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抖音副總裁李亮再談算法,歡迎閱讀。
IT 之家 12 月 6 日消息,抖音集團副總裁李亮今日再次發文,談及算法問題,稱有網友質問,到底怎麼解決算法與網絡謠言與網暴之間的關系。李亮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在根源上解決,嚴厲打擊造謠者,打擊靠挑起對立、煽動網民情緒的營銷号,他們這個群體的行為,是網絡謠言與網暴的根源。
IT 之家附李亮全文: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某營銷号因發布不實信息,煽動輿情,造成某知名公司被攻擊與網暴。法院判令其在微博賬号首頁置頂位置發布致歉聲明,向原告支付經濟損失 10 萬元,并向原告支付公證服務費 6240 元、律師費 6 萬元。
就這個案子繼續談談算法這個話題。上面這個敗訴營銷号與潘某某百準一樣,有幾個共同特點:
一是發布的都是明顯會對企業造成傷害的謠言。例如,百準營銷号惡意将抖音的全部廣告收入,混淆為抖音電商的廣告收入,就此造謠 " 抖音電商環境惡化 ",這是典型的通過謠言挑動對立,将小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經營困境的原因甩鍋到電商身上,誤導不知情的網友,挑起個人與企業甚至企業之間的矛盾,這對企業經營甚至整個社會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二是都積極打造中立第三方的虛假人設,潘某某更是把自己打扮成 " 專家 " 模樣,他實際不懂算法技術和算法原理,而且潘某某百準自己其實就是經營營銷号,同時是某算法推薦視頻平台的廣告代理,他實際是利益相關方,根本不是什麼中立專家,但偽裝得好,某跟蹤此事報道的記者連續報道都發現不了。我們還遇到另一個類似情況,某傳銷公司首席戰略官自稱某高校教授(後來被揭穿教授身份是假的,自己又改稱為博士了),幾年前因為在抖音上把錄播當直播愚弄網友,而受到平台處罰,接下來連續幾年對抖音進行惡意诽謗。其本質是其覺得自己有輿論影響力,想借此獲得 " 超國民 " 待遇。
三是發布内容都極具有 " 煽動性 ",為的是操縱網民情緒挑對立,他們從中漁利。比如潘某某發布稱 " 全球最懂算法之惡的十個人 "" 符合人性之惡的低俗内容才是算法的好内容,前首富碰到的網暴内容就是算法下的好内容 ",這種明顯具有惡意、煽動社會情緒的謠言,對正常的網絡環境造成極為惡劣的破壞。
其實如果真要說 " 算法之惡 ",這個 " 惡 " 的根源就是潘某某百準這樣的營銷号,他們才是造成網絡謠言以及網暴的根源。如通過某财經媒體來包裝打造自己 " 專家 " 形象,同時在群裡發點紅包,讓所謂 " 同行 " 轉發這類攻擊性内容,偽造自己的内容很受歡迎的樣子,這些造假行為讓平台審核以及算法發生錯誤判斷,從而讓這類極具煽動性、攻擊性的謠言内容進行擴散,讓整個網絡充滿 " 戾氣 "。
有網友質問,到底怎麼解決算法與網絡謠言與網暴之間的關系,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在根源上解決,嚴厲打擊潘某某百準這些造謠者,打擊這類靠挑起對立、煽動網民情緒的營銷号,他們這個群體的行為,是網絡謠言與網暴的根源。
澄清一點:
營銷号本身是正規業務,幫助企業做推廣,讓用戶了解產品與服務。但潘某某以及上述被起訴的營銷号,是以在網絡發布煽動性言論挑起對立,甚至不惜造謠以搏取流量(影響力),他們才是污染算法,造成網絡輿論環境惡化的根源。
李亮曾在 11 月 30 日發文稱:" 各大平台都在使用算法,算法并沒有那麼復雜和神秘。但算法的科普做得不好,透明度不夠,同時對于謠言與網暴識别與打擊力度不夠,這個确實是我們平台公司需要加強的。"
拜讀了經觀報道的《善治平台算法》,受益匪淺。各大平台都在使用算法,算法并沒有那麼復雜和神秘。但算法的科普做得不好,透明度不夠,同時對于謠言與網暴識别與打擊力度不夠,這個确實是我們平台公司需要加強的。
平台内容治理的難點是如何識别謠言與謊言。
比如個别營銷号為實現傳播謠言的目的,其采用的套路是先用小号發出虛假信息,然後營銷号截圖作為素材(為逃避法律責任,小号随後将虛假信息删除)大量引用傳播。這種傳播虛假謠言的套路,往往對企業經營造成巨大影響,應該成為各大平台重點打擊的方向。
還有一種情況更難識别,有些營銷号如百準創始人潘某某為了做生意,擴大影響力,很會包裝,俗稱吹牛逼,這本質也是編造謊言,欺騙客戶及公眾。通常情況這類 " 吹牛逼 " 的營銷号誠信度不高,破壞力不強,謠言的傳播不廣。但如果媒體不做識别,連簡單的情況核實都不做,将百準這樣營銷号吹牛造謠的自我介紹直接引用,當成真事,以新聞報道的形式發布出去,平台就難做識别了。
創造好的互聯網生态環境,識别、打擊謠言,需要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