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轉折之年,公立醫院如何破困局謀發展?價格改革、支付改革……,歡迎閱讀。
大咖精彩觀點 :
" 價格補償不到位,疊加新冠疫情影響,公立醫院運行壓力持續加大。"
" 現代醫學正發生深刻變化,這種變化不是表型上的轉型,而是更深層次的轉化。"
" 人民健康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衛生健康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核心内容。"
" 無序擴張式發展的環境已經結束,如果不建立配套的支付環境,醫院高質量發展将會成為空談。"
5 月 20 日上午,第十七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主論壇現場座無虛席,政策制定者、智庫機構專家、醫保專家、兩院院士、醫院院長等,從多個維度、層層遞進,圍繞" 轉折之年:新勢能 新動能 新效能 "這一主題,展開深度分享。
01
許樹強:以深化改革推動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制改革司司長許樹強認為,現階段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是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關鍵任務是動态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醫療收入結構。這項任務要從三個層面一體推進:
一是 " 破 " 了之後要 " 立 ",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後,醫療服務價格補償要落實到位。根據各地的改革方案,公立醫院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後減少的政策性收入,大部分地方是要求 80% 靠調整醫療服務價格,10% 靠增加政府投入,10% 靠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等渠道進行補償。2021 年年底做了一個統計,到 2021 年 6 月,這項改革并沒有按原設計的比例完成,疊加疫情影響,公立醫院運行壓力持續增大,初步分析發現價格補償不到位的省份,公立醫院虧損的比例也相對較大。
二是 " 立 " 了之後要 " 可持續 ",一方面要落實醫療服務價格動态調整機制,理順醫療收入結構。目前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不到位,公立醫院醫療收入結構優化進展緩慢,醫療服務性收入占比提升緩慢,從 2012 年 -2022 年,平均每年提升 0.4 個百分點;另一方面要落實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醫保資金結餘留用制度。藥品耗材集采節約的資金,公立醫院合理使用後,按政策要求節約資金的 50% 可以醫院留用,但目前無論是執行的批次,還是已經落實的資金規模,都遠遠滞後于集采的進度和節約資金的規模。這兩項制度落實不到位,公立醫院可支配收入沒有保障,公立醫院靠 " 做量 " 來維持運行,虹吸現象與逐利動機仍然存在,給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壓力。
三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用改革的舉措破解高質量發展中的難題,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激活力,增動力。
許樹強指出,2021 年 5 月 14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标志着公立醫院改革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新階段,要聚焦構建新體系、引領新趨勢、提升新效能、激活新動力、建設新文化 " 五個新 " 的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突出重點領網域改革,強調改革的系統性,做到精耕細作、落小落細、系統集成、落地見效。
構建新體系,重點是醫院運行機制改革要到位。只有把運行機制調整順暢了,才能逐步減小公立醫院的逐利機制,遏制公立醫院的虹吸現象,回歸公立醫院的功能定位。具體要同步推進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國家區網域醫療中心運行機制,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網域醫共體的運行機制,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機制,醫防融合,醫防協同的機制等。
引領新趨勢,重點是改革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用創新促進并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醫療專業技術的需求。要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方向,形成科技體制改革的全面系統布局。形成高水平醫院在科技創新中 " 做主體 "、" 起主導 "、" 當主帥 " 的改革機制。以激發科研人員和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為主要着力點,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方式,完善科技創新治理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生态。
提升新效能,核心通過改革舉措,培養使用大批專業化的醫院運營管理人才,使醫院管理上水平。要轉變意識,解決醫院運營管理人才技術薄弱的難題。探索增加對公立醫院效能提升的績效考評導向,增加管理效能和水平的考核指标。改革醫院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聘用、考核、晉升等人事薪酬制度。
