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哪吒115億,光線傳媒市值大漲720億,歡迎閱讀。
《哪吒 2》票房已超 115 億元,繼續衝擊全球影史榜前十。
如此一幕,背後最大赢家浮現光線傳媒。作為《哪吒 2》的主要出品方,光線傳媒自春節後開盤以來,8 天錄得 6 板,市值飙漲 720 億元衝破 1000 億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圖源:《哪吒之魔童鬧海》官方微博
回想 2023 年,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訪談中期待《哪吒 2》帶動中國電影票房進入 70 億時代時,曾一度被群嘲。但沒想到,《哪吒 2》很快攻破 100 億大關。見證這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幕,王長田在個人微博上回應:
" 百尺竿頭,還有好多步。"
這一筆結緣自 2015 年的投資,如今回報驚人有投資者分析測算,光線傳媒能從《哪吒 2》分到超 20 億元,堪稱開年最高回報。
10 年前投了哪吒
8 天市值大漲 720 億
故事從創造哪吒的導演餃子說起。
餃子原名楊宇,并非影視科班出身,大三開始自學動畫,畢業後辭職回家專心創作自己的動畫短片。2008 年,餃子耗費三年精心打造的《打,打個大西瓜》一炮而紅,國内外大獎拿到手軟。
此時的他堅信,靠作品說話,中國的動畫產業未來一定有光明。但之後的 6 年,餃子還是回到了籍籍無名的狀态,靠着接廣告動畫來養活自己。
轉捩點發生在 2015 年一天,餃子接到一通從北京打來的電話,對方正是彩條屋總裁易巧。彩條屋是由光線影業 100% 控股的動畫電影廠牌,正在全國各地搜羅有潛力的動畫長片導演,在看過餃子的《打,打個大西瓜》後,希望能一起合作制作動畫,不限思路、不限題材。
" 當時易巧專門飛到成都找到我,問我是否能沉澱 3 到 5 年的時間,去制作一部長篇動畫作品。還提出在這期間,彩條屋可以保證工作室不出運營問題,讓我放下外包項目,專心做長篇。" 餃子在訪談中回憶。
于是,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這一年,餃子創立 " 可可豆動畫 ",光線傳媒全資控股的彩條屋持股 30%,《哪吒》正式立項。
四年後的 2019 年夏天,在餃子和光線傳媒的聯手下,一個 " 我命由我不由天 " 魔童誕生,《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 1》)引爆暑期檔,最終票房高達 50 億,帶動國產動畫電影進入新的裡程碑。
作為第一出品方的 " 伯樂 " 光線傳媒也迎來高光時刻,掌門人王長田暢想着中國動畫電影的未來," 中國動畫需要時間和耐心,只有長期積累才能爆發。"
《哪吒 2》正是這一願景的延續。該片制作耗時 5 年,超期一年半,并追加大量人力成本,但背後資方王長田對餃子的信任從未動搖。他曾坦言:" 導演的壓力首先來自他自己設定的标準,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支持他完成不可能的目标。"
據悉在《哪吒 2》制作過程中,光線協調 138 家動畫團隊完成近 2000 個特效鏡頭,并主導北美發行策略,确保全球市場上映。
還記得在 2023 年一次采訪中,王長田曾說," 看看有沒有可能帶動中國的電影票房進入 70 億時代,我希望這部裡程碑的片子名字叫做《哪吒 2 魔童鬧海》"。當時他的這份期待,被網友群嘲 " 做夢 "。
如今理想照進現實,《哪吒 2》刷新中國電影票房歷史。一直陪伴在身後的光線傳媒收獲了又一傳奇作品,股價 8 天狂飙 260%,市值衝破 1000 億元。
燈塔專業版顯示,《哪吒 2》共有 5 家出品公司,其中 3 家為光線傳媒關聯公司,另外 2 家為餃子持股。這意味着,除了導演餃子,光線傳媒便是最大赢家根據光線傳媒公告,影片總成本約 5 億元(包含制作和宣發費用)。有資深電影從業人員測算,若按 100 億票房,光線傳媒可分紅超 20 億元。
如此盛況,有網友感慨:" 光線終于在電影行業揚眉吐氣了。"
10 萬元起家
中國迪士尼何以煉成
王長田終于等來這一刻。
1965 年出生在大連,王長田在 1984 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大學畢業後,他先後在《中華工商時報》和北京電視台工作。此間,他洞察到電視娛樂行業的巨大潛力,于是籌了 10 萬元在北京民居裡創辦 " 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 "。
圖源:視覺中國
