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8000一條像把我姥家花床單裹身上了”,打工幾年才懂這“女企業主标配連衣裙”的含金量?,歡迎閱讀。
賣的不是裙子是自信?
我們都把老錢風看扁了。
這幾年來,老錢風越來越紅,喚起的想象卻越來越單一:顏色來來回 回就是黑白灰藍米,設計前前後後就是個基本款,以極簡為綱領,以低調為核心,發展到巅峰修煉成五位數的保潔服。
但最近我發現,高淨值人群的品味并非如此扁平——除了從保潔人員那裡偷靈感,就是找中介人員要同款。一片寡淡禁欲系之中,一個專賣豔麗印花裙的品牌成功混入,跻身女總裁們的職場戰袍。
豔麗、印花、裙,放進 " 職場精英穿搭 " 的刻板印象裡,5 個字踩了 3 個雷,怎麼就成了非典型老錢風?
01 當上總裁,才懂這 " 土氣印花裙 " 的含金量
美國品牌 Diane von Furstenberg(以下簡稱 "DVF"),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品牌,但你大概率已經見過她家衣服。
正熱播的《蠻好的人生》,香港視後胡杏兒演一個女總裁,令萬千網友側目的除了她二甲級别的普通話水平,就是劇中不離身的 DVF 印花套裝,觀眾一邊恨這個反派心機深重,一邊被種草:" 她把花裙子穿得好高級。"
再往前,《玫瑰的故事》裡 " 出身書香門第、初入職場就備受重用 " 的大女主、" 獨立清醒又風情萬種 " 的公司總經理,都常穿着 DVF 大花裙子在辦公室穿行。
但凡要塑造事業有成還美商卓絕的精英高管形象,就給安排 DVF,或許也是因為現實中的老錢們已經給打了樣兒。
要論 DVF 的戰績,那就是一場歐美政要名流大點兵。英國的凱特王妃、美國的前第一夫人米歇爾 · 奧巴馬,都經常穿着 DVF 出席公務活動;此外像比利時王後瑪蒂爾德和她的長女伊麗莎白公主、丹麥公主瑪麗、瑞典公主索菲亞 …… 也都是忠實用戶,你都懷疑她們是不是有啥皇族分享拼單群。
凱特穿着藍色水墨印花裙亮相 8 分鍾後,同款就售罄了
王妃公主、亦菲朱珠們把印花裙穿成" 大女主上班談正事兒專用 ",一些渴望 " 修煉成人類高質量女性 " 的人甚至把 DVF 這個品牌當成了某種寄托。
2023 年,多家媒體對一個名為" 學霸貓 · 霍格沃茨凡學貴婦分校 "的付費社群進行了報道。以 " 靈 修 "" 清理 " 等概念為幌子,該社群吸引了大量渴望獲得身心靈療愈的學員,其中七成為女性,年齡在二十多到三十多之間,有不少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從事(過)高薪工作。
可實際上,社群負責人 " 學霸貓 " 所做的是誘導學員高額消費、借貸甚至負債,從而斂财。而 DVF 就是學霸貓欽定的 " 校服 ",購買 DVF 裙子是社群大力鼓動的高額消費行為之一。極晝工作室采訪的一位學員特别提到,DVF 是她" 為自己的支出負責、獨立消費的象征 "。
越說越玄乎,然而你很難看明白,這裙子怎麼就成了代表獨立自主高淨值人群的一個符号?
