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把國產電動車賣到150萬,總共需要幾步?,歡迎閱讀。
雖然距離尊界上市交付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尊界的技術傳播,已經開始了。
今天下午,餘承東親自開了一場一個多小時的發布會,公布了鴻蒙智行家族最旗艦車型——尊界 S800 的技術亮點。
華為聊技術,自然沒什麼含水量,一個多小時的發布會内容覆蓋了智能駕駛、主動安全、底盤、座艙等等。
下面我們就看看這款百萬旗艦車,都有哪些黑科技。
第一步:繼續卷安全能力
華為的發布會," 安全 " 這兩個字的出現頻率一定是最高的。
安全包含了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主動安全的前提是傳感器的能力,而尊界作為最旗艦車型,這次也多了一些新的傳感器。
如果大家關注了昨天的工信部目錄,應該會發現新款問界 M9 的變化,外觀雖然沒什麼改動,但是車身周圍多了一些傳感器。
但是最新感知架構的首發,還是交給了尊界 S800。
在傳感器的布局上,特斯拉和小鵬是絕對地做減法,而華為則相反,一直在做加法。
尊界 S800 采用了 4 顆激光雷達的配置,前向 192 線激光雷達保持不變,側向和後向總共加了 3 顆固态激光雷達。
另外前向還有 3 分布式毫米波雷達矩陣,這項配置主要是為了增強雨霧天氣的探測距離,并且優化側前向的 Cut-in。
至于後向的這顆激光雷達,它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華為從去年開始,就喊出了 " 全向防碰撞 " 的口号,但是後向由于受硬體所限,只能針對一些常見的常規目标做識别應對,例如行人、機動車、兩輪車等等。
再加入了側向和後向的固态激光雷達後,尊界 S800 的橫向、後向探測精度能夠做到小于等于 3cm,高度為負的目标也能識别,例如 " 大坑 " 和 " 溝渠 "。另外更加常規的消防栓、路沿等障礙物都能夠做到識别應對。
另外還有一項功能是,當系統檢測到碰撞已無法避免時,能夠通過空氣懸架,自動抬升車身高度,來減小碰撞帶來的衝擊。
這項功能并非尊界首發,此前奧迪 A8、蔚來 ET9 都有過展示。系統在碰撞前,會抬升車身,用最堅固的車身結構件去迎接碰撞。
除了這些,尊界 S800 還能夠配合全新的燈語系統,做一些車外的救援提示,例如 DMS 檢測到駕駛員已經失去意識後,車輛能夠自動靠邊,并且在地面投出 "SOS" 救援字樣。
華為在傳感器上的加碼,其實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讓尊界 S800 成為第一款符合 L3 标準的車型。
華為一直在牽頭推動 L3 的商用,這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硬體的冗餘備份。
尊界 S800 智駕計算平台、轉向執行器、低壓電源、制動執行器、配電中心、中央控制器都有冗餘設計。如果電路在碰撞中遭到損壞,還能自動切換備用供電網絡。
其實關于安全,篇幅遠遠不止這些,例如問界是第一個推出 " 零重力座椅 " 的品牌,尊界的零重力座椅也是考慮到碰撞危險的。
當車輛可能會發生碰撞時,系統會自動調節座椅姿态、收緊安全帶,保證乘客的坐姿是相對安全的。車輛也會解鎖中控鎖,自動上報救援信息。
第二步:底盤更新
華為去年花了很多精力傳播他們的 " 途靈底盤 ",尊界這套底盤配置又有一些加強,官方在名字裡加了 " 龍行 " 二字。
其實從去年開始,華為、智己、比亞迪等廠商又在大打底盤牌,智能數字化底盤的競争也開始日趨激烈。
尊界 S800 作為一款長度接近 5.5 米的大車,它的底盤配置和表現也是格外重要的。
首先,這套底盤融合了車輛的感知能力,這是數字底盤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被動要化為主動。
車輛的激光雷達、攝像頭能夠主動感知道路上的障礙和坑窪,提前調整底盤做應對。
并且 ADS 的融合,還能主動預測打滑的風險,然後模拟計算扭矩分配,進行前後輪轉向協同控制。
在此前的 ET9 發布會上,李斌親自上陣,演示了車輛在高速路況下,車輛爆胎依然能夠穩定行駛。
尊界 S800 這次展示的是前胎爆胎,尊界 S800 基于多電機、懸架、前後轉向的協同控制,再加上 0.2 秒的爆胎檢測時延,可以在瞬間穩住車身,即便駕駛員手沒有扶着方向盤,車輛也不會失控。
開大車大家最煩的就是窄路掉頭,要在原地換擋很多次,相當麻煩。
作為一款接近 5.5 米的轎車,底盤沒點技術,掉頭是真費勁。尊界 S800 通過三電機的協同控制和前後輪轉向,可以實現 5.05 米的最小轉彎半徑,還能實現雙車道掉頭一把過。
5.05 米的轉彎半徑是什麼概念呢?2025 年款的 MINI Cooper 轉彎半徑達到了 5.4 米。
第三步:座艙體驗,靜待 5 月?
座艙這次展示的内容并不多,只講了一些技術性内容。合理懷疑,關于體驗内容,還是要留到 5 月份的發布會上。
這次比較重磅的内容有兩個,一是通信能力,還有一個是座艙健康。
畢竟通信是華為的主線業務,尊界 S800 搭載了行業首個自主智能車載通信系統——華為星河通信。
前兩年華為首發了手機端的衛星通信,現在這項配置終于到了汽車上。
用戶在沒有 WLAN 和移動數據網絡時,可以在衛星網絡下繼續使用電話、短信等基礎功能。
而 " 雙網雙待 " 可以讓車輛在信号上也有冗餘,其實尊界 S800 并不是首個采用 " 雙網雙待 " 的車型,早期理想 L9 也是這樣的配置。
但是目前來看,似乎尊界的 " 雙網雙待 " 實用性更強一些,畢竟華為于年前在深圳機場試點了首個無人代客泊車的商用," 雙網雙待 " 理論上可以讓很多信号不好的停車場也能夠正常使用。
尊界 S800 還搭載了鴻蒙 ALPS 座艙 2.0,主要是通過雙層流空氣循環系統及創新吸附降解材料來淨化座艙空氣。健康座艙不稀奇,沃爾沃、智己等品牌都發布過一些方案,但它們主要都是通過材料。
相較于安全、底盤等方面的篇幅,座艙這次的内容真的不算豐富。我想這其中的原因一定是由于這輛車内飾還沒有太多公開信息,關于座艙的體驗,一定是 5 月份上市的重點。
寫在最後
看完今天的發布會,其實心中有幾點感受。
首先,自主品牌,尤其是新勢力,最近兩年也發布了很多旗艦級新車,例如比亞迪仰望 U8、蔚來 ET9 與今天的尊界 S800 等等。
新時代的旗艦,大家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主打 " 技術旗艦 ",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在上車,很多功能都是引領行業般的存在。
第二,越貴的車,大家越強調安全性能," 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 ",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第三,今天的發布會,信息密度很高。但同時,也看到了 " 克制 ",因為還要留更多期待到上市之時。
這款車還有什麼驚喜?我們五月再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