推進大規模因材施教、釋放學生禀賦的教育改革,将為不同潛力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路徑和發展機會,注重全面發展的同時兼顧個性化培養,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湧現提供 " 沃土 "。
李書福認為,目前初中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包括教育模式同質化嚴重,綜合應用能力重視不足;學業壓力不利于禀賦釋放,學生多元發展受限;評價體系單一,升學渠道狹窄;學校評估導向偏差,教育資源配置結構性矛盾等。
李書福建議,實施初中階段教育分流,并推進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育。
" 建議制定科學分流指南,結合學生的學業成績、興趣愛好、特長等因素,引導學生自選不同門類的學科配比,有些學生可以選三門學科,有些學生可以選四門、五門學科,有些傑出人士學生可以選更多門類的學科。分流不分校,同學不學同。" 李書福表示," 同時,不能簡單地把人分為職業人才與非職業人才,應該要為學生提供更多靈活選擇的學業發展環境。把當前萬人過獨木橋的應試教育方式解放出來,把千人一面的流水線人才培養方式改變過來,通過實施初中階段教育分流,可以幫助學生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方向有重點的努力學習。"
李書福還建議,通過技術途徑開展教育系統資源和能力提級,引導綜合視角定義人才,重點推動評價體系改革,适應教育數字化發展,革新學校評估指标體系。" 從初中階段開始實施大規模因材施教,通過 AI 賦能和數字化助力,釋放學生禀賦,發掘教育的無限潛能。讓孩子們的學習更加從容,更加自由,為自己的興趣而學習,結合自己的實際而學習,給孩子們提供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環境空間。這不僅是對現有教育模式的優化更新,更是實現教育公平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希望通過本次提案,能夠引起更多關注,并為我國義務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