惹眼,是 DVF 犯的第一條職場大忌。
張揚的花紋遍布整條連衣裙,有花有葉有動物紋,有些看起來像色盲色弱檢測圖,哪怕印的是最樸實的波點,也要在波點大小上做出區别;
顏色之鮮亮更是足以對一生唯愛黑白灰的韓國人構成衣從性測試,和老錢風分列色系的兩個極端。
要把這樣惹眼的衣服穿進職場,需要一種領導念錯字我當場糾正的孤勇。
而對很多人來說,問題首先在于 " 不好看 "。
在社交平台上有一種顯著的DVF 二象性:欣賞不來的人怎麼看怎麼像奶奶家床單,愛的人一買就是十幾年,衣櫥裡挂着幾十件。
前者對印花裙的評價與" 年齡感 "和" 土氣 "牢牢綁定," 穿上就是超級加輩 ",後者搖搖頭,告訴你" 上身效果絕美 "、" 覺得不好看是還沒血脈覺醒 "。
高情商:我撐不起來;低情商:像阿嬷手作
好不好看還能說見仁見智,但顯身材,是 DVF 犯的第二個大忌。
裹身裙是 DVF 的招牌款式,裙如其名,就是一片布裹住身體,沒有拉鏈沒有紐扣也沒有暗扣,靠腰帶系住。這種設計的一大好處是貼合身材曲線且修飾身材曲線,你是啥腰臀比,這裙子就是啥腰臀比,飄逸版型還好遮肉。
但放在職場裡,顯身材往往不被視為一個好處。
所有教你 " 如何穿出職場精英感 " 的小撇步,推崇的大多是直上直落的西裝、挺括垂墜的襯衫,對于修身裙裝則避之唯恐不及。再加上領口低、裙擺開衩等 DVF 家常見的設計," 這能穿去上班嗎 "也成為對 DVF 常見的質疑。
直到翻出價籤,才覺得這裙子跟總裁有了點關系—— DVF 的連衣裙大概在 2000-8000 元,放在定價始終是個謎的商場二樓女裝裡,依然是個配得感相當強的價位,沒點購買力怕進店只能露出尴尬不失禮貌的微笑。
面料是影響價格的一個因素。天貓店裡最貴的是标注了 "100% 真絲 " 的桑蠶絲裙子,羊絨、羊毛也是經典的 " 老錢風純天然 " 面料了;在 " 彈力網紗 " 和 " 質感绉紗 " 分區則更有可能找到性價比高些的選擇,這倆材質分别是錦綸和粘纖,一個是合成纖維,一個是人造纖維。
雖說看不懂的定價比比皆是,你也清楚标價說穿了只是一場心理博弈的遊戲,但遊戲得有規則。奢侈品在漫天要價之前,多少得擺出點辨識度極高的工藝設計,或者感染力極強的故事理念,再要麼把面料卷到 " 蒙古山羊幼崽羊腹和羊喉的絨,一生只能薅一次 "。
所以 DVF 一條涉嫌 " 老土 " 的印花裙,為什麼賣到 8000 還能讓總裁們買單?
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相比普通打工人穿個瑜伽褲都沒準兒要被釘在恥辱柱上,總裁在職場上沒有什麼要 " 忌 " 的。
C 女士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她 6 年前 " 入坑 "DVF,到現在已經購買上百件。在一遇 DVF 深似海之前,C 女士就知道印花裙很适合自己。" 我本身個性就是比較張揚的,DVF 的風格、調性,跟我這個人很搭。"
她告訴我,和嘗試過的其他印花裙相比,DVF 的版型和尺碼對她這個高個子很友好,質量和面料也算優質,至少不容易勾絲,洗了不會染色。另外,貴出一截的價格天然形成一道門檻,穿 DVF 撞花色的幾率會更低。
至于這種适合自己的張揚風格是否适合上班,對 C 女士來說不是一個問題。
" 我昨天穿了一條綠色長裙去上班,下了班又去開家長會,可能其他家長看着會覺得,‘這個人怎麼穿這麼花?’但是我覺得沒什麼,我還覺得為什麼你們穿得那麼素呢,對吧。"
在她的觀察裡,DVF 的忠實消費者大致分三類:一類是女企業主," 都不是女高管,是女企業主 ",一類是大學老師,一類是生活優渥有錢有閒的富太太,她們的一個共同點是不在意他人評價。
" 如果你很在意你的老板怎麼看、你的同事怎麼看、你的老公怎麼看,那你可能就不是 DVF 的目标客戶。"
對于她們而言,通過風格獨特的品牌貫徹自己的風格,比不惹眼、不出錯重要得多。
