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打造“前沿技術風向标”,全球先進電池前瞻技術專題會議在川召開,歡迎閱讀。
9 月 1 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承辦的 2024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全球先進電池前瞻技術專題會議在四川省宜賓市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全固态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理事長歐陽明高,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鄂維南,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院(IAOEES)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忠偉,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翁啟文,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曾吉明,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寧堅,宜賓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唐偉,宜賓市政協副主席廖霆等各界代表出席會議。
歐陽明高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全固态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理事長
前瞻視野 集聚多要素促進創新發展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曾吉明,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寧堅出席本次大會并發表致辭。大會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黃學傑主持。
黃學傑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
" 四川是全國清潔能源大省,锂礦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公認的最适合發展動力電池產業的地區之一。"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曾吉明在致辭表示。
曾吉明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寧堅在致辭中從動力電池在四川交通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四川在交通領網域對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巨大和四川的交通企業開放合作意願強烈三方面,介紹了四川交通情況。
寧堅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
凝聚智慧 新質生產力賦能全產業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鄂維南教授做了《AI for Science 助力電池材料技術新質發展》的主旨演講,從 AI 賦能的智能化實驗模式、建立電池材料學多尺度物理模型、AI 高精度自動識别三方面介紹了 AI 如何幫助電池研發,并給出兩條總結建議:建立電池研究基礎平台,建立 AI 賦能的智能化、自動化電池實驗平台。
鄂維南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院(IAOEES)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忠偉做了《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電源技術》的主旨演講,表示電化學能源是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氫能、人工智能等諸多新質生產力新興行業的重要交匯點,為此他們團隊聚焦于電池技術、燃料電池技術和氫混動力電池技術三方面開展研究,并指出當前锂離子電池仍面臨寬溫網域、高安全、高比能等重大應用需求。
陳忠偉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院(IAOEES)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韓國首爾大學 Jongwoo Lim 教授以《How Interfaces Control Lithium ( De ) Insertion Pathway: Single-Particle Investigations》(界面如何控制嵌锂 / 脫锂路徑:單顆粒研究)的主旨演講,介紹了锂如何在相分離的單個 LiFePO4(磷酸鐵锂)中的傳輸,指出表面和電解質決定锂的嵌入途徑,并且放電(锂化)比充電(脫锂)更緩慢。
Jongwoo Lim,Asscociate Professor,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電池材料領網域專家
深圳市比亞迪锂電池有限公司 CTO 孫華軍做了《動力電池前瞻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動力電池在未來幾年的兩個發展趨勢:極致技術方面,如快充、長壽命等,短期 2 — 3 年之内,把現有的應用技術做到極致,助力新能源汽車成為汽車市場的主流;創新前瞻方面,如富锂錳基正極、锂合金負極、無負極電池、硫化物全固态,用 5 年— 7 年時間,讓新一代電池逐步實現產業化,引導全球能源行業新的變革。此外,需從全球化、持續的技術創新、碳足迹管理、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等方面努力,來促進可持續發展。
孫華軍 深圳市比亞迪锂電池有限公司 CTO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TO 高煥做了《先進動力電池開發和應用》的主旨演講,提到 2024 年 7 月國内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已超過了 50%,按照目前產能利用率和當前收單情況,預計年底接下來幾個月很可能達到 53% 左右,指出安全、續航、充電、低溫、保值五方面的焦慮依然是動力電池行業的核心痛點。
