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都說頁遊要死了,結果老外想做自己的“貪玩藍月”?,歡迎閱讀。
提起網頁遊戲,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浮誇的大翅膀裝扮?是閃瞎钛合金狗眼的特效?是開局一條狗刀刀 999 ?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網頁遊戲這四個大字,已經和 " 過時 " 畫上等号了。
這不是單純的身邊統計學,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表的《 2024 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就指出了網頁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同比下降 2.35% ,已是連續第九年下滑。
海外情況也差不多,前幾年的時候,也有 " 網頁遊戲已死 " 的觀點。
但我要是說,網頁遊戲在去年,突然又火起來了呢?
你沒看錯,當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最開始也以為是某個洋蔥新聞的觀點,最後發現,給出這個結論的,是 GDC 官方。
也許大夥對 GDC 不太熟悉,這麼說吧,它的中文名是遊戲開發者大會,被譽為 " 全球遊戲技術風向标 " ,是全球遊戲行業最具權威及影響力、也是最大規模的行業峰會。
如果你想知道未來遊戲會變成什麼樣子,那你就應該關注 GDC 。
現在正在舉辦中的 GDC ,在幾個月前對遊戲開發社區發起了一項調查,收到了來自六大洲 86 個國家 / 地區的 3500 份回復。
報告的第 20 頁左下角的一小段,提到了 16% 的開發者表示他們正在開發網頁遊戲,這也是近十年來,遊戲工作室們對網頁遊戲最感興趣的一次。
要想知道是什麼讓網頁遊戲迎來了文藝復興,得從一個問題開始說起——什麼是網頁遊戲。
現在我們經常把貪玩藍月這種遊戲稱作網頁遊戲,實際上,像是大夥小時候玩的 4399 小遊戲,也是網頁遊戲。
網頁遊戲最初看起來類似于 MUD 遊戲,主要通過文字來表現遊戲内容。我們之前聊過至今仍在運營的中國第一款網遊《 俠客行 》,就是 MUD 遊戲。
比如最早一批的網頁遊戲《 地球 2025 》,玩家可以扮演一個國家來發展經濟,并組建自己的部落( 遊戲公會 )和其他玩家的部落進行戰鬥。
網頁遊戲是咋興起的呢,這就要提到一款你我都熟知的軟體,沒錯,它就是 Flash 。
對于遊戲開發而言, Flash 有幾個優點,一是入門簡單,不至于像其他軟體那樣從入門學到入土,很多 Flash 遊戲都是個人或者幾個朋友就做出來的。
二是 Adobe 收購 Flash 後,推出了不少幫助遊戲開發的技術,例如 Adobe Scout 、 CrossBridge 等,開發者做起網頁遊戲來更省事了。
你只需要找一個大一點的網頁遊戲網站,然後就有成百上千個打開就能玩的網頁遊戲供你挑選。
從這時候開始,做遊戲和玩遊戲都成了一件低門檻的事,網頁遊戲不熱才有鬼了。
不過咱們已經知道, Flash 與網頁遊戲雖然鼎盛一時,可是在 2010 年左右就逐漸沒落了,這又是為啥呢?
從内部來看,網頁遊戲有不少硬傷,尤其是 Flash ,它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
賽門鐵克的安全威脅報告曾經指出, Flash Player 中的遠程代碼執行是黑客攻擊次數第二多的漏洞。
另外,在快速更迭的軟硬體面前, Flash 已經摸到天花板了,它沒法榨幹家用機的性能,大夥不想再玩火柴人了。
除了内憂,還有外患。手遊行業剛剛迎來大爆炸的時候,當時智能手機行業的絕對霸主 iPhone ,就對 Flash 很不看好。
2010 年 4 月,蘋果 CEO 喬布斯發表公開信,解釋為啥不允許 iOS 上運行 Flash 。
他列出了 Flash 六大罪,分别是網絡标準不夠開放、視頻格式不夠好、安全性可靠性都一般、有不必要的耗電、不是為移動平台而生、阻礙創新。
再之後,免費的手遊開始井噴,大夥的網速也上來了,網頁遊戲的地位就變得尴尬了。
再加上前幾年, Flash 徹底咽氣了,海内外玩家都感覺網頁遊戲的熱度,徹底降到了冰點。
所以, GDC 的調查裡,為什麼有 16% 的人在開發網頁遊戲呢?