原來這才是 DVF 的老錢風本質。富豪可以非要穿沒 logo 沒設計的衣服,反正無需再借 logo 證明自己的财力;總裁可以天天穿明豔印花裙去上班,反正無需再借質樸或硬挺的衣服暗示自己的能力。
02 比利時版 " 慶奶 ",初代 KOL 捧紅女總裁戰袍
雖然跟市面上正流行的通勤裝大不相同,但 DVF 從創立之初,面向的就是職場女性。
一切得從 DVF 傳奇般的創始人,也就是 Diane von Furstenberg(以下簡稱 " 戴姐 ")本人,說起。
戴姐設計生涯的開端就很不一般。比利時人戴姐 1969 年嫁給德國王子成為王室公主,婚後不久兩人搬到紐約,戴姐很快成為社交界名人,又很快參透了奢靡背後的空洞。她決心開拓自己的事業,入行做了時裝設計師。
1974 年,雖然和王子的關系已經落幕,但戴姐的事業起飛了——她設計出了裹身裙。這種輕飄飄、軟乎乎的裙子在當時是一種創新,得到美國版《Vogue》時任主編的賞識和大力推介,挂進知名百貨商場售賣,走上紐約時裝周 T 台。
順應着審美風向的變化,裹身裙一炮而紅。1970 年代,美國女性解放運動如火如荼,女性開始更多進入職場,對服裝既要求舒适實用,也強調個性表達。西服套裝、休閒運動都很流行,裹身裙同樣屬于兼具舒适和美觀的時興選擇。
舒适體現在面料上,戴姐采用一種叫 silk jersey 的桑蠶絲面料,有彈性還抗皺,穿着活動自如,還方便打理;美觀自然就看設計了,剪裁修身,長度及膝,圖案豐富," 性感但不過火 ",擱現在屬于" 可甜可御 "。
" 裹身裙極大程度地勾勒出女性的身體曲線。" 戴姐曾說," 你能穿它去上班,也能穿它去舞廳。" 只要解開兩粒紐扣,就能完成從開會到蹦迪的轉變。
這種實用性如今依然有所體現。在北京一家外企做 CEO 的 M 女士從大概 10 年前開始買 DVF,到現在買了二、三十件。她告訴我,DVF 對商務女性來說一個很實際的好處是非常适合出差。
裙裝輕薄,尤其裹身裙連紐扣拉鏈都沒有,可以肆意團成任意形狀,放箱子裡一點不占地方;此時錦綸和粘纖的好處也顯現出來了,前者很耐洗,後者很抗皺,拎出來抖摟抖摟就平展如新;有些裙子還是雙面印花設計,正着穿反着穿都行,一條能當兩條穿。
圖源:小紅書 @Vivian
只不過跟現在相比,當年新鮮出爐的裹身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宜。最初只賣 89 美元的裹身裙很快成了" 爆款神裙 ",巅峰時期平均每周能賣掉 25000 條,1976 年已售百萬條,1979 年公司年銷售額為 1.5 億美元,含金量今非昔比。
裙子賣得好,戴姐從王室公主變身功成名就企業家。美國《新聞周刊》雜志 1976 年直接稱她是" 自可可 · 香奈兒以來最有市場價值的女性 "。那一年她還趁熱打鐵出了本書,标題非常直白,《美麗之書:如何成為一個更有吸引力、自信和感性的女人》,妥妥的初代女性成長賽道大 V。
但市場是會變的。
高峰之後就是下坡,爆款總是難逃過氣。1978 年,DVF 清倉拋售一番,公司倒閉,戴姐進入蟄伏期。
說是蟄伏,其實換了個地方繼續搞事業。1985 年,戴姐搬到巴黎,創立了法語出版社 Salvy,還推出過彩妝系列和家居用品。
1992 年,戴姐又回來了。剛出道靠的是頂尖雜志助力,這次她相中了電視。時尚圈復出之戰,戴姐跟電視購物公司 QVC 合作,新設計的平價時裝系列 Silk Assets 兩個小時賣出 120 萬美元。
1997 年,從電視購物大捷中獲得了信心的戴姐,重建同名品牌,并重新推出裹身裙,這一年她 51 歲。
這時的她也明白,一招鮮吃遍天的想法雖好但難以實現,開始雇傭新設計師加入品牌,豐富產品線。
大起大落,卷土重來,戴姐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和她那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收藏的作品,形成互文。2023 年接受采訪時,這個高能量老太毫不怯場地把裹身裙稱為職場女性的制服,表示這裙子與其說是創造時尚時刻,不如說是讓女性感到美麗:" 我賣的是自信。"