激活新動力,重點是全面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通過深化改革将運營壓力與困難轉化為結構調整的動力,将廉政風險轉化為深化公益性的動力,将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轉化為提質增效的動力。
建設新文化,重點是通過改革不斷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倡導公益性文化、職業精神文化,關心關愛醫務人員的文化,通過文化創新,凝聚改革共識,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落地見效,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讓醫務人員受鼓舞。
許樹強表示,目前國家層面點面結合,統籌協調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省級層面加強組織領導,因地制宜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各級各類公立醫院不斷提升質量安全、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公立醫院高質發展的共識更加凝聚,行動目标更加明确。但是,公立醫院的改革仍在路上,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仍然任重道遠。我們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不斷深化以公益性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的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 " 急難愁盼 " 問題,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健康生活需要。
02
王辰:醫學的現代轉化及發展方向
" 現代醫學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這種變化不是表型上的轉變,而是更深層次的轉化,體現了醫學的發展方向。"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着重分享了對醫學轉化十個方面的思考。
之一是現代醫學正從以疾病為原點轉為以健康為原點。所謂 " 原點 " 就是出發點、目标、宗旨、歸宿點。現代醫學将由救治疾病躍入更高的境界——照護健康。因此,醫學的定義也應發生變化,協和醫學院将醫學定義為 " 醫學是為(在疾病狀态下)恢復、(高危狀态下)維護、(健康狀态下)增強人的健康而發展出的知識、技術、藝術、學術體系。"
之二是從 " 基礎醫學 " 到醫學基礎。王辰認為,我們所講的 " 基礎醫學 " 實際上更接近 " 實驗醫學 " 或 " 生物醫學科學 " 的概念,而遠非醫學基礎的全部。" 基礎醫學 " 易割裂臨床醫學與實驗醫學,易割裂醫學與生物學,引導将醫學基礎局限化,學界應審慎使用。醫學的學科基礎包括自然科學與技術、社會科學與方法、人文學科與文化三大學科領網域,醫學是萬學所歸,萬學所終。因此,王辰認為,醫學是多學、人學、至學。" 醫學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對各基礎學科的倚重度不同,現代醫學的主旨特征是科學醫學(scientific medicine)。除生物學外,現代醫學應全面加強與理學、工學、社科、人文學科的交融。"
之三是健康從三個涵義到四個涵義。協和醫學院将健康定義為 " 健康是人的一種良好生命狀态,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及環境健康四個方面。"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個人之身心俱泰,社會健康是人際和諧,環境健康是天人合一,人類與眾生、環境共生。
之四是由 " 診治 "" 防控 "" 防治 " 到 " 促防診控治康(即健康促進、預防、診斷、控制、治療、康復)" 六位一體全面健康照護。為便于記憶,我們将 " 促防診控治康 " 稱為健康照護的 " 六字箴言 "。
之五是由研究、處理 " 單病 " 到 " 研究、處理共病、復合病 "。這是從 " 以治病為中心 " 到 " 以病人為中心 " 的重要技術路徑。
之六是從關注當下健康到關注全生命期健康。醫學不但要關注當下,更要關注長期、今生乃至人類萬代的健康。有個用詞問題須注意," 生命是沒有周期的,不能死而復生,‘全生命周期’這個說法應去掉‘周’字,改為‘全生命期’,醫學界用詞要謹慎。" 王辰說。
之七是以治病為中心轉為以人為中心。" 當代醫學是以人、人的健康為中心的,這個理念要貫穿到現代醫療實踐與醫院管理中。"
之八是從以個體健康為主要關注點到以人類健康為宗旨。醫學、醫生要有群醫學理念,追求群體健康效益最大化。" 醫學必須由關注獨立個體到關注人際和諧、社會健康、環境健康,由個體上升到群體、人類,由當下而及長遠。"
之九是由 " 臨床醫生 " 到 " 醫生 "。前者僅掌握臨床醫學,心系、救治患者;後者掌握臨床醫學和群醫學,既救治個體患者,又胸懷天下,普濟眾生。古人講 " 下醫醫病,中醫醫人,上醫醫國。" 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就是 " 上醫醫國 " 的路徑。
之十是對醫學格局、學科體系之重新認識。按照健康照護的重點對象不同,醫學可劃分為兩類:一是着重于個體、謀求個體化乃至基因水平精準的臨床醫學,二是着重于群體健康、謀求群體乃至人類、眾生、生态環境長遠健康效益最大化的群醫學(population medicine);按照健康照護的方式方法不同,醫學可以分為健康促進學、預防醫學、診斷學、疾病控制學、治療學、康復醫學六大類。臨床醫學、群醫學中亦分别包括 " 促防診控治康 " 六個學術領網域。醫學院中應設的是醫學專業,施行全面的醫學教育,在畢業後教育中再劃分出專業、專科。
03
張毓輝:推進衛生健康現代化