第一個原因是,網頁遊戲的技術并沒有因為 Flash 的消亡而停滞不前,當年喬幫主在公開信裡噴了一波 Flash ,同時還誇了一波 HTML 5 。
而 HTML 5 ,确實也在之後成了網頁遊戲的繼承者。
和 Flash 相比, HTML 5 可以提供更強的多媒體功能和更好的性能,它的兼容性也很強,足以保證遊戲可以在不同的設備和平台上運行。
與此同時,網頁遊戲還使用了 WebGL 。
這是一種可在任何兼容的 Web 浏覽器中無需使用插件即可渲染高性能互動式 3D 和 2D 圖形的 JavaScript API ,能創造出視覺效果更強的遊戲環境,讓網頁遊戲的觀感提升一個世代。
不過 WebGL 相對來說還是一項古早的技術,做出來的網頁遊戲,和那些畫面日新月異的 3A 大作壓根沒法比。
坐擁 Chrome 的谷歌作為 Web 端的龍頭,就有點坐不住了,在 2016 年,就有了讓 WebGL 更進一步的想法。
于是經過了幾年打磨,在 2023 年,Chrome 從 113 版本開始提供 WebGPU 支持。
WebGPU 被人看做是 WebGL 的繼承者,既保留了快速部署、便于開發調試的特點,又可以讓開發者更好的使用 GPU 功能。
說白了,當初你的電腦配置再牛,網頁遊戲的底層技術已經把遊戲的畫面表現力給鎖死了,而現在網頁遊戲可以通過 WebGPU ,來調用你那個幾千幾萬買回來的硬體,給你做出曾經桌面遊戲級别的視覺效果和性能表現。
2024 年,一位推特用戶的帖子顯示,他通過 WebGPU ,在浏覽器上運行了虛幻引擎 5 ,該消息在之後得到了參與項目人員的确認。
在這段時間,已經有人認為,網頁遊戲可能會迎來第二春。
當然,在我看來技術上的進步都是虛的,真正讓開發者投身到網遊遊戲開發的核心原因,就三個字——有錢賺。
我們之前采訪過不少 Flash 遊戲的開發者,像《 閃客快打 》系列的開發者 AndyLaw ,就表示自己早期的盈利方式是接贊助,贊助費大概是兩三千美元,跟用愛發電沒太大區别。
甲方通過固定預付款的方式,給遊戲開發者一筆錢,讓他在遊戲的某個部分露出鏈接或者廣告。
之後無論遊戲是全球聞名還是無人問津,贊助費不會相應變化,因為早已結清了。
然而當網頁遊戲落寞,開發者轉行開發其他種類遊戲之後,卻發現其他同行也不好混,平台的抽成太高了。
30% 是一個常見的抽成标準,大夥熟悉的 steam 就是這樣。明面上來說,遊戲平台和開發人員三七分賬,但實際上如果開發商還籤了發行協定,那它實際拿到手的錢更少,另外,别忘了這筆錢到手前還要被老美扣稅。
獨立遊戲《 The Falconeer 》的開發者就表示,獨立遊戲想要賺錢,收入至少得超過 50 萬美元。
在手機平台這邊,蘋果的 App Store 和安卓的 Google Play ,最高也是抽你 30% ,咱國内的 " 硬核聯盟 " ,更是和遊戲廠商對半分錢,甚至抽成比例一度達到 1 : 9 —— 9 成還是人家的,你只能拿 1 成,跪着要飯。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開始考慮,就算不放棄高抽成平台,那也可以發布個網頁版本,用來逃避這些高昂的 " 抽成稅 " 。
比如 YouTube 上經常推送的遊戲《 勇士争霸 · 多米尼安紀元 》,看名字你可能不太熟,但它逆天又上頭的廣告你一定見過。
這個遊戲就有自己的網頁版本,通過 PC 和手機浏覽器均可直接遊玩。
根據《 勇士争霸 · 多米尼安紀元 》開發商 Nexter 在 2023 年 Q2 的财報顯示,該公司 PC 端收入占比達到了 38% ,比 2022 年還高了 2% ,流水約每月 1 億人民币。
可以說繞過蘋果、谷歌商店的網頁版遊戲,已經成了 Nexter 的搖錢樹了。
如果非要給遊戲開發上個價值,光談錢太俗氣,那接下來的理由可能相當充分。