DVF 這個品牌成為一種象征 " 掌握人生主控權 " 的生活方式圖騰,戴姐本人則是現成的典範模板。從前見印花裙是印花裙,後來見印花裙還見獨立自信和強大。
美國著名主持人奧普拉 · 溫弗瑞曾透露自己還是年輕記者時,就曾為 DVF 裹身裙攢錢," 擁有一件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
然而," 乘風破浪的姐姐 " 故事之下,DVF 的業績卻并不全然乘風破浪。2015 年,DVF 的年營收達到 5 億美元,那之後 DVF 陷入連年虧損。
一方面是因為潮流風向再度發生改變。曾經女性通過凸顯身材曲線展示個人自由,現在淡化女性特征才是主流,要凸顯的不是曲線而是幹練果斷、飒爽凌厲。
形象在老化,客群在收窄,但經營策略卻在不合時宜地高歌猛進。2013 年至 2015 年,DVF 的直營店數量幾乎翻了一番——戴姐說目标是在世界各國首都的核心商圈開旗艦店——以至于品牌背上相當高昂的租約。
設計也出了問題,設計師 10 年裡換了 5 個,自成一派的風格開始出現裂痕。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來了。DVF 在那年解雇其 400 人團隊中的大多數職員,關閉紐約門店以外的所有實體店,甚至關閉倫敦分公司,當地子公司 DVF Studio UK 進入破產管理程式。
從報章雜志到電視購物,一直很會找營銷渠道的 DVF,終于加碼互聯網,首次推出了線上租賃業務。
在國内,C 女士明顯察覺,品牌找網紅博主帶貨的頻率提高了不少," 年輕的,高高瘦瘦的,讓她們穿上拍視頻包括直播。" 各地門店的店員也開始刷屏式在社交平台發布穿搭圖。
此外,品牌推出了更多兩、三千元左右" 性價比更高 "的款,同時印花有更低調内斂的趨勢,甚至沒有印花的純色小黑裙,據她觀察,不同材質出了幾十個款。
她認為這是 DVF 在中國試圖跟上年輕人消費趨勢的方式。
C 女士并不很欣賞這些做法,除了本身喜歡的就是張揚自由的風格,她也覺得純帶貨無故事的互聯網内容,在損傷品牌的 " 神秘感和高貴感 "。
M 女士則 " 完全理解 "DVF 的這些做法。她覺得 DVF 的裙子 " 既不趕潮流,也不會過時 ",穿上總能心情愉悅,就是賣得太貴了," 我年薪百萬我都覺得貴 "。如今消費熱情普遍下降,不提高提高性價比,不往有流量的地方去,恐怕難以為繼。
代購、奧萊、特賣等發達的低價渠道,也在影響消費者的價格預期
2024 年,Disney+ 發布關于戴姐的長篇傳記紀錄片,标題稱她為" 掌權的女人 ";紀錄片上映後兩個月,78 歲仍奮戰在一線的戴姐整理了一波品牌經銷業務,包括終止與當時的中國授權商的現行許可協定,并表示有一支全新的管理層團隊也将統籌發展全球品牌業務。
所以 DVF 将來還會怎麼發展還不好說,對戴姐來說,80 歲大概正是拼搏的年紀。而已經見證過時尚幾度輪回的印花裹身裙,也沒準兒又将進入爆發期。
反正現在賣得最好的商品是情緒價值,溢價多高都理直氣壯的是身份象征。DVF" 顯老、太花哨、顯身材 " 的含金量沒準兒未來還會上升。
畢竟職場女性越來越明白,有權力的人自然可以定義穿什麼才正确。
必須淡化女性特質,穿得像男高管一樣 " 穩重低調 ",不再是職場女性對自己的全部期待,專業的同時能表達自己的審美品味,正在成為職場女性更青睐的選擇。
就像是千禧年前後港劇美劇中那些最初給我們烙下 "office lady" 印迹的白領們,可以性感也可以功成名就。
圖源:小紅書 @白日夢夏、@OK COMPUTER
當你穿上最熱門的老錢風單品發現不僅沒成 " 職場精英 ",反而更看着像命苦牛馬,或許看到印花裙也會想,縱使張牙舞爪,至少顯得不那麼好欺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