高煥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TO
億緯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研究院院長何巍做了《锂電池技術路線演變與全場景應用更新》的主題演講,基于電池行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特征帶來的差異,分享了對技術路線的新理解,表示锂電池技術路線圖的完整構成至少由功能、質保、成本三個評價維度構成,億緯锂能也基于此在去年提出了大鐵锂、大圓柱的產品概念。
何巍 億緯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研究院院長
法國達索系統 BIOVIA 全球戰略副總裁 Reza SADEGHI 做了《Digital Twin Technology for All Solid-state Battery innovation》(" 用于全固态電池創新的數字孿生技術 ")的主題演講,表示為制造更加安全的電池,需要準确地理解化學原理。
Reza SADEGHI 法國達索系統 BIOVIA 全球戰略副總裁
長安汽車先進電池研究院副總經理、深藍汽車動力開發副總經理杜長虹做了《動力電池需求分析與長安電池發展策略》的演講,從整車廠視角來分析了動力電池的需求,動力電池存在充電不便、實際裡程焦慮、電池安全可靠性擔憂等痛點,以及長安先進電池的發展策略。
杜長虹 長安汽車先進電池研究院副總經理、深藍汽車動力開發副總經理
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如坤做了《先進電池規模制造技術前瞻》的演講,表示标準化是大規模制造的基礎,目前電池制造依然處于實驗室階段,缺少大規模制造的研究,而物料流、信息流、能量流三大流連續化的實現是實現大規模制造技術的核心。
陽如坤 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天原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宜賓锂寶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政強做了《固态電池正極材料研發進展》的演講,介紹了宜賓锂寶在復合固态電解質和高鎳正極材料适配改性方面的研究進展。
王政強 天原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宜賓锂寶董事長兼總經理
圓桌論壇:聚焦前瞻技術創新 洞悉產業進程動态
全固态電池憑借優越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長循環壽命等特性,被視為最具發展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當前行業的全固态電池技術百花齊放,正推動全固态電池技術體系創新與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部分企業對于全固态電池的商業化時間表也逐漸明确。
基于此,圓桌論壇針對動力電池關鍵材料體系、單體與系統結構研發更新及下一代技術研判,構建專業領網域的高端對話平台,圍繞 " 全固态電池研發與產業進展 " 這一核心熱點議題,研判主流技術路線,分享科研成果及產業化實踐經驗。
由中國全固态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大學教授盧世剛擔任主持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電池研發部負責人李進、中南大學冶金學院副院長劉芳洋、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會根、四川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固态電池與新材料中心主任朱高龍出席圓桌會議。
會上針對固态電池技術路線、所處的發展階段研判、量產時間節點、應用場景等話題,與會嘉賓展開了熱烈的讨論。
在固态電池規模化生產和應用方面,俞會根認為,需要重點做好電芯性能的一致性,這是固态電池真正能夠用作汽車動力電池和 e-vtol 電池的關鍵前提。他表示,從目前突破瓶頸進展來看,全固态電池容量可以做到 5-10Ah 級别,預計有望在 2027 年上車進行小規模驗證。
李進認為,對于固态電池實現裝車應用,還存在諸多技術性難題需要克服,他判斷 2027 年— 2030 年會是固态電池小規模示範運營階段。另外他認為,如果解決固态電池低壓力運行的問題,固态電池有可能在 3C、e-vtol 產品上率先應用。
朱高龍則表示,從目前行業進展來看,2027 年左右有可能在局部地區實現小範圍的產品化應用,但是預計成本高昂且技術處于較初級階段。
對于全固态電池電解質體系優化,劉芳洋認為将聚合物與氧化物復合是提升聚合物電解質電導率的重要技術措施。俞會根建議,正極側使用滷化物,中間層使用硫化物,負極側使用氧化物和聚合物復合,能夠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類電解質的優勢。
李進表示,若要滿足車規級電池性能需求,以硫化物電解質為基底的多元復合電解質路線,更有可能率先實現應用。
朱高龍指出,盡管硫化物全固态電池還存在諸多技術難題,但通過逐步改進,硫化物體系仍被視為具備產業化前景的重要選擇。
盧世剛總結說,與會嘉賓從技術、市場、競争角度,從國内外整體發展趨勢,對全固态電池產業化時間節點進行了深度解讀。主要支持兩條技術路線,以硫化物為主的路線和聚合物 / 氧化物復合的路線。他表示,就像液态電池發展初期時有三元和磷酸鐵锂之争,固态電池目前也面臨這樣的問題階段,他判斷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滷化物這些技術路線今後也将是并行發展的。
李麗紅 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行業研究負責人
現場,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發布了 3 篇重磅智庫報告。其中,《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究與趨勢展望》系統分析面向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快充等需求的先進電池前沿技術創新(從材料、單體到系統)及對產業鏈的影響。《動力電池關鍵資源與供應鏈分析》圍繞上遊關鍵基礎資源從資源分布、生產、貿易和回收全流程視角深入分析供應鏈情況。《動力電池碳足迹及綠色循環》深度分析歐盟新電池法内容、運行機構與下一步動向,以及減碳實踐與路徑。通過豐富的研究成果和深刻的行業洞見,全面透視前沿技術創新進展、產業化态勢與格局,為產業鏈各企業戰略制定、政府部門頂層規劃、產業投資等提供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