好幾年前,國外的開發者們就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遊戲終将走入即時遊玩的時代。
2021 年,騰訊和拳頭的前產品經理 Jon Lai 在推特上發過這樣一條帖子,他認為遊戲的未來是即時的。
眼熟吧,國内做小程式遊戲的那批人也是這麼想的。
Jon Lai 把可以即時遊玩的遊戲分為三類。Cloud Games 就是雲遊戲,這個不用展開介紹了。Messenger Games 可以簡單理解成小程式遊戲這一類,在社交軟體裡即點即玩。
最後一類是 Browser Games ,也就是網頁遊戲了。
他這裡舉了幾個例子,比如 MINICLIP ,之前小發聊《 二戰前線 》的時候提到過,這是一家瑞士的公司,在海外的江湖地位大概相當于 4399 ,網站裡的不少網頁遊戲是老外們的童年。
kongregate 也差不多,不過它混得慘一點, 2019 年的時候聯合創始人兼 CEO 跑路了,人員也流失了不少,不過這個網站還在運營,死肯定死不了。
我上去瞅了眼,發現老外們也有自己的貪玩藍月,開發商貌似是中國廣州的一家公司。這遊戲最近幾個月還有人評論,應該也有一批固定的玩家。
這種含微交易的貪玩藍月式頁遊并非孤例,它還是有一定數量的。
像這個類似鋼鐵雄心 4 的頁遊《 戰争召喚 》,就有首衝優惠、入門包等我們比較熟悉的氪金項目。
另一個科幻風格的頁遊《 戰争召喚 》,也支持氪金來兌換物資以及各種權益。
所以說别以為就咱這邊愛搞貪玩藍月,國外也一毛一樣,該賺的錢肯定有人賺,之後也還會有開發 " 貪玩藍月 " 的人。
對于即時遊戲的威力,咱老中玩家可太懂了。
畢竟羊了個羊當初的火爆程度,我們有目共睹,網上也經常能刷到小程式遊戲的各種奇葩買量廣告。一個小團隊做個低成本的小程式遊戲,要是火了那就真賺麻了。
而且我們不能忽視, GDC 在提起網頁遊戲開發者數量上漲的同時,也重點講了整個遊戲行業處于一個動蕩的大環境,裁員風波席卷全球。
去年 TGA 的時候,拿到 " 遊戲改變者 " 獎項的老哥,獲獎原因就是因為給受裁員風波影響的人提供了幫助。
對于工作環境不夠穩定的開發者們來說,來錢快、成本低、抽成少的網頁遊戲,确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說了這麼多網頁遊戲的優點,你要說它原地起飛趕緊梭哈,倒也不至于。
小發找了幾位從事遊戲行業的朋友,問了問他們的看法。
一位剛剛從完美世界離職的朋友表示對國内市場的頁遊并不看好,技術層面上原先啥樣現在還是啥樣,那些傳奇類也有,主要還是瞄準中年人賺一波快錢。
另一位朋友表示,也許國外市場的頁遊确實有一波熱潮,但對國内基本沒啥影響,網頁遊戲主要面對 PC 用戶,但 PC 用戶的核心消費是端遊,同時它又比較難觸達移動端主流用戶,更别提移動端還有開發成本更低的小程式遊戲。
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在和多位從業者溝通的過程中,他們認為網頁遊戲和小程式遊戲雖然本質和初衷上感覺有點像,其實不算是同一個東西。
二者都以便捷遊玩著稱,但小程式遊戲更便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受訪者認為,網頁遊戲的一種, HTML 5 遊戲在當下确實相對比較流行,但做爆款很難,這點和小程式遊戲一樣。想入行,先多觀望。
和過去的 Flash 遊戲比,現在的網頁遊戲确實精致了不少,但都不用和 3A 遊戲比,在那些獨立遊戲面前,現在的網頁遊戲還差着一大截,還需努力。
也許網頁遊戲确實是遊戲行業的未來,可是未來有多遠,沒人敢給出确切的答案。
撰文:張大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