第二年,他一手打造的《中國娛樂報道》(後改名《娛樂現場》)開始在全國 60 多家電視台每天播出,曾一度被稱為 " 娛樂界的新聞聯播 "。後來,王長田又陸續推出《音樂風雲榜》《娛樂人物周刊》等王牌節目,光線傳媒逐漸成為中國最大的電視節目制作方之一。
2006 年開始嘗試電影發行,光線傳媒推出了首部作品《傷城》,之後,《家有喜事》《花田喜事》《精武風雲》《全城戒備》《最強囍事》等影片陸續上映,光線傳媒在電影領網域逐漸嶄露頭角。
直至 2011 年,公司在創業板 IPO 上市。
真正讓光線傳媒名聲大噪的是《人再囧途之泰囧》,這是徐峥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光線傳媒進行了投資,2012 年末一經上映便迅速引爆,最終票房衝破十億元,創造國產片紀錄。光線傳媒成為背後赢家之一帶來近 4 億元的收入,公司市值上漲。
2016 年,光線傳媒收購貓眼娛樂,打通了票務與發行渠道,謀劃更多可能性。這些年,光線傳媒參與的電影包括《致青春》《滿江紅》等,堪稱票房收割機。
但在王長田的内心深處還有一個更遠大的夢想打造一個類似于迪士尼的 " 中國神話宇宙 ",中國人自己的漫威宇宙。
其實早從 2004 年起,光線傳媒内部便提出要做動畫電影的想法。後來國内動畫市場冉冉升起,光線傳媒一口氣投資了十月文化、可可豆動畫等 20 多家具備動畫創作能力的企業,野心勃勃。
其中投資邏輯在于,中國的電影市場也會像國外成熟電影市場一樣,動畫電影占電影總票房的 10%-20%,以國產影片 500 億元票房計算,15% 就是 75 億元。王長田認為,中國動畫電影的競争者并不多,有機會分到一個很大蛋糕。
但 " 迪士尼夢 " 并非一蹴而就。從開始布局動畫電影以來,光線傳媒踩過不少坑,推出的許多動畫作品反響平平。盡管如此,光線傳媒依舊收獲了《深海》、《大魚海棠》系列、《哪吒》系列、《姜子牙》系列、《茶啊二中》等代表作,在國產動畫領網域打頭陣。
" 我們梳理了所有的中國神話傳說,最終的規模可能比漫威更大 ",王長田透露,完成這幾十部影片是光線 " 在五十年以内都一直要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到時候還存在的話 "。
國產動畫崛起時代
這是中國動畫電影的裡程碑一幕。
在《哪吒 2》的片尾字幕裡,出現了一串長長的名單,那是參與制作的 138 家中國動畫公司的名字,沒有一家外國公司。這無疑是國產動畫崛起的最有力注腳。
有一個小插曲是《哪吒 2》曾與國外頂級工作室合作過,但并未達到預期,最終全部由國内團隊完成。王長田曾在訪談中透露," 國外做的風格、手法可能并不适合我們的内容和審美,另外就是不像我們這樣對細節這麼死摳、這麼較勁。"
回溯起來,中國動畫從 1922 年第一部動畫廣告《舒振華文字印表機》開端,短短的一分鍾掀開了國產動畫的濃墨重彩的第一頁。此後百年,中國動畫誕生了《大鬧天宮》、《鐵扇公主》、《哪吒鬧海》等一部部象征着一代童年回憶的動畫影片。
百年走來,浮浮沉沉,但中國動畫從未停止過腳步,最近幾年更是勢如破竹。從《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從《姜子牙》到《深海》再到《長安三萬裡》...... 百花齊放,深入人心。
" 我們有一個判斷,中國的動畫電影,既不會像日本,也不會像美國,一定會走一條自己的路,會有我們自己的題材。" 王長田表示。但在他看來,挑戰與機遇并存," 要保持制作能力,或者提升制作實力,需要讓動畫公司日子過得更好,要讓投資者有收獲,讓從業者的生活和薪酬得到改善。"
助力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出台了多項政策舉措。2021 年 11 月,國家電影局發布《" 十四五 " 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曾明确提出,扶持優秀動畫電影創作生產:扶持彰顯中華民族精神和東方美學風格的動畫電影,更好滿足觀眾特别是廣大青少年觀影需求,教育引導青少年提高審美水平、樹立文化自信。
想起多年前,演員成龍的一句話發人深省," 我們有功夫,我們有熊貓,但我們沒有《功夫熊貓》。"
如今,靠着講自己的文化故事,中國動畫電影正自信走出去。現在,《哪吒 2》已腳踏風火輪衝出國門,在美國、加拿大、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海外國家與地區上映。兩位奧斯卡評委觀影後表示想二刷,并期待在奧斯卡獎為餃子導演投票。
" 總有一天,中國動畫電影裡會誕生出一些新的玩意、新的内涵、新的靈魂,讓全世界都能夠來欣賞它。" 導演餃子心中的這一幕,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