" 人民健康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衛生健康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核心内容。" 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表示,在新時期,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進衛生健康現代化。
如何理解衛生健康現代化的内涵?張毓輝給了幾個關鍵詞,即發展理念現代化、服務體系現代化、保障體系現代化、產品裝備現代化、人才隊伍現代化、健康治理現代化。
發展理念現代化,就是要堅持 " 大衛生、大健康 " 觀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統籌影響健康的因素,不斷拓展維護人民健康的維度和範疇,實現從 " 以治病為中心 " 向 " 以健康為中心 " 轉變。
服務體系現代化,包括強大的疾病監測預警、重大疫情早發現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全科和專科醫療服務合作分工的現代醫療服務體系;以數字化為特征的智慧健康服務體系。
保障體系現代化, 要發揮醫保基金戰略性購買和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通過科學的價格形成機制,有效推動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下沉,實現醫療保障和醫藥服務高質量協同發展。
推進醫療產品裝備現代化需要進一步強化高水平醫療機構作為創新策源地的作用,聚焦重大健康需求和生物醫藥重要品種的臨床研究平台和支撐保障體系要更加健全,新藥、新醫療器械及新技術臨床研究、孵化、轉化應用具有全球競争力。
人才隊伍現代化需要建立衛生健康人才需求和供給相平衡的機制,高水平全科醫學、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復合型人才等教育譜系更加完備,畢業後教育制度、繼續教育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中國特色醫學人才教育培養體系。
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制度體系和體制機制全面建立,是衛生健康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普遍應用 " 健康視角分析 " 和 " 健康影響評估 ",形成覆蓋全方位健康影響因素、涵蓋政策規劃與工程項目全周期的長效機制;醫保、醫療、醫藥協同治理,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 " 三醫聯動 " 更加協調高效。
04
鄭傑:支付改革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 我國醫療市場未來的主旋律是在規範中穩步發展,無序擴張式發展的環境已近結束,高效内涵式發展的時代即将到來,如果不建立配套的支付環境,醫院高質量發展将會成為空談。"國家醫保 DRG 付費技術指導組組長、北京市醫保中心主任鄭傑以這樣一句開場白開啟演講。
他以北京為例介紹了國家醫保 CHS-DRG 付費開展情況:自 2022 年 3 月 15 日北京開展 DRG 付費。目前 66 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實際付費,本年度拟将二級綜合醫院納入實際付費範圍,屆時實際付費醫院将達 200 餘家。647 個細分組全部付費,本年度版本更新後将進一步細化到 700 餘病組。
效益方面,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北京 DRG 實際結算病例 59.7 萬人次,按 DRG 付費共 136.9 億元,如按項目計算為 111.1 億元,全市實現差額盈餘 25.8 億元,盈餘比 23.2%。全部 66 家醫院均實現差額盈餘,最高盈餘額達 1.8 億元。發生費用病組 643 組,其中盈餘 566 組,人次占比 97%;虧損 77 組,人次占比 3%。
效率方面,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DRG 付費醫院平均住院日 5.6 天,同比(7 天)降低 20%。按項目統計,DRG 付費醫院次均費用為 18611 元,同比(22454 元)降低 17.1%。DRG 付費病例個人負擔比 23.7%,同比(30.6%)下降 6.9 個百分點。
鄭傑介紹,國家層面建立了 DRG 付費方案動态調整機制。國家醫保局将出台相關規定,每年度對 DRG 分組方案進行規律性更新,預計本年度很快将出台 CHS-DRG(2.0 版),這是基于臨床對 1.0 版本不斷試錯基礎上的修訂和更新版本,将更加符合我國醫療市場的實際情況,也是邁出中國特色的本土化分組方案第一步。
目前,DRG 付費配套措施逐步健全。在國家醫保局的指導下,北京率先試行新藥新技術除外支付:對疾病整體治療成本影響較大的新藥和新技術暫時除外支付。依申請,一年開展一次,除外藥品和技術三年據實支付,三年後重新制定分組方案和支付标準。以及極值病例除外支付:對實際費用與病組支付标準差距較大的部分病例除外支付。年終清算時以病組為部門,對該病組全市病例按四分位法分離出極高值和極低值病例,據實支付。兩項配套措施的出台彌補了 DRG 的不足,在規範醫療行為的同時并不阻礙醫學發展和進步,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推诿重病人的現象。
與此同時,DRG 管理向醫院不斷延伸,将進一步明确 DRG 結餘費用的分配,大部分要用于醫生的績效獎勵;逐漸歸納形成各病組的臨床路徑,不僅規範了醫療行為,也對醫院、醫生在 DRG 付費下開展診療行為進行有效指導;引導醫療機構優化成本控制,提高醫療機構的運營效率。
" 無序擴張式發展的環境已近結束,高效内涵式發展的時代即将到來,如果不建立配套的支付環境,醫院高質量發展将會成為空談。" 鄭傑說,以 CHS-DRG 為代表的醫保新支付方式的出現掀開了這場醫療市場全方位轉型的大幕,讓市場看到了另一條兌現價值的路徑,唯有摒棄陳舊的理念和不良的習慣,刀刃向内、提高效率、規範行為才能兌現價值。
編輯|廖穎瑤
圖片|大會主辦方提供
RECOMMEND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