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脖子上摸到一個包,到底是什麼啊?,歡迎閱讀。
感謝互聯網,本以為「脖子上長包」是一件很小眾的事情,上了個網才發現,這情況可太常見了。
這可是接近 1000 萬個帖子啊!
圖片來源:
點進去一看,脖子上長了包的朋友心情各異,有驚訝的、疑惑的、擔心的、擔心的、擔心的、擔心的。
關鍵詞:有救嗎、慌……
圖片來源:網絡
感受到了大家的恐慌,丁香醫生趕緊去問了專家。(先透露一下:大部分情況下都不用太擔心。)
這些「包」(或者稱之為大疙瘩、腫塊),看起來可能都差不多,小如黃豆,大如葡萄,顏色一般與皮膚無異。
但是根據位置、觸感、伴随症狀等線索,還是可以做出一些區分。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脖子上的包,到底都是些啥?
最常見的情況:
頸部淋巴結腫大
這是網上大家提到最多的一種「包」,專家也确認了,它确實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情況。
人體總共有 500~600 個淋巴結,脖子上就分布着不少。
根據更具體的位置不同,還可以分為:頸外側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下颌下淋巴結、颏下淋巴結、喉前淋巴結、頸前淋巴結等。
圖片來源:教科書
說得簡單點,就是有的在脖子邊上、有的接近耳朵、有的靠近鎖骨……
圖片來源: 網友
@合肥江詩丹頓 | 媛媛、@久曰廿三、@子衿 授權
頸部淋巴結腫大,大多數情況是周圍有些炎症,比如中耳炎、牙龈炎、腮腺炎、扁桃體炎、咽炎等等。這些炎症一般在短時間内發生,也不太嚴重。
少數情況也可能是更嚴重的炎症,比如淋巴結核、淋巴結炎、貓抓病(通過被帶菌的貓抓傷或咬傷而傳播)等,或者淋巴瘤、甲狀腺癌、鼻咽癌等腫瘤性疾病。
那麼,如何區分自己是哪種情況呢?
如果「包」摸起來手感偏軟韌,像鼻頭的觸感,且按壓疼痛,基本就是周圍部位的炎症了。根據病原體和感染程度不同,疼痛感也會有差異。
耳朵、咽喉、牙齒等離脖子比較近,都是常見的「罪魁禍首」。很多淋巴結腫大的人,都同時經歷着這些部位的不适(耳朵疼、嗓子疼、牙疼、牙龈腫、剛拔完智齒等)。
這種情況下,需要做的是解決對應部位的問題。感染或炎症消退了,耳朵、嗓子、牙不疼了,脖子上的包也自然會消下去的。
但是,如果你的「包」有以下特點,那就有可能是更嚴重的疾病,甚至腫瘤。請提高警惕,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➊ 越長越大,逐漸融合;
➋ 摸起來很硬且活動度差、無法推動;
➌ 按壓時沒有痛感;
➍ 形狀很不規則。
此外,還可能伴有發熱、盜汗、體重下降、不尋常的皮膚瘀斑瘀點等症狀。
不過,惡性腫瘤是少數情況,炎症才是更常見的,相應的病好了之後就沒事了。
就診科室:
對應部位有炎症可以去對應科室,耳鼻喉科、口腔科等;有上面提到的異常情況去腫瘤外科或血液科。
如果在喉結下方位置
可能是甲狀腺結節
如果你的「包」長在喉結下方的位置,那有可能要考慮甲狀腺的問題了,比如甲狀腺結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甲狀腺結節非常常見,尤其是女性,男女發病率比例約為 1:3。
一般的小的甲狀腺結節是摸不到的,通常是體檢的時候查出來。
如果能摸到「包」,那可能是以下情況:
直徑> 1 厘米(約黃豆大);
位置表淺(靠近皮膚側);
較瘦、脖子細長的人。
不過不用太緊張,能摸出來不代表一定很嚴重。95% 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對身體沒有明顯危害,就好像我們皮膚上的瘢痕或黑痣一樣,不影響健康。
如果摸到的「包」硬硬的、且活動性較差,那就要注意了。
同時,如果有呼吸及吞咽困難、壓氣感、聲音嘶啞等症狀,尤其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去醫院。
目前甲狀腺結節最常用的篩查方法是彩超檢查。彩超報告中,會标出甲狀腺結節的分級。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并不是存在惡性風險就需要手術。一般來說,只有存在以下情況時,才需要考慮手術:
良性結節直徑超過 4 厘米以上;
甲狀腺結節有高度惡性可能、持續在生長變大(通常需要穿刺确認);
甲狀腺結節已經壓迫氣管或食管,導致呼吸或吞咽困難。
而其它結節,通常密切觀察、定期回訪就可以了。具體是哪種情況,可以咨詢醫生獲得更仔細的回答。
甲狀腺外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腫瘤外科。
脖子上的包,
還可能是這些情況……
除了淋巴結腫大和甲狀腺結節之外,脖子上的「包」還有不少可能性。它們沒有前兩種情況那麼常見,好在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在此列舉幾種:
脂肪瘤
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質地柔軟、一般無症狀。可發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背部、頸部、肩部、胸腹壁及四肢近端(上臂、大腿、臀部)比較常見,通常無需處理,若影響活動可選擇手術切除。
脂囊瘤
通常被稱為「皮脂腺囊腫」,手感硬、可推動,一般無症狀,但是容易發生感染。多發于頭皮、面部、頸部等部位。如果症狀嚴重或較大,可考慮手術切除。
(這位朋友就是皮脂腺囊腫,做了切除手術)
圖片來源: 網友 @宋阿茹 i 授權
甲狀舌骨囊腫
以 30 歲以下青少年為多見。囊腫多呈圓形,生長緩慢,一般無症狀,以偶然發現為多。質地柔軟,邊界清楚,通常考慮切除。
(圖裡的這種屬于是比較大的囊腫了)
另外,還存在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鰓裂囊腫,淋巴管瘤,血管瘤等情況。
這些腫包大部分情況下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惡性的。一般來說,按壓時無痛感、形狀不規則、觸感硬難推動、越長越大,可能是惡性的表現。
當然,還是需要給醫生看,具體判斷。
總結一下
這篇内容不是讓大家自己給自己下診斷,而是讓「突然長了個包」的朋友,了解一下有哪些可能性,别過于焦慮。
脖子上的「包」,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淋巴結腫大,通常是耳朵、牙齒等發炎引起的,症狀消除之後也會相應消除,無須擔心;
如果長在喉結附近,可以考慮是甲狀腺結節,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是良性還是惡性,進而判斷需要觀察還是進行手術;
其他無法确定的情況,或自己真的很難分辨到底是啥問題,那最靠譜的還是直接找醫生看一下,更安心,也避免耽誤治療。
對了,做這篇内容浏覽大家發的帖子時發現,很多長過包或者正在長包的朋友們會在評論區裡分享自己的情況,互相答疑解惑。
歡迎大家也在這篇評論區裡分享自己的經歷,如果有圖更是請大力甩出來。也許你的分享,也是一股可以幫助别人消除疑惑、減輕焦慮的力量~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 1 ]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 内科學 . 第 9 版 . 北京 :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 劉玉村,朱正綱 . 外科學(普通外科分冊).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3 ] 丁文龍,劉學政 . 系統解剖學 . 北京 :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策劃制作
策劃:橘子卡 | 監制:Feidi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身上長了奇奇怪怪的包
應該怎麼辦?
試試點擊拍照問醫生
如果覺得這篇有幫助
記得點點下面的小❤❤哦