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趙露思成節目組的“背鍋俠”了?理想多美好,就有多殘酷,歡迎閱讀。
文案 | 一紙枕書
編輯 | 酒醬紫
如果要問 95 花中誰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我想大部分觀眾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名字,就是趙露思。
在《星漢燦爛》過後,她的顏值、口碑和時尚資源都達到了頂流的水平,然而後面的事業發展急轉直下。
不僅拍攝了幾部爛劇,轉型失敗,而且她在改變形象這方面下得功夫,要比提升演技用心多了,以至于外貌到實力接連遭受觀眾認可,身體狀态也大不如從前,還一度患上抑郁症,停止所有工作行程。
本以為這次她選擇復出,是痛定思痛的結果,吸取到之前的教訓。
可惜的是在零片酬參加公益節目《小小的勇氣》後,趙露思的路人盤徹底崩壞,事态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
有人覺得都是趙露思的問題,但客觀的說,她其實成為了節目的 " 背鍋俠 ",引起輿論的主要原因并非如此。
01 喪失公益性質,節目淪為個人秀場
其實這個節目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以公益為前提,讓趙露思踏上一個充滿治愈與關愛的旅程。
明星能夠零片酬去參加節目,也是一件難得的好事,可為什麼後來就變味了呢?
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明星本人缺乏同理心。
盡管趙露思在節目上表現出自己的脆弱一面,但在觀眾看來,她的大部分時間都在 " 賣慘 ",而這種慘對于普通人來說,其實不值一提。
而且她會跟山區小朋友讨論藝術照,認為他們每天爬懸崖是一件 " 很酷 " 的事情,質問老爺爺不傳非遺手藝的原因并且評價對方太自私了。
我們都知道趙露思或許沒有壞心思,但她就是做不到站在底層群眾的位置考慮問題,同理心的缺失是她做什麼都尴尬的原因。
不過,歸根結底,還是節目内容本身就有問題。
第二點:公益性質不足。
任何公益項目都應該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讓嘉賓走到哪裡就算哪裡,甚至花費大量的鏡頭拍攝個人美照,讓節目淪為明星的秀場。
雖然事後有人透露趙露思為當地捐贈了校服、修了路燈,但這些沒有表現在節目中,鏡頭就缺少公益宣傳的痕迹。
既然如此,那趙露思完全可以在私下多做公益項目,何必非要來節目裡走一遭呢?
目前《小小的勇氣》第四期遲遲沒有更新,官方也沒有進行解釋,想必還是因為輿論原因,暫避風頭。
而這次節目失敗的原因,其實也給許多國產公益綜藝敲響了一個警鍾。
02 解決公益亂象的根本,明白意義大于噱頭
國產公益性質的綜藝一直都有,甚至一些節目與《小小的勇氣》一樣,打着公益的幌子,實際上主體是流量,而非真正需要救助的人。
比如《變形計》,拍攝初衷是對比山區與城市教育問題。
可後來的節目逐漸淪為富二代出圈的跳板,只顧着博眼球,最後忽略了山區孩子回家後内心的失衡要怎麼解決,不再關注農村貧困狀态、殘障人士保障、孤寡老人與留守兒童的困境。
還有一些綜藝只是将 " 公益 " 二字當成噱頭,根本不了解背後的意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極限挑戰寶藏行》,節目嘴上說着宣傳西藏,卻讓嘉賓們去采摘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 雪蓮花 "。
盡管後面節目組火速公關澄清,表示節目裡的雪蓮其實是道具,但這一行為也容易誤導觀眾進行效仿,本質上依舊背離了環保的目的。
而當時在節目裡執行 " 任務 " 的劉宇寧,事後也面臨網友們的痛罵,不正是今天的趙露思嗎?
如果要改變綜藝亂象,最緊要的是規範節目内容,明白公益的意義是讓大眾 " 看到 " 且 " 理解 ",而不是 " 作秀 " 和 " 利用 "。
03 以真心換真心,公益節目破局的關鍵是誠意
其實涉及到公益話題,難免會引起争議,因為公益沒有一個明确的标準。
有人可以掏出幾百萬做公益,可若是他将幾百萬當成一種投資,只為了打響自己的名聲,那還值得稱贊嗎?
有人雖然只能掏出十塊錢進行捐款,可若是這十塊錢是他全部的存款,這份奉獻還能用 " 微薄 " 來形容嗎?
每個人對公益都有着不同的标準,只求問心無愧,而公益節目想要破局,關鍵也在于問心無愧,展現出誠意,觀眾自然能感受到。
陳坤這麼多年一直致力于公益項目,曾經他的綜藝《行走的力量》被人質疑是作秀,有這個功夫還不如直接捐款。
當時主持人撒貝寧的一句話打破尴尬,他表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如果有人能從行走中真正獲得面對人生的能量,也不失為一種意義。
而這也是公益節目存在的價值,能夠呼籲更多人踏上公益之行。
個體的力量固然渺小,但眾人拾柴火焰高,這種潛移默化後的影響,才是消除差距,幫助更多人的有效方式。
若是趙露思能夠利用自身的流量,在《小小的勇氣》中沒有賣慘,而是表達出自己面對生活的勇氣,讓人看到當地群眾面臨的問題,将主體放在公益和救助上面,我想如今會是另一幅光景。
可惜了,她有理想,卻不懂現實。
04 結語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奉勸内娛的這群明星們,在沒有足夠穩定的内核,不了解民間疾苦,甚至只是為了作秀的前提下,不要輕易去參加公益節目。
當一個人試圖用做好事的行為,幫助自己獲取利益的時候,他的出發點就走偏了,而後必然是步步走,步步錯,還不如低調一些,隐藏自己的鋒芒。
而且公益項目從來都不應該被當成談資和炒作的方式,即便是真的要去做,也要在充分做好準備後出發,并且在進行公益時,始終将救助對象放在第一位,否則效果可能會适得其反。
趙露思這一次想必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了,而《小小的勇氣》也将成為國產公益綜藝的一個反例,或許這才是